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全心全意保障学校科学发展

——徐永利第七次北京市党建先进校入校考察党委汇报

(联办通报〔2014〕第6期,2014年3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在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七次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评选工作考察组,我代表校党委和全体师生员工,对考察组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北京联合大学建校36年来,几经搬迁调整,不懈探索奋进,深化改革整合,业已发展成为经、管、文、法、理、工等10个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18万多名毕业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有14个校区,14个二级学院(含6个副局级学院),在编教职工3215人,其中专任教师1591人。全日制在校生26652人,其中研究生168人,本科生20872人,专科生5612人;下属18个二级党组织,353个基层党支部,党员5302名,在编教职工党员比例60%,专任教师党员比例62%。

一、砥砺前行、持续奋进,改革和事业发展成果丰硕

三年多来,校党委直面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困境,沉着应对阶段性挑战,毫不动摇坚守“不信联大提不高,不信联大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信念和“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检验党建看发展”的战略思路,坚持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机遇,推动学校由规模大校向质量强校、由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举转变;坚持趣在求是、学以致用,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三大战略;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全校资源,善待学生、厚待教工,稳步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办学实力、社会声誉、对首都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都有显著提升。

(一)狠抓培养质量,教育品质稳步提高

——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本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生源质量稳中有升;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300多项;省部级以上艺术团类奖项22项;伦敦残奥会金牌1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3枚,国内各类体育比赛全国金牌25枚;平均就业率96%以上,2011届毕业生韩磊作为全国唯一大学生创业代表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与总理面对面谈创业;考取研究生的数量超过前10年的总和;考取大学生村官495人,位居北京高校前列。

——加大教学建设投入,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教学经费投入由0.92亿增至1.82亿,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由4.19亿增至5.28亿。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建设不断完善。

——加大教育教学奖励,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统一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设立校级实验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加强执教能力建设,开展教学优秀奖和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三年累计投入近600万元。2012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名列北京市属高校前茅。

(二)坚持学术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

——实施学科建设提升计划,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现有66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增至5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增至10个,覆盖30余个二级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了覆盖10个门类的学科建设基础框架。

——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研项目持续增长,三年多来获批国家自科和社科项目超过前10年总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均获得突破;2013年获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数量跃居市属高校第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量位居市属高校第二。科研经费逐年增多,竞争性项目到账经费年增长率超过25%,2013年超过4000万元。科研平台不断拓展,依托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科研机构、大学科技园等,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成果转化,近年来我校专利授权数始终位居市属高校前列;《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旅游学刊》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其中2012年排名全国第7,在全国高校主办的期刊中名列第一。

(三)实施人才强校,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实施人才引智、人才提升、人才培养和团队扶持四项计划。专任教师博士比例由14.1%增至23.3%,另有在读博士9.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36.7%增至46.1%;新增北京市级特聘教授6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现有长城学者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

——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和资助。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助力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培养;开辟职称评聘“博士通道”,三年多来共有58名教师通过“博士通道”晋升副高职称,为青年讲师博士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

(四)推进开放兴校,机制活力持续释放

——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召开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与20余所国(境)内外高校签订国际联盟协议;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2所院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出国(境)学生平均每年递增56%,外国留学生规模位居市属高校第二;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留学生;积极推动与港澳台高校的交换生项目,获市教委港澳台侨奖学金的人数居市属高校前列。赵培峰同学参加完赴台湾的交换生项目后写了一本书:《这么近,那么远——大陆学生读台湾》,广受社会好评。

——政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加强。践行“学以致用”的校训,与涉及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等的20多家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宽带文化融合产业创新院和宽带文化融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被列入中关村科学城第五批项目,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强化基础保障,办学条件日益改善

——办学空间有效改善。重点建设功能校区,基础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改扩建蒲黄榆校区,新建综合实训楼、体育中心综合楼、学院路校区学生宿舍楼等,置换计生委楼,建筑面积累计新增10万多平方米。另外,学院路校区第二教学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北四环校区教学用房项目和垡头校区学生宿舍楼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全部建成后又将新增5万多平方米。

——办学资源不断增加。教育事业收入由10.76亿元增至15.7亿元,固定资产总值由14.52亿元增至16.2亿元;图书馆购置近70万种电子图书和56个数据库。

——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城域级校园网”和立体式信息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获“北京市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单位”、“教育部教育与文化互联网应用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

