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旋转的轨迹到底是不是一个圆呢?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假设,以现在认知水平来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圆已经成为一个真理。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仍然可以对其进行假设,我们要想向更深的层次进行研究,就要学会引入更多的真实关系。所以我们要在这种新思想的指导之下进行研究。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那种绝对空间是并不存在的,而且在我们所提到的观点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我们对于地球自转的轨迹是否为圆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并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只能够在这种运动的感知当中选择一种观点,而选择这个观点之后便会人为地否定另外一个与之相悖的观点,由此就形成了我们思想中所谓的绝对空间的存在。
如果我们在这两个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利用它发掘出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那这个关系就会因为内容的丰富性比另外一个观点更能够让人感到真实,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通过研究恒星以及其他天体的运动状态,还有气旋、钟摆和地球的扁平化等,发现各种现象与地球自转的紧密联系,地球自转轨迹是圆这一观点在哥白尼学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一直在寻求真理,并不曾放慢自己的脚步。
我们不可能了解世间发生的所有事情,所以我们通常都会选择一些值得的事情进行了解。托尔斯泰说过:“科学的产生通常就是因为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因为我们的这种‘主观能动性’而产生的,却并非是由我们创造出来。”这话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是有道理的,但科学家对此的看法恰恰相反。有一些事实可以为他们带来广阔的思路,它能够解释现在的一些无法解释的规律,通过这些事实能使他们对未来有所预见,这些事实比其他的更能使科学家们感兴趣。
如果了解的所谓的“依据”都是错误的,推理出来的“事实”结果自然不能够成为真理,那么所谓的“目的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有些事实觉得它有价值并非因为它的实用,而是因为它给我们思想上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文明的发展需要经过科学和艺术的锤炼,科学的作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那个历史悠久的哲学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一样重要。如果说文明的代价是让现实的生活和内心一样痛苦,那么我们不会承认这所谓的文明。
在实际情况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做这件事的目的。我们在尘世中生活,就要学会尘世中的生存法则;我们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学会忍受生活中所有的挫折和磨难。这些都有针对性的目的,是能让其他人察觉到的做法。
我们在头脑中所闪现的是我们的思想,通常我们会用语言表示出来。语言就是逻辑性思维的产物,是大脑思考后的总结,所以我们不可能说出自身思想以外的东西。但地质历史曾经告诉过我们,我们的思想会出现在生命周期内两次死亡的间隔里,在这里我们会看到那一切的思想在眼前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