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欢欢喜喜过大年

过大年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也是潜藏在人们心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过大年是人们难以割舍的亲情文化。从民俗学视角来看,年文化是农耕时代的中国人一种伟大的创造。出于对生活切实又强烈的热望,老百姓把理想现实化,将过年营造成一个既特殊又美好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一种用理想的色彩调和的缤纷生活,因为过年祈福是普遍存在的年文化心理,祈福与风俗融合在一起,其中蕴含了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文化心理。一家人欢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饭,共享家庭团聚的和睦幸福,给人们带来精神快乐的享受。在民族众多的文化记忆中,虽然很多传统仪式渐渐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大年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记忆却被保存下来,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成为一种惯性行为。年末则是中国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中国人过大年十分讲究,时间跨度很长:从腊八节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期间有一系列的预热活动,民间歌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年前活动的时间节点、内容安排。清代山东新成顺画店年画《同乐新年》就撷取了老百姓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八个经典民俗场面:风调雨顺,描绘老人们礼拜天地三界众神;辞皂(灶)王,描绘一老一少跪在灶前礼拜灶王;国泰民安,描绘全家在跪拜增福财神;年夜饭,描绘一家人在吃团圆饭、喝屠苏酒、放鞭炮;敬祖先,描绘夫妇和一儿童在祖宗牌位前祭拜;花炮连天,描绘全家老少过年放焰火;兄友弟恭,描绘兄弟二人同贺新年,相互拜年;夫妇拜节,描绘年初二夫妇回娘家拜年。八个场面组合起来,就是一组活生生的过大年民俗生活图像。

清代山东潍县新成顺画店彩印年画《同乐新年》

大过新年一直是过去民间年画中最受欢迎的题材,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将家家户户过大年的喜庆热烈场面巧妙地浓缩在一户连三间的大户人家民居场景之中,厅堂内外张灯结彩,门扉上贴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春联,门梁上悬挂彩色门笺,大门两旁为灶,各连里间的火炕,东灶锅里煮饺子,灶台上点红烛,大盘盛着鱼,西灶锅里蒸馒头,灶上方供放灶神神龛;东炕上男女在推骨牌,西炕上大人带着孩子玩掷骰子游戏;厅堂里四个女子围桌包饺子,男子在恭贺新禧互相拜年,孩子在尽情玩鱼灯,装满金银财宝的围囤贴有“福”字,门外有人提酒壶、搬火锅进来,一头肥猪忽扇着两只大耳朵,快乐地拱进门来,肥猪拱门实为财神上门,预示来年发财……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喜庆祥和气氛和大年三十团圆的年味,尽收眼底。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清代山东杨家埠年画《庆贺新年》也描绘了新年祭祀天地祖宗、迎接财神、放鞭炮、玩花灯等过年习俗。

清代山东杨家埠年画《庆贺新年》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财神过新年》描绘了一户人家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场景。大堂设有摆满供品的财神供桌,供奉着财神像,财神神位上方祭出刘海撒金钱,堂中间一个孩子在玩抖空竹,一个孩子手举大金钱,上写“福寿双全”字样,几个大人在看着孩子们嬉戏,院子里,一个孩子在放鞭炮;左边厨房灶火正旺,锅里煮着饺子;右边卧房里,两个女子在包饺子;左有满囤金银财宝,囤上贴“福”字斗方和“金银满囤”红纸,右边有聚宝盆,财神身着红袍手托金元宝出现在堂中,满地都是金元宝、马蹄金、金钱、银锭、珊瑚、蕉叶、方胜等吉祥宝物,画上题诗说:“五谷丰登庆有年,发福生财占当先,荣华富贵同欢乐,石崇献宝在堂前。哈哈祥云金钱洒,寿比南山万代传。”真可谓财气冲天,财宝盈门。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财神过新年》(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山东潍县(今潍坊)年画《欢度新年》描绘20世纪50年代,人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喜庆场景。大红灯笼高高挂,堂中的桌子上摆着自鸣钟,两旁是插着鲜花的花瓶,女人们在忙着剪窗花、包饺子,男人们依然不忘读书学习,老人抱着孙子其乐融融,孩子们放鞭炮、玩花灯……上方六个孩子分别抱举着荷花、桃花、牡丹花、桂花和春字牌,簇拥着梅花相拥的“新春”二字,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人们欢度春节的真实情景。

山东潍县年画《欢度新年》 eDamjRgCZIkuoPozRKcyFrNt2E1FlAx1C3onECtH4ryYOaZ0j2lQse86iwCniL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