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认证义动词是言谈交际中话语立场表达的一个重要来源。认证义动词一般用于表达认识和见证之义,包括感官体验、认识状态和传信意义类的动词。这些动词大都经历了一个虚化的过程,虚化后大多可以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立场、评价立场和认识立场。(参看方梅,2005a)
汉语中这些表达立场的认证义动词有明显的去范畴化倾向,表现为部分地失去作为主句动词所应具备的句法特征。比如:
1)时体特征受限:当认证义动词带长宾语时,其一般不带有时体变化;当认证义动词带有准时体标记(“到、完”等动词和“在、正”时间副词等)时,如果其后带谓词宾语,此宾语一般为短语;当动词前有情态词和程度副词或否定副词时,其后的小句一般不超过一个。
2)句法上的线性位置要求不严格:认证义动词可以用在小句宾语之前,可以作为小句宾语的插入成分,也可以放在句末。这种灵活的位置变化完全不影响语句的命题意义。
3)韵律上与后接成分之间缺少强制性联系:当认证义动词的后面有不止一个小句时,停顿位置有多种可能,比如可以紧邻谓宾动词之后,也可以在后续语段的话题之后。
并且,认证义动词是谓宾动词中控制度(参看Givón,1980)相对较弱的一个小类。从控制度的角度看,其内部存在差异。根据控制度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成体验、认识、知识和评价四类。
1)表示体验,如:觉得/觉着 1 、看 1 (见/到)、感觉 1 、感到。
2)表示认识,如:想 1 、明白、发现、喜欢、怀疑、考虑、认为、以为、估计。
3)表示知识,如:知道、记得、注意(到)、认识(到)。
4)表示评价,如:觉得/觉着 2 、想 2 、看 2 、感觉 2 。
第一类表达传信范畴,反映信息的来源,和自己的感官体验相关;第二类反映说话人的态度(如“估计”“怀疑”等)和情感立场(如“喜欢”等);第三类反映的是说话人的认识立场,表示对所述信息和知识的认识状态;第四类反映的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立场。
从认证义动词所在的句子环境来看,“认证义动词+小句宾语”与由认证义动词构成的简单句所形成的对比表明,后者的功能在于陈述事态;而当认证义动词后接小句时,整个结构既可以用作陈述事态,也可以用作表述知识或认识。在陈述事态的情况下可以含有说话人的情态成分,可以用于表达态度立场,比如是否确认等;而在表述知识或认识的情况下,多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认识立场和评价立场。
另外,说话人所说的话语除了命题内容之外,还有可能表达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评价和说话人对所言对象或受话人的态度立场意义,后两个方面是说话人在语句中留下的个人印迹。而言者视角(speaker’s perspective)是语言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的个人印迹,是语言主观性(subjectivity)的表现(参看Lyons,1977;Finegan,1995;沈家煊,2001b)。认证义动词小句本身就具备言者视角。主要表现在:第一,后置的“主语+认证义动词”中主语的所指对象总是说话人,因而第一人称为主语的组合虚化程度最高。第二,认证义动词中那些不表示“评价”的动词,如果它的主语缺省,且默认作说话人,那么整个句子就可以获得评价意义表达功能。反之,一旦把主语换作言者以外的其他人,则全句仅仅具备客观叙述功能。分别举例如下[引自方梅(2005a)]:
(15)a. 不知道 这孩子到底来不来。(“不知道”:默认言者主语,表示“不确信”语气)
b.他 不知道 这孩子到底来不来。(“不知道”:句子主语“他”对情况“不知晓”)
总之,汉语的认证义动词是话语立场表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用来表达所言信息的来源以及说话人对信息的确信程度(关于此下文3.2会详细讨论);还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所言对象的某种情感态度;也可以表达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的认识和评价。这些都是话语立场表达的核心内容。
汉语的传信范畴和认识情态范畴相应的语言表现方式也都是立场表达的重要来源。我们从对这两个范畴的理解角度来看它们与话语立场表达之间的关系。
对传信范畴的理解一般都会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信息的来源;二是信息的可靠度。
