持悲观态度的孩子主要有三种观念:
下面我们来一项一项分别进行分析。
“新学校里我谁也不认识,我肯定会永远都要自己一个人玩了。”
“没有保护轮的自行车我是不能骑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哥哥昨天生我的气了,他不想跟我玩了。他再也不会跟我一起玩了。”
这里涉及的是一个“永恒”的概念。他们总是使用“没有任何人”“什么也没有”“再也不”等这一类的词语,描述的是极端的、永恒的和不能改变的情况。在他们眼里,孤立的和暂时的事件变得绝对:“永远都会这样了”,“无论我怎么做,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们没有邀请我去参加聚会,我会失去所有朋友的。”
“老师给我写了一个警告,她一定是不喜欢我了。”
“我的芭比娃娃坏了,现在我什么也玩不了了。”
专家称这种现象为“普遍性扩散”。意思是,当一个东西坏掉时,孩子以为所有的东西都会随之毁掉;当有人给他/她指出错误时,他/她会灰心丧气,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会认为别人不仅是针对他的某一个错误,而是在贬低他整个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个小小的黑点,会不断放大,直到最后成为一片巨大的乌云,笼罩住整个世界。
大量研究调查表明,乐观的孩子与缺乏信心的孩子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
“我赢了比赛完全是巧合,因为守门员前面只有我一个人。”
“他们选我担任游戏的队长只是为了跟安德烈作对,因为他太骄傲自大了,总觉得自己无比重要。”
“现在爸爸花更多的时间陪我了,这不过是因为妈妈要求他这么做的。”
悲观孩子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自我感缺失”。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们会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相反如果取得了成功,他们则会认为只是巧合和偶然:在他们看来,成功和胜利并不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是因为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