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超音段特征

超音段特征 指语音问题中涉及超出单音音段以上的方面,超音段特征主要有音节、重音、声调和语调等概念。

2.4.1 音节

音节 是超音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单位。在英语中,词可以是 单音节, 即由一个音节构成,如cat(猫)和dog(狗);也可以是 多音节, 即有一个以上的音节,如transplant(移植)和festival(节日)。

音节必须有 节核 韵峰, 通常由元音来承担,有时也可以由辅音来起节核的作用,如table(桌子)是由[tʰeɪ]和[bɫ̩]两个音节组成,在第二个音节里,成音节辅音[ɫ̩]担任节核的功能。辅音[m, n]也有这样的功能,如bottom(底部)和cotton(棉花)等。

我们说bed(床), dead(死), fed(喂), head(头), led(带领), red(红色), said(说), thread(线), wed(结婚)押韵,是指起首辅音或辅音丛后面的语音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音节分成两个部分: 韵基 节首 。韵基中的元音是节核,节核后面的辅音称作 节尾 。(12)是cracked(敲碎)一词的 音节结构, 其中希腊字母σ(西格玛)代表音节:

所有音节必须有节核,但不是所有的音节都有节首和节尾。没有节尾的音节叫作 开音节, 有节尾的音节叫作 闭音节

音节结构存在跨语言差异。英语音节的节首位置可以为空,也可以由最多三个辅音来充当;节尾最多可以有四个辅音,如sixths(六分之)。因此英语的音节可以表示为(((C)C)C)V((((C)C)C)C)。在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节首位置最多只能出现一个辅音,并且只有鼻音[n, ŋ]可以做节尾,所以普通话音节为(C)V(C)。

音节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所以对于多音节词的音节划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其中一个是 最大节首原则( MOP),即当辅音的位置面临选择时,将其归入节首而不是节尾(Radford, et al., 1999:91-92)。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面讨论的telling一词,/l/的发音是[l]而不是[ɫ]。虽然-ll-前后各有一个元音,但根据最大节首原则,它只能成为后一个音节的节首,所以应该按元音前发[l]音。

2.4.2 音响阶

有意思的是,在英语的辅音丛中,许多辅音的组合不能出现在节首和节尾位置。例如,可以有help, lump, pray和quick,但不能有*hepl, *lupm, *rpay或者*wqick。人们发现,这是有一个 音响阶 在起作用。各类语音的音响度影响到它们在音节中可能出现的位置:

对于clasp这样的词来说,音响度逐步上升,在节核达到顶点,到节尾处下降,如(14)所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lkaps不能成立:

再看silk和sickle,它们由同样的语音组成,只是顺序不同,导致silk/sɪlk/符合音响阶的顺序,sickle/sɪkl/却不符合。传统的办法当然是把sickle看作双音节词,这样/kl/就构成了独立的音节,/l/具有成音节的作用。

节首位置/s/的表现比较特殊,它可以和任一节首结合形成多达三个辅音的音丛,如/sp-/, /st-/, /sk-/, /sl-/, /sm-/, /sn-/, /spl-/, /spr-/, /skr-/, /str-/等。问题在于/s/是擦音,在音响阶中高于塞音,因此不应出现在/p, t, k/之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观点是把/s/看作独立音节,即把stock之类看作是双音节词,/s/自成音节,但这种看法与多数本族语使用者的直觉不符,且/sm-, sn-/之类类似的组合完全合理。另一种看法是把这一音段看作是附音(Giegerich, 1992: 149-150),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跨语言现象,恕不赘述。

2.4.3 重音

重音 是指在音节发音时所用的力度。在语音转写中,把上标垂直线[ˈ]放在相关音节前表示重音。重音和非重音音节之间的一个基本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更为突显。在词的层面上,它只适用于至少有两个音节的词;在句子层面上,单音节词也可以说相对于句子中的其他词是加重的。

虽然许多语言的词重音位置非常固定,但英语的重音模式并不简单(见Gimson,2001:224-235和Roach,2000:第10-11章的详细描述),原则上重音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音节:

例2-9

a. beˈgin(开始), ˈpublish(出版)

b. ˈbicycle(自行车), poˈtato(土豆), recomˈmend(推荐)

c. ˈtelevision(电视), curˈriculum(课程设置), confiˈdential(机密)

正因如此,英语词重音常被称为 重读 而不是重音,以区别于重音位置规则的语言。为了简便,下面我们仍使用“重音”这个比较熟悉的词语。

我们还观察到,有时候词的重音会因其语法功能不同而放在不同音节上,例如conˈvict(v.)(定罪,动词)—ˈconvict(n.)(罪犯,名词), inˈsult(v.)(侮辱,动词)—ˈinsult(n.)(侮辱,名词), proˈduce(v.)(制造,动词)—ˈproduce(n.)(产品,名词), reˈbel(v.)(造反,动词)—ˈrebel(n.)(造反者,名词), reˈcord(v.)(记录,动词)—ˈrecord(n.)(记录,名词)。

