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开发维度时,也就是确定潜变量时,需要考虑各个维度是否在同一层面上,如果在同一层面上,需要考虑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这将决定后面构建模型的具体形式,同时也就决定了如何绘制路径图。如果设计的维度不在一个层面上,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哪些维度在一个层次,哪些维度在更高一个层次。
[例2.3]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
分析:为研究大学生幸福感,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广泛查阅幸福感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研究等相关文献以及新闻报道,从国内外现有文本记录资料中获取已有研究信息、测量分析理论和方法等。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状况的整体性评价。迪纳(Diener,1985)指出,主观幸福感划分为认知(一般生活满意度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如充实感、成就感等)和情感(积极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两部分。在《国际大学调查》中通过对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外在准则和自我体验六项进行测量以获取主观幸福感信息。瑞夫和凯里斯(Ryff& Keyes,1995)将心理幸福感划分为六个维度,包括自主性、环境控制、自我成长、与他人关系、生活目标感和自我接纳。社会幸福感则主要侧重于社会对人身心发展提供的支持带来的幸福感受。对上述几种主要幸福感类型加以总结,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加以整合,获得各个维度如表2-4所示。
表2-4 大学生幸福感维度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11级本科生“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北京、广东两地高校调研》。
本科大学生的生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中学习生活满意度对应于迪纳提出的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家庭和基本生活满意度则对应于一般生活满意度。因积极或消极情绪会投射于满意度的评价中,因此原有理论中的认知部分的积极和消极情感可以借助生活满意度及对自我成长和人际关系的评价得到反映。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深入访谈,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幸福感的维度。从研究的大学生样本总体中抽选出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专业知识等客观外部条件的同学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自我幸福感现状的评价、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幸福的态度、近期生活事件等。通过记录分析访谈内容获取关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幸福的态度等相关信息。表2-5是2012年12月起对大学生幸福感研究进行前期准备时的部分访谈记录。
表2-5 部分深入访谈记录
依据以上研究,确定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维度如表2-6所示。
表2-6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