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什么?我们把它说成是对客观事物的总结。通俗意义上讲,科学就是把所有关系都综合起来的系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庞大无比的系统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如果事物都是分离开的,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关于科学是什么,还有另外的观点。在这个观点里科学让我们认识到事物是联系的,那么也就不能说是客观价值。准确来讲这种观点是倒退的,因为我们所讲到的关系本身就是有客观性存在的。
讲到客观性,我们必须要说“客观”这个词,我们可以说它是因外在事物而生,针对实际存在的物体而不是流体或者隐约现象,它不仅仅是因为感官而构成的,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感官的联系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把这种联系看成是一个物体,那就可以把它本身当成是一个关系。当我们再次提到科学的客观价值的时候,就不是科学在教给我们事实,而是教给我们这些关系。
站在一个深层面上看,科学无法教给我们如何看待事物的本质,我们不能通过任何事物得知这些。就算我们是有认知的,可是我们也搞不懂这些本质问题,所以我们就会产生质疑:我们是真正意义上明白这些问题了吗?
我们从科学那里粗略知道了什么是光、电、热、生命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通过科学就会得到一个简单的认知,正是这些零碎的感觉让我们在日后的认知系统里有了记忆。
科学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事物间的真实关系,还是它们之间的分离和组合?我们要弄清这些关系就要去参照那些客观条件,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客观价值。那这些关系相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而言是否相同呢?
这些疑惑对于科学家和无知的人们而言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论证。因为人类的认知会有时间和经验的限制,而科学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通过实验或者一些原有的理论进行论证,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与实验相符合的地方必须要与其是一致的。
重中之重就是这个一致性的问题是否长久,下个时代能否被沿用,这也是我们所担忧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验证今日的科学在明日依旧成立,这就是一个关于事实范畴的问题了,但是就目前这种情况,我们仍然拿不出任何基础公理去证明它的正确性。相对的我们可以用科学来研究科学史,这样就会发现哪些是经过岁月洗礼的,哪些只是风靡一时的。
科学理论从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淘汰制”,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经过不断检验留下来的。对于这些理论,我们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更进一步来看那些被取代的理论,其实最终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它们得以存在是有一个共性的。假如我们在其中发现一些客观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得知这些现象,但是我们在后来的理论中会发现这些都是有缺陷的。
举例说明一下,我们通过粒子的波动理论知道了光是运动的,但是现在我们把它定义成电流,因为我们更赞同电磁理论。我们不清楚是否可以修改,把光修改成电流,而且电流是运动的。在任何情况下,这种运动都不会和旧理论一样,我们会认为旧理论过时了,于是它就不再被我们使用。但是在马克斯·韦伯的假想电流中就保留了菲涅尔假想电流的核心部分,这或许就是我们之所以能穿梭在两种理论之间的重要原因。在这个理论中,很多我们所认为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在这个理论中很多东西还是保留了下来。
对于这些来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们的客观性呢?这就考虑到我们对于事物的整体认知方面的问题。外界事物是符合我们的认知的,所以我们可以自然地将这些感觉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判断依据在那些基础定理上面,而不是仅仅依靠实际情况得来的。正是因为科学,我们才知道了那些现象中的其他联系,它们不容易被我们直接发现,但是它们是一种更为客观的存在。就像是长期“纠缠”在一起的线团,我们很难感知到它们的长度,就算我们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也很难去感知它们实际的情况和联系是如何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质量物体,它们之间是不存在先后顺序的,所以没有哪个先灭亡这一说。
或者说,空间的存在并不缺少真实性,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物体存在时的颜色、气味、本质联系等,这种联系或永久、或固定。所谓的空间存在就是在所有的光学现象中的自然关系,这种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的相似性研究相比感官而言,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认清现实世界;可以让我们接受更多的现象;可以将这些现象按照它们的相似度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种类。在这时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科学就是个分类而已,这种正确性我们也不清楚,只是单纯为了让我们在认知上更方便。这种便利性不是对个人,而是全人类,不只是这辈人还有下代人,对此我们不能说是偶然的。
客观事实就是在不断地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宇宙的运转规律是如何的呢?这些联系都是基于大脑本身考虑到的,不论如何它们都是具有客观性的,对于所有的生物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些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地球旋转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就此解开之前疑惑的那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