(六)真心真情实干,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挖掘校史,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几代联大人的自信力。实施《足迹——北京联合大学文库》五年出版计划,已出版首任校长《谭元堃文集》,启动了《李煌果文选》的编辑工作;校史馆落成并开馆;林乎加同志塑像揭幕等。为学校做大做强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多措并举,提升师德师风。实施《教师师德规范》,搭建教职工文化活动平台,举办师德报告会、师德专题研讨会、校际师德交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营造“重德养德”校园氛围。

——品牌引领,发挥青春正能量。成立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搭建“青春联大”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形成了“成长加油站”素质教育开放课堂主品牌和名家讲堂、星期三音乐会、英语影像力、志愿服务活动日等多个子品牌;打造“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单项工作不断突破,获评全国和北京市“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北京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北京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首都劳动奖状等。

——整体工作获得好评,荣获首都文明单位,被新华社教育论坛授予“中国最具魅力高校”荣誉称号,中国校友网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三年共上升85个位次。

二、夯实基础、突出实效,党建和思政工作引领保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办学治校能力

——践行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决策科学性、突破学校发展瓶颈相结合,取得显著实效,在北京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优化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效能。在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决策制度;在副局级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决策制度;在处级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健全决策制度,提高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联系基层、调研、决策咨询、“三重一大”等制度,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离退休干部等的建言献策作用。

——加强统筹管理,增强体制活力。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内涵科学发展的意见》,财务一级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干部统一管理持续加强,教学、科研、人事等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增强了学校的战略谋划和掌控,实现了全校工作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管理。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公信度执行力

——健全选拔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完善公开竞聘机制,三年共有12个正处级和19个副处级岗位面向全校竞聘,面向全市公开招聘教务处长、自动化学院院长和基建处副处长,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处级干部比例达到65%。三年来,选派21名处级干部到外省和兄弟高校挂职锻炼,校内130名干部轮岗交流。

——注重专题化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成立干部培训学校,做到“四个坚持”,开创“六个一”培训模式,在北京高校党校协作组年会做经验介绍。350人次处级干部参加专题培训。

——严格干部管理,提高考核针对性和客观性。坚持以业绩考核为中心,把单位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坚持扩大民主,强化工作作风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基本工作,突出重点工作,强调整体工作,奖励特色工作。

——加强统战工作,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校领导班子中党外人士1人,处级党外干部34人。向北京市输送1名党外局级后备干部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现有6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成立离退休党委和后勤服务公司党总支;创新党支部设置,保证党的工作全覆盖,商务学院建立留学生临时党支部,2011年获评北京市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连续三年开展“十佳党支部”争创活动,建立长效机制;4个支部获评北京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8人获评北京市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加大发展力度。当前,学科带头人党员比例80.6%,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73.7%,本科生党员年底比例9.02%,研究生党员比例44.4%。2013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党员发展工作联系点,并于1月和6月两次来校指导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坚持校领导联系离退休干部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设立离休特困基金;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鼓励和支持老同志担任教学督导员、党建组织员等。校关工委、老教协多次获市教育系统表彰。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确保会员卡专项清退、借公务之名旅游等各项重点整治任务完成,明显促进作风转变,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

——全面落实责任制,增强反腐倡廉能力。坚持每年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明确廉政责任,坚持将“一岗双责”纳入干部年度考核。

——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整合宣传教育资源,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市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文艺作品大赛中荣获多项奖励。

——注重源头治理,扎实推进“三个体系”建设。成立“三个体系”建设调研工作领导机构,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系统一期建设。

——落实“阳光治校”,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运用信息技术防控廉政风险,将因公出国公示由处级及以上干部扩大到全校所有因公出国(境)项目,是北京市因公出国公示在高校中的唯一试点单位;积极构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民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综合监督平台。

——依法依纪办案,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坚持校领导信访接待日、亲自批阅重要信访件制度,信访举报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三年来,累计办理群众信访81件,诫勉谈话4人,函询3人,对14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引导能力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理论引领、师德建设、实践提升、助力成长、崇尚信仰和温暖心灵六大工程,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梦融入联大梦、中国梦。2个项目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北京实践、执政党建设、海外中国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4个重点方向。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

——夯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打造学专融合学风建设平台,推进学生活动课程化、学生事务育人化和学生发展自主化,深入开展“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北京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化军训和双语军训,获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二等奖;连续三届有1名辅导员获评“北京市十佳辅导员”,3人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举办“民族大团结万岁”主题讲座,为学院路地区23所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五大宗教与北京寺庙观堂文化”,在校内开设“北京宗教文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教育”等选修课。

