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趋同
游移出本来句法位置的助动词有两种位置,一是句首,在命题内容之前;另一个是句末,在命题内容之后。随着游移,该助动词的意义也趋同,偏向于理解为认识情态。也就是说,无论这个词在其典型句法位置上可能表达哪种意义,位置发生游移之后,只能解读作认识情态意义。
有些语境下,助动词的位置可以用“可以”,也可以用“能”。例如:
(19)考完了以后十天就 可以/能 拿到驾照了。
例(19)用“能”表客观条件。用“可以”有两种解读:1)客观条件,意思是“考试”与“拿驾照”在程序上需要十天时间;2)许可,意思是十天以后被准许领驾照。表达客观条件的“能”不能后置,而“可以”能后置,但是后置的同时,也失去了义务许可的解读。例如:
(20)考完了以后十天就拿到驾照了, 可以/*能 。
助动词如果在句末位置上,所表达的条件意义从客观条件变成表达言者的认可,或叫主观条件。
有一些后置用例与在动词前位置的意义表达形成鲜明对照。例如:
(21)那副局长跟正局长那事,在《中国青年报》正版是 绝对 不能 上头条的,一版都 不一定能 上, 可能 。
这一例中,“一版都不一定能上”的“能”表示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而表示言者推测的“可能”放在了句末。
“应该”也有相似的表现。“应该”可以表达义务情态,如“作为学生 应该 努力学习”;也可以表达言者的推测或判断,如“他昨天动身的,今天 应该 到了”。前者可以在“应该”前面加“就”,例如“作为学生 就应该 努力学习”;而表示言者的推测或判断的“应该”前面不能加“就”。表达言者的推测或判断的“应该”可以换作“肯定”,例如“他昨天动身的,今天 肯定 到了”,但是表示义务情态的“应该”不能。
如上所述,紧邻谓语动词的“应该”的意义表达有两种可能,但句首的“应该”只表示言者的推测或判断。例如:
(22)十四岁的小孩 儿 , 应该 十四岁是上初三对吧,或者有的人可能初二,但她已经要承担起自己的生活了。
上例“应该十四岁是上初三对吧”中的“应该”能用“大概”替换。
例(22)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助动词可以用于句子最外层的先决条件是,它在助动词典型位置上具有认识情态表达功能。
综上所述,“可能”“可以”“应该”是多义的,在谓语动词前面的时候,甚至可能不止一种意义理解。但是,离开助动词的句法位置跑到主语前,都倾向于表达言者的认识。而义务类情态助动词的进一步虚化必须经历认识情态这个环节 。
3.2 信度
一个断言句包含了言者对听者关于“命题为真”的承诺(参看Palmer,1986)。在典型位置上的情态助动词,表达的是对命题为真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通过副词予以强化。
像下面的例子,用“能”表示客观可能,用“可以”既有客观可能意义,也有义务允许意义。我们把例(19)稍微作些变化:
(23)a.考完了以后十天就 能/可以/应该 拿到驾照。
b.考完了以后十天 可以/能 拿到驾照。
c.我相信,考完了以后十天 可以/能 拿到驾照。
正因如此,除了表示推测意义的“应该”之外,其他都可以用表示肯定语气的成分来进一步修饰,如b句;也可以前面加上“我相信”,如c句。
但是助动词一旦出现在句末,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前表示认识情态的副词共现,自身也不能受认识情态的副词修饰,在前面也不能加上“相信”,例如:
(24)a.*考完了以后十天 拿到驾照, 可以 。
b.*考完了以后十天拿到驾照, 可以 / 可以 。
c.*(我) 考完了以后十天拿到驾照, 可以 。
可见,助动词用在句末,不包含“命题为真”这样的承诺。
但是,助动词后置的句子,可以在句首加上间接引语标记“据说”。例如:
(25) ,考完了以后十天拿到驾照, 可以 。
下面以不同位置的“可能”为例,从“是否可删除”和“是否可分级”两个方面来考察信度的表达。
例(26)中,a在句末的“可能 1 ”即使被删去,句义不会改变。但是第二句“是”前面的“可能 2 ”如果删去,表示推测的意思就没有了。
(26)a.还有像那些,钱钟书生前,也是住在北大这 儿 吧, 可能 1 。他们 可能 2 是够资格住一家一个小楼那种的吧。
b.还有像那些,钱钟书生前, 也是住在北大这儿吧, 可能 。
c.*还有像那些,钱钟书生前,也是住在北大这 儿 吧, 可能 。他们 可能 是够资格住一家一个小楼那种的吧。
情态助动词在谓语动词前的意义,体现了言者对命题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通过副词被强化,如例(23b)。而助动词出现句末的时候则不然,表示不确定语气的副词(如“说不定”)可以与后置于句末的“可能”共现,如例(26b),但是不能与谓语动词前的“可能”共现,如例(26c)。
下面来看句首位置。助动词在典型句法位置上时,可以通过在助动词前的不同修饰成分,表达对一个命题不同程度上的确认或否定。但是,句首位置上,“可能”只能朝肯定性意义方面说。例如:
(27)他们 可能 见过面。 他们 很可能 见过面。
他们 不可能 见过面。 他们 不大可能 见过面。
(28) 可能 他们见过面。 很可能 他们见过面。
* 不可能 他们见过面。 * 不大可能 他们见过面。
这样看来,句首的 “可能”和“很可能”相当于一个表示肯定意义的副词,所以“可能”才不再受否定副词修饰。“可能”放在句首强化了对命题的肯定性确认。
“应该”的用法相似。虽然“应该”可以表达推测,如上文例(1);也可以表达义务,如上文例(16)。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推测的时候,在句首的“应该”不大能接受言者不确定的信息,这与它在谓语动词前的表现形成对照。请对比:
(29)a.他 应该 刚当上教授不久。
b.他 应该 刚当上教授不久,是不是?
c.* 应该 他刚当上教授不久,是不是?
d. ? 应该 他刚当上教授不久。
(29d)不能说是因为句首位置上的“应该”排斥关于已然事件命题,这是它原本表达义务情态意义所致,并非“应该”排斥句首位置。
当说话人着意强调自己的意志或愿望的时候,“应该”放在句首更好,这时候,与其说是义务情态,不如说是认识情态。相当于“我认为应该X”。例如:
(30) 应该 你先跟她打个招呼,随后我再正式跟她谈。
我们可以看到相当一些用例,在助动词典型位置上和句末位置的“可以”或“可能”可同时出现,但是两者存在意义的实与虚、信度的强与弱的差异。后置的一类即使删除也不会影响命题的表达,更像是追补上去的。请对比例(31)的a、b句:
(31)a.如果要出现这个挺麻烦。当然我这特殊情况 可以 跟人家解释解释,说确实忙晕了头了, 可以 。
b.如果要出现这个挺麻烦。当然我这特殊情况 可以 跟人家解释解释,说确实忙晕了头了。
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可以”或“可能”同时出现在句首和句中谓语动词前的用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助动词用于句末,其意义比用在句首的要虚化得多。
可见,在谓语动词前的位置上,使用不同的情态助动词可以表达对“命题为真”这一承诺的不同强度,即信度。但是离开助动词典型位置以后,信度也同时发生了变化。前置时信度强化,后置时信度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