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什么叫失眠

大家好,我是催眠师管玲,是一名从事心理学行业十多年的心理学博士,出版过《我是催眠师》和《简易催眠术》等心理学催眠流派的书籍,有一个叫做“管玲心理氧吧”的公众号,也许你在其他平台也听过我讲述催眠的话题,这次我和你谈的是失眠以及如何用简单易行的自我催眠手段获得优质的睡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目前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中国一份关于失眠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失眠已经成了普遍的问题。今天是这个系列的第一节课,我们将从到底什么样的现象才能被称之为失眠谈起,说说治疗失眠究竟治疗的是什么,并总结出五点失眠常见的心理学原因,后面的七节课将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帮你睡得好。

今天的第一个问题,哪些现象可以称之为失眠。

失眠并不是指整晚都睡不着,它的专业名词是“睡眠障碍”,包括上床迟迟无法入睡,醒的太早睡不着,睡眠轻浅,一点声音就醒以及多梦等等。

你可能或多或少都体验过这几种睡眠障碍,当心情烦躁、压力过大或者第二天有重要活动过于紧张时都会导致睡不好,失眠的情况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也是我们策划这门课的初衷,你一旦出现失眠的情况,希望可以帮助你自我调节自我缓解。

第二个问题,治疗失眠,究竟治疗的是什么?

刚才列举的睡眠障碍就像并发症一样,经常同时具备多种,比如:既入睡困难又轻浅多梦,听起来真是很悲剧,但这并不是最严重的,简单来说,不管你的失眠多严重,如果只是偶尔短期的几天,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即便你只有一种睡眠障碍,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危害都非常大。需要治疗的正是后一种情况。

我治疗的案例中不乏有失眠十几年的长期失眠者,经过十几次的催眠治疗通常都会有所改善,有些长期失眠者已经被药物完全打乱了自身的调节功能,则需要30次以上的催眠才能改善情况。

中国卫生协会提出了“优质睡眠,健康心理”的口号,睡眠问题,不可轻视,睡眠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既然是心理问提,那么通过平静交感神经有效的安眠药就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很多长期服药者出现了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是身体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依赖,还有的失眠者服药以后失去了梦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梦境实际上是潜意识的情绪释放,药物压抑了这种情绪一旦停药失眠会反弹。

我对日本一位专门研究睡眠博士的话非常认同:“睡不着的夜里,是你的潜意识在提醒你,起来想一想,心里到底有什么事情?”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失眠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能,失眠是在提醒我们,内心有需要调整的心理问题,希望我们选择去面对、去解决,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健康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难度比较高、耗时比较长,但却是一种长效的方式,还将收获生活、工作状态的焕然一新。

所以,治疗失眠,是通过解决心理问题最终治愈长时间的睡眠障碍。

所谓知己知彼,解决心理状况的前提就是了解内心,能够把内心的潜意识显性化意识化。我在《我是催眠师》中曾经说过: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却是不同的。下面我来谈谈失眠的五种常见类型,你可以对照自检。

第一种是焦虑紧张型失眠。

睡眠不但是一个放松身体,更是放松大脑的事情,优质的睡眠会关闭意识,让身心完全休息。

而有的人明明身体放松,什么都没有做,头脑却无法放松,依然如白天一般努力思考。我经手的很多个案,甚至身体紧绷的状态自己都意识不到。有人说,是因为太忙、操心太多,其实更多是担心这些事情达不到预期而焦虑。

比如,我有一个患者是公司的高管,他说白天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就连上下班的路上脑子里想的也是公司的事情,慢慢的这种情况就成了一种近乎强迫的现象,如果大脑不思考就觉得不踏实,长期如此,想停也停不了,焦虑越来越多,睡眠障碍也就这样产生了。

第二种呢,是焦虑批判型失眠。

在你身边,总会遇到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去分析批判一番,心理学中称他们拥有高批判区。批判区原本是我们强大的自我保护系统,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批判区过低甚至没有的人,会轻信他人而对自我造成伤害;批判区过高的人,整天都在做分析,大脑也会因此疲劳过累而失眠,更严重的是,分析之后不自觉的评价,从开始的不满、愤怒到头疼、眩晕,这种人的失眠我们称之为焦虑批判型失眠。

第三种是抑郁讨好型失眠。

上一种是不断批判否定别人,这种则是相反,一味讨好别人,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纠结与自我否定,直到抑郁失眠。

这种人格往往与自卑密切相关,很多人的自卑来自于童年的经历,比如家庭不完整,感觉自己不被爱,会产生自卑;比如父母管教太严,感觉经常受挫,也会产生自卑。自卑感伴随成长,往往成年也不能消除,从而让自己去讨好别人,或者追求与自己不匹配的优越感。

比如,我有一位患者,内心明明很想自己开一家武馆,却一直在单位总经理的位置上奋斗,他告诉我虽然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内心并不快乐导致了失眠。

第四种是睡眠习惯不良型失眠者。

失眠的人性格各异,有的非常乐观,睡不着的时候会给自己心理安慰,“只是有点睡不着而已,没什么。”甚至会起床利用睡不着的时光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心态确实很好,但有的人打发失眠时光的做法让身体和意识过于兴奋,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性失眠,这就属于睡眠习惯不良型失眠者。

最后一种是疑似失眠者,也就是明明睡着了,却非要说自己没睡着。客观上睡着了,主观却感觉睡不着。这类人在睡眠的状态没有感知,没有得到睡眠带来的满足感,固执地认为自己睡不着。

这就是五类常见的失眠类型。

也许你会有疑问,为什么我要在第一节给你讲这么多的失眠症状而不是直接教给你催眠的方法呢?我知道自己有睡眠障碍,只要学习催眠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嘛。

一个学习催眠的师妹有着类似的问题,她开设了睡眠中心,没过多久就来找我,说虽然掌握了催眠的方法,却不知道怎么帮患者解决失眠。这就好像根据治疗功效买了一堆药物,却不知道怎么使用,想下药首先要了解症状,并且知道这种症状的原因,对症下药,失眠正是如此,不同的失眠类型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比如,同样是失眠,针对那位焦虑紧张型高管,我通过在催眠中训练自我察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分心,提高专注性;而想开武馆那位讨好型失眠者在催眠过程中则会下意识配合,我通过打分的评量方式慢慢降低他下意识的配合状态。

所以呢,了解失眠类型是有的放矢治疗的基础,接下来的七节课中,我将针对这些常见的失眠类型和大家一起学习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并教你如何解决。不但可以获得优质的睡眠,还将收获平和的心境。

好了,咱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失眠并不是指整晚都睡不着,睡眠障碍都属于失眠,治疗失眠最终治疗的是引起失眠的心理原因,了解是治疗的基础,常见的心理原因包括焦虑紧张型、焦虑批判型、讨好型、抑郁讨好型,睡眠习惯不良型以及疑似失眠型。

留一道思考题给你,你的失眠类型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给我留言互动。下节课见。 wZy74OiL/dK6VNdH73OLOaGBj8Fytj76bX0wfV574e1TnIT/hXlWVvMj3tOkAI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