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0
绪论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要求清楚了解建筑与建筑材料的关系,熟悉当前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并能举例说明;要求熟悉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分类分级,熟知技术标准的标识方法。

引例

当今时代,高楼大厦,钢筋铁骨肩比天齐,晶莹通透的玻璃、笔直刚挺的钢筋混凝土构架等已经通过独特的材质形成了城市风景线的代表符号。虽说它们作为一种高科技和快速发展的标志曾一度风靡流行,但由于城市发展不断地模化复制已显得有些平淡。只有不断创新建筑材料元素,才会使建筑标新立异,不会被时间的洪流吞没。

混凝土看似一种十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但实际上它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和碎石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如古罗马圆形剧场——罗马最宏大的圆形露天竞技场。这样的建筑物如果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将非常困难。

玻璃的出现也着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约公元前3700年时,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的玻璃器皿,但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年时,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而玻璃真正应用于建筑材料上,应当是教堂兴盛的时期,比较典型的是12世纪的哥特时期。透过玻璃,人们模糊了内与外的分别,可以在室内清晰地看见外面的景色,经由这样一扇窗户而增加了室内的乐趣。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源于一个法国园丁的偶然发现。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1900年之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界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材料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如今国际化交流越发普遍,高科技新型材料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次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结构。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各个国家和城市依据自身特点设计建造了多种多样的建筑,其中很多建筑用的是可循环绿色材料,这样在布展结束时可以将建筑材料加工再利用,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学习建筑材料这门课程,我们会更有兴趣研究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建筑不因材料的局限性仅占据一个单独的空间,而是更多地通过建筑材料的发展满足土木工程空间所需要的一些特殊要求与效果。 ci0izhEhdghGcTszzo1vu686WO1VVC+8Tn/lJMxzYNSJkpx9SHydeVB9iibImv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