首先,将“信息来源(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作为传信范畴的意义内容是公认的,但还应该区分信息来源和信息获取方式(the way of obtaining the information):信息来源是指所言信息是来自何处,它涉及消息发布者或机构;而信息获取方式是言者如何将所言信息从信息来源处获取成为自己认识的一部分,它涉及信息传递或接受的方式。其次“可靠度”是指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的态度(the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formation)。它应该从传信范畴在言语交际中的表现来考量,它和信息来源、获取方式以及对信息的态度都有着密切而非必然的联系(参看乐耀,2014)。
另外,“可信度”这一意义在汉语中多由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范畴来承担。认识情态一般强调的是说话人的认识,主要指言者对所述命题的承诺,这一“承诺”表现在说话人对命题所承载信息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态度上。而它所体现的言者对所言信息可能性高低或必然性强弱的判断是基于证据的。这与传信范畴强调说话人要“言之有据”是一致的。而“言之有据”又直接影响着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确信度,这恰恰是立场所要表达的内容。
Payne(1997)在讨论情态问题时,归纳出下面这个基于现实性和对证据依赖性的情态范畴语义连续统。例如:
A.epistemic;B.deontic;C.conditional;D.hypothetical;E.potential;F.optative;G.subjunctive
认识>道义>条件 > 假设 > 可能 > 愿望 > 虚拟
现实性强——————————————→ 现实性弱
(有客观依据的推断) (不介意推断的客观现实性)
(Payne,1997:245-246;方梅,2011:31-32)
从上面这个语义连续统可以看出,从左往右对证据依赖的强度逐渐减弱。因此,在表达这些情态范畴意义的时候,它所暗含的表“证据推断”的传信意义也就更加明显。
虽然传信范畴和认识情态范畴都涉及“证据”,但是它们在处理“证据”的方式上不尽相同。前者只是将所言信息的证据(方式和来源)相对客观地展现出来;而后者是要表明说话人对所言信息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态度立场,态度立场的评价是说话人根据某些证据在主观上给予的。
传信范畴所表达的有关说话人对所言信息可信度的主观立场意义,多是借助认识情态范畴等手段来体现的。话语中,情态成分(如情态助动词)在其典型的句法位置——紧邻动词位置——与句首或句末位置相比,在信度的表达上是有差异的,详见本书第五章。
口语里,评价性信息还可以通过“情态助动词+是”构成的复合词得以凸显。朴惠京(2011)发现,在自然口语中“能愿动词+是”韵律上可以独立,前后有停顿。其位置可以用在句首,还可以作为插入语,用在句中和句末。其功能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或评价。我们认为,“能愿动词+是”的评价表达是一种减量表达,表达言者的弱推断、不确知。例如:
(16)A:还有窝头没有?
B:有窝头,对。那窝头就是,黄金塔,啊。
A:哎呀,黄金塔!是吧,这个,玉棒子面 儿 ,做成一个圆锥形。
B:是。
A:底下,拿大拇指往里穿一个洞, 可能是 蒸着让它方便一点 儿 可能是 。汽从里面透过去,熟得快。
再比如,“应该”表达道义情态(如:你应该去),也可以表达言者的推断(如:明天应该暖和一些)。而“应该是”则表达言者的不确信。例如:
(17)当时,如果没有政策变化的话, 应该是 ,经济收入还是不错的,就是这样,整个企业的收入。
(18)对手如果是一个比较=嗯,比较=有经验的队伍呢, 应 该是 =..嗯,会非常=快捷地就捕捉到。
这类表达不确信的用法总是伴随前后的停顿或延宕。有别于“应该”,“应该是”不能用在表达义务情态。下面例子中的“应该”不能换成“应该是”。如:
(19)a.从主教练一直到队员,到俱乐部,我觉得,都 应该 =..进一步重视这问题。
b.*从主教练一直到队员,到俱乐部,我觉得,都 应该 是 =..进一步重视这问题。
汉语很多表达话语立场的手段来自表达认识情态和信息来源的动词、副词、助词等,详细的讨论可以参看乐耀(2013b、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