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0 连中三元

今天,人们常把在各类考试和比赛中连获三个第一名叫作“连中三元”,也称“三元及第”。“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科举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我国的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文帝于587年开创的,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废除科举,历时1300多年。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到明清时期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每逢子、午、卯、酉(即相隔三年一次)年的八月,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各省举人在次年二三月间到京城参加会考,称为“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入选进士三百名,第一名称为“会元”。又再过一个月,贡士们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自然是“连中三元”了。今天所说的“连中三元”用的是引申义,是指连续取得三个第一。

传统吉祥图有“连中三元”“三元及第”等,绘桂圆、荔枝、核桃三种圆形果实,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也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铜钱,或三个元宝来表示,指代科举考试高中,寓意“连中三元”“三元及第”。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荣宠。在民间年画中,多有“连中三元”画题,清代山东杨家埠义顺德画店年画《蟾宫折桂,连中三元》描绘一个儿童手执挂有三只香椽的戟,谐音“连中三元”,另一儿童手执弓箭,案上花瓶中插有桂枝,寓音“蟾宫折桂”。

清代山东杨家埠义顺德画店年画《蟾宫折桂,连中三元》(山东省美术馆藏)

清同治山东潍县年画《状元及第,连中三元》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连仲三元》描绘九个童子在练武嬉戏,一个童子弯弓射箭,箭中靶心,表示连中三元的科场喜事。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连仲三元》

另一幅则描绘童子席地而坐,肩扛莲花,旁边有三个圆果香橼,画题为《连仲三元》。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连仲三元》 6OcWpEpTjeKhvMI0FMoQoNPvzJrMIyYllJlW1zjwtXAMFkBcwH/GmE15XMVuzH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