增加某些后缀也可导致重音位置变化,如:ˈchaos(混乱,名词)→chaˈotic(混乱,形容词), comˈmunicate(交流,动词)→ communiˈcation(交流,名词), ˈhumid(潮湿,形容词)→ huˈmidity(湿度,名词)。但后缀-ive不会导致重音位置变化,如comˈmunicative,不是*communiˈcative。

重音的位置也随历史发展而变化,并表现出区域或方言差异。操标准英语和通用美音的人会对下列词的重音模式有不同的选择:laˈboratory(英),ˈlaboratory(美,实验室); ˈdebris(英), deˈbris(美,碎屑); ˈgarage(英), gaˈrage(美,车库)。

合成词和词组的重音位置也有不同,如ˈblackboard是“黑板”, blackˈboard是“黑色的板子”; ˈblackbird是“乌鸫”,而black ˈbird是“黑色的鸟”。

长词经常有两个重音节,其中一个相对更重,叫 主重音, 前面用[ˈ]表示;相对弱的重音节是 次重音, 前面用[̩]表示。例如,̩epipheˈnomenal(副现象的)一词的主重音落在-no-上,而次重音落在epi-上,其他音节是非重音音节。

句子重音更为灵活。一般说来,实词重读,虚词不重读,但句子重音经常被用来表示强调、惊异等,所以原则上重音可以落在任何一个词或音节上。例如:

例2-10

a. John bought a red bicycle.(约翰买了一辆红色自行车。)

b. JOHN bought a red bicycle.( 约翰 买了一辆红色自行车。)

c. John BOUGHT a red bicycle.(约翰 了一辆红色自行车。)

d. John bought a RED bicycle.(约翰买了一辆 红色 自行车。)

e. John bought a red BICYCLE.(约翰买了一辆红色 自行车 。)

2.4.4 语调和声调

语调 涉及升降模式的重复出现,每个模式都应用于一套相对一致的意义。语调模式运用的单位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各种长度的词群(Cruttenden, 1997:7)。这种升降模式称为 声调, 例如,英语中的降-升调型一般意义为一套有限的词项进行对照,这套词项不管是明确说出的还是隐含的。这一声调可用在下列各例中:

例2-11

a.(Isn't her name Mary?)No / ˅ Jenny

(她不是叫玛丽么?)不是,珍妮

b. The old man didn't come / whereas the ˅ young man / did come and actually enjoyed himself

那位老人没来,但那个年青人来了,而且玩儿得很嗨

c. ˅ I didn't do it

这不是我干的

(注:/ 表示语调群分界, ˅ 表示降-升调型延伸至下一分界之前的所有音节。)

声调变化可以改变一组词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情况的出现称作语调。在语段结尾常用升调进行提问或表达客气和惊讶,降调则有时显得粗暴或突兀。

汉语的声调变化另有用途,能影响字词的意义。在普通话中,[pa]这个音节按声调的不同至少有四种不同意义(表2-4),如果考虑到相同发音和调型的不同汉字,那么还有更多的意思。在声调方面类似汉语的语言叫作 声调语言

表2-4 普通话声调

在表2-4中,第三栏(声调符号)是该词用国际音标表示出的声调符号,右侧竖线代表声调的高低范围,左侧线表明声调的高低变化。调值是音高变化的数字值,最低为1,最高为5。

声调语言中的声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同的相邻声调会导致其中一个声调发生变化。在汉语普通话中,如果两个上声连续出现,则前一个字的声调变为阳平。例如:“洗澡(xǐzǎo)”和“你好(nǐhǎo)”在正常说话时分别说成xízǎo和níhǎo,这种现象称为 连读变调

连读变调和前面音段音系学中的增音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更为宽泛的规则:

(16)强制性曲线原则(OCP)

不允许具有共性的元素连续出现。

这一原则不但包含了连读变调,还包含了前文2.3节中的几个音段规则:两个元音连续出现时,中间加入一个辅音(不定冠词);两个近似的辅音连续出现时,中间增加一个元音(包括名词复数和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动词在咝音和/z/间加/ə/,以及规则动词过去式以/t/和/d/结尾时加/ɪ/等)。

强制性曲线原则和同化现象正好相反,适用于两个连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音段或超音段(声调和重音)所发生的音系变化。重音变化如英语中的reˈsearch ˈpaper常常变成ˈresearch ˈpaper,以避免两个重读音节连续出现。 HCRJ+xyIrwsLvdNCGCfQZnM6CyLJF1tg6PytfPAa0QesZdcPOX/s+iaYn0n2b8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