(六)完善安稳体系建设,提高构建和谐能力

——加强校园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实行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等级防控,三年累计投入2950万安稳活动经费和科技创安、安(消)防常规专项维护经费,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的管理,深入开展防范宗教渗透和抵御邪教工作,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落实学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

——完善涉密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强化保密工作教育。获评“北京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高校信息与网络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等。

三、聚焦特色、创新发展,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和新途径

特色一:坚持学以致用,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成效

党委中心组的思路:坚持“趣在求是,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学习促研究、以工作检验学习效果,着力抓好三个环节,强化五个内容,以理论学习的新成效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党委中心组的做法:抓好三个环节,强化五个内容。

抓好三个环节主要是指:抓好预备性学习,注重前期调研、前期预习和前期设计;抓好探究式观察实践,注重紧贴理论学习内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抓好学习成果转化,注重立足立德立志、增智强能和致用强校。

在抓好三个环节的同时,校党委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热点、高等教育理论、学校发展规划和廉政理论等五个方面强化学习内容,坚持理想信念,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强化学习党的指导思想,重在明确办学方向。党委中心组坚持带头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邀请专家就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专题辅导报告。注重科学选题,将学习扩大到专家教授层面。

强化学习理论热点,重在用理论武装头脑。抓住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理论热点学习,邀请高端权威专家作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明辨是非,提高党员干部的认识水平和党性修养。

强化学习高等教育理论,重在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结合学校由规模大校向质量强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

强化学习学校发展规划,重在提高学校顶层设计。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依托校内五个一级学科开展“北京联合大学战略发展专题系列报告”。同时,组织干部、教授在校报《中心组学习之声》栏目发表评论,建言献策。

强化学习廉政理论,重在端正党风。党风廉政建设是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年来,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到所有处级以上干部)41次,12000余人次参加。通过中心组学习,进一步弘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和未来五至十年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办学治校的能力,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办学环境不断改善。

特色二:实施“健康幸福工程”,汇聚事业发展正能量

我们的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学生、厚待教工”,实施健康幸福工程,加强教职工教育培训,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彰显人文关怀,汇聚事业发展正能量。

我们的做法是:践行民生为本,提高幸福指数;强化教育培训,助力职业发展;培育联大精神,重视人文关怀。

厚待教工,提高幸福感。按期调整绩效工资,新聘期人均每月增资1000元;落成教授榜,开辟83间教授工作室;建成地下车库,统筹全校班车,服务校区从7个扩大到10个;为教职工办理产权证65套。以引导树立自我身心保健理念为目标,为教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和幸福人生的讲座;按标准建设健康食堂,平衡膳食,获得“北京高校食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实施教职工爱心互助基金工程,开展“十送温暖服务”活动,资助困难职工772人次、231万元。

善待学生,增强归属感。协调公交公司开通3趟学生班车;实施学生学习效能提升计划、德育效应提升计划等,启用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和教学服务中心,加强学生学业辅导、发展辅导和就业指导;加大学习环境、住宿条件、文化体育活动的投入力度。着力完善“青春联大”学生发展平台,实施“暖心工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助力教职工职业发展为目标,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打造新教师研习营、教师发展论坛、职业发展导航等七大品牌活动,构建专业化培训体系;成立干部培训学校,构建专题化培训体系;成立后勤员工培训学校,构建职业化培训体系。

以培育联大精神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着力加强“激扬联大”主题文化建设,宣讲团在全校开展“我的梦、联大梦、中国梦”宣讲活动,“同一个联大,同一个梦想”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师生健康幸福工程,增强了师生的尊严感、幸福感,温暖了人心;教职工和学生身心更加健康,促进了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凝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增强了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三年多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全面总结,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必须坚持强化理念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强校,助力优化发展;必须坚持突出办学优势,推动特色发展;必须坚持深化体制改革,促进集约发展;必须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和谐发展。

通过党建先进校的申报与迎检,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我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仍需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工作有待提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现在正处在规模大校向质量强校,资源短缺、校区功能不全向加快建设、基本满足的融合发展阶段转变。这次党建先进校参评工作,将督促我们重新审视全校的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清醒地认识我们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联大办学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明天就是国际三八妇女节,在这里我们祝考察组的女同志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VgB4sVHweQMxN6gOuSeoZNCv4+eQK2K0vhONcdh5aqy5uoaxIai2vRqXGPlPL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