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门墩的起源

从目前出土的建筑遗址来看,最早的类似于今日四合院的建筑群应当是陕西凤雏发现的西周(前1046—前771)早期建筑群遗址,当时建筑群已经有了照壁、走廊、台阶、夯土台台基、过道、墙体清晰的房子等建筑。而门墩应是伴着院落的发展而出现的。“门墩”或“门枕石”这样的名词在西周早期时并未出现在文献中,对于“门墩”这一建筑构件,我们只能从后世的《营造法式》中查找到“门砧”这个名词。

中华五千年经历了无数灾难和战火,很多地面建筑在战火或灾难抑或人为活动中被毁灭,要想寻找一对还保留在建筑之上的早期门墩是没有可能性的;但在出土的墓葬文物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很多反映当时建筑形态的文物。例如,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四条龙上各有斗 ,这应该是中国已知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形态,另外同墓出土的“兆域图”,是中国古建史上最早的平面规划建筑图。另外,反映汉代高台建筑的陶楼阁,其出土可以印证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楼阁建筑和院落群。建筑构件中斗 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当时建筑的建造形式,还精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态。又如,墓葬中的石刻文物,在早期墓葬中,有很多以地面建筑为模本的、用石料建造的刻房屋、楼阁。它们是当时地面建筑的真实写照,也是反映华夏儿女自古便沿袭着“视死如视生”的传统理念,不论是帝王将相、富甲商胄,还是普通百姓、市井人家,都在建造墓茔时注重这一理念,将地面的建筑缩小后用石料建造在自己的墓葬里。石头在古代中国代表永恒,永远不会被毁坏。而门墩作为大门不可缺少的构件,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墓葬的石刻文物中。

梁思成先生有一幅临摹《沂南汉墓画象石》的绘画手稿,从画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门墩的早期形态。此外,在陕西西安市的碑林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我们也发现了东汉以及唐代时期的墓门中门墩样式。

梁先生的《沂南汉墓画像石》手绘稿(出自《大拙至美》)

早期的“门枕石”作为固定大门的建筑构件,不仅有建筑作用,还肩负着装饰大门的作用。不论什么类型的大门,都代表着此地的形象和地位。它可以代表宫殿,可以代表官府;可以代表商铺,也可以代表普通的民宅。

西安碑林博物馆中馆藏的东汉时期墓门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门枕石的雏形。石门被装饰得异常华丽,上面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形象。大门两边做了明显的处理,仿佛是一对石墩或门枕。

白虎

青龙

玄武

朱雀

西安碑林博物馆东汉墓门上雕刻的四象,即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象细部图片拍于目前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南朝画像砖。

徐州博物馆展出了一对东汉时期的抱鼓石(门墩)实物,雕刻有伏羲女娲等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从这对石刻文物,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早在东汉,石刻文物上雕刻的纹饰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底蕴,体现出了当时的民风和流行元素。也不难看出,在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不论是早期的门墩实物还是近代明清时期的门墩,他们所雕刻的图案,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古典的吉祥图案和各种传说,表达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徐州博物馆中展出的东汉抱鼓石(门墩)

墓葬文物不仅可以反映出墓主的社会背景,还能反映出当时建筑的风格,现存放于山西省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里北魏时期的墓葬券门就可以作为例证。早在北魏时期,这样被雕刻成虎头型的门枕石在墓葬建造中已经流行。

北魏太和元年(477)屋宇石椁门和虎形门墩石(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北魏永固陵(文成帝皇后冯氏陵)石券门和虎形门门枕石(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从出土的墓葬文物来看,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点缀在石门两侧的石刻文物。后来,渐渐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它们被雕刻成猛兽的样子,守卫着大门,与如今大门前屹立的石狮墩无异。且石墩与门轴相连,起到门墩的建筑作用和装饰作用。

唐代李寿墓门及其细部(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雕刻精美,形象地刻画出地面建筑殿宇的样子。对建筑物部件刻画得也极为精细,可以清晰地看到门板、门跋、门枕石、门簪等构件。从此件出土文物上看,当时的门枕石完全符合宋代《营造法式》中门砧的做法。

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正背)(上海博物馆藏)

门墩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受到墓葬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思想、宫廷建筑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包含多元素、多种文化构成的建筑符号。在唐代,箱形门墩上就出现了须弥座和大量的佛教传说图案。也因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的门墩上还出现了“八蛮献瑞”“八蛮献宝”的图案。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建筑建造技术的发展,门墩的制造工艺也日趋精美。门墩的功能也逐渐多样化,增强了观赏性。门墩也因雕刻图案精美、内涵丰富而逐渐成为一种精美的民间雕刻艺术品。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曾经在著作《平郊建筑杂录》里说:“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门墩的雕刻也是如此,一块块顽石在工匠的精雕细琢之后,成了一件件富有生气的艺术品,门墩雕刻也逐渐形成一个行当,这些工匠是名副其实的民间雕刻艺术家。

门墩上精美的雕刻

在社会发展日益先进的今天,具有手工雕刻技能的石匠已不多见,传统雕刻技艺濒临灭绝,甚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用机器切割花纹、打磨石构件。

机器制造出的只是商品或者装饰品,它是无法与中华民间雕刻艺术相媲美的。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开始懂得传承历史文化,很多遗迹被修复,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传承人收到重视和鼓励。我们很希望在这样的大潮流之下,民间手工雕刻行当也可以再次复兴,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刻,让手工雕刻的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手工雕刻的“大祥云”箱形门墩(此门墩原位于大吉片地区,已在拆迁中丢失)

新工艺下产生的“大祥云”箱形门墩(此门墩位于南池子,新兴四合院楼房小区)

新工艺下产生的雕刻有“麒麟送子”图案的新门墩

北京四合院建筑类的文物,包括砖雕、门簪、匾额、影壁、上下马石、拴马桩及门墩等石刻文物,在文物界一直被忽视。“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的大规模进行,使北京城内的大量四合院建筑类文物遭到空前的破坏。当时有很多居民用水泥把门墩砌住,这种做法也许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也许是怕门墩上的雕刻图案使家庭受到牵连,但这在某种程度上都起到了对门墩的保护作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去掉水泥,让门墩原本的面貌重见天日。这样的做法还多用于大门的砖雕、匾额、影壁等装饰之上。但绝大多数的门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以至于现在北京四合院门墩上的狮子大多已残破,雕刻也风化严重,更有甚者遭到被砸毁或砍断的厄运。在特殊时期,一批充斥着“革命”思想的建筑构件也应运而生,我们在门墩调查中便发现了刻有“革命”字样的门墩(位于新街口地区,2013年拆除,下落不明)。可以说,在过去的每个时代或特殊时期,门的装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从门的各种构件的装饰上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点。

被水泥砌住的门墩

被砍伤的门墩

刻有“革命”字样的门墩

除此之外,在门簪和影壁墙上也有类似的有着显著“革命”时期特点的遗迹存世。

“世界和平”字样门簪(位于东城区沙井胡同,拍摄于2006年,目前门簪已被刷成红色)

“革命”字样门簪(此门簪现存于东城区帽儿胡同) kOR78cir9jTHP/kq6q/o0XPAW/HLOKANx97eOizVlnmaV2UWXNNuZN8BhiHjBf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