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字的?
☞问题2:日本的汉字与中国的汉字一样吗?
在日本,从1995年开始,每年12月12日前后都会选出一个汉字,代表一年发生的大事。可惜的是,每年选出的都是一些意思不太好的汉字,如“震”①“倒”②等等。
另外,每年日本举办的汉字考试也吸引了许多人参加,从老人到孩子都有。报纸上的文字游戏,似乎也非常受欢迎。这种对汉字的关心说明,虽然人们离书本越来越远,不愿和书本打交道,但还没离开文字本身。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被称为“暴走族”③的那些人, *却 非常喜欢复杂的汉字。又黑又长的外套背上,会贴着“鏖”④这样一个特别大的汉字。“鏖”(日语也写作“皆杀”⑤)意思是“杀死大家”。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找到这样难写的汉字,也许他们中有汉字博士吧。
乱用词汇、不愿读书的现象已存在多年。虽然这样,人们对汉字却越来越感兴趣。这 *究竟 是什么原因呢?那些 *因 汉字太难记 而 不想学的孩子们,如果由于某种机会对汉字产生了兴趣,就会越来越喜欢。我想这有着五六千年历史的汉字,一定有特殊的魅力。
有人认为,与26个字母的英语相比,汉字太难; *甚至 还有的人认为“汉字学习会使近视眼增加”。学校对汉字的排斥现在仍然在继续,有的中小学校先教汉字的日语读音,而把汉字书写一年一年往后推。汉字真那么复杂、难记,占用了孩子们的空余时间吗?
《朝日新闻》晚报上介绍过东京清濑市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课。黑板上有一幅图画:一个女人蜷曲 ⑥ 着身子,鼓起的肚子里有一个孩子。老师把这幅图画逐渐变成“包”这个汉字。这一天只教了“包”这一个汉字,孩子们不但很好地记住了汉字的笔顺,还学到了许多用例。老师说:“通过学习汉字,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许多汉字在最早的时候就是图画,正因如此,孩子们可以一边看图画一边记汉字。
那种汉字增加了孩子学习负担的想法,是应该得到纠正的时候了。只要求死记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对汉字不感兴趣的原因。怎样教能使孩子对汉字感兴趣,这才是大人们要考虑的问题。
(选自《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南鹤溪著,王宝平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震(zhèn):阪神大震災を指す。
②倒(dǎo):いくつもの大企業が倒産し、大銀行が経営危機に陥ったことを指す。
③暴走族(Bàozǒuzú):日本語。中国語では「飛車党」、「飚車族」という。
④鏖(áo):激戦、苦戦。
⑤皆杀(jiēshā):皆殺し。
⑥蜷曲(quánqū):人間や動物が身体を丸めること。
△被称为“暴走族”的那些人, 却 非常喜欢复杂的汉字。
◎解释:表示转折或对比。用在主语后、动词前,“却”前边可以加“但是”“可是”。
*解説:逆説や対比を表す。主語の後ろ、動詞の前に置かれ「、却」の前に「但是」や「可是」を加えてもよい。
◇例句:(1)春天来了,天气 却 变冷了。
(2)我喜欢学汉语,(但是)她 却 喜欢学英语。
(3)今天是周末,同学们都出去玩儿,他 却 在房间学习。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可是许多年轻人 却 不喜欢。
【练习】(一)用“却”把A和B中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注意“却”在第二个句子中的位置。
【练习】(二)用“却”完成句子。
(1)天气不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该来的人没有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虽然学了三年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他来中国的时间虽然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 究竟 是什么原因呢?
◎解释:表示进一步追究,加强语气。注意:带“吗”的问句不能用“究竟”,比如,不能说“你究竟去吗”。
*解説:一歩踏み込んで答えを求める強い気持ちを表す。注意:「吗」を伴う疑問文では「究竟」を用いることはできない「。你究竟去吗?」は間違いである。
◇例句:(1)他的汉语水平 究竟 高不高?
(2) 究竟 谁去?
(3)你 究竟 是哪国人?
(4)他 究竟 去没去超市?
【练习】用“究竟”完成对话。
(1)A:听说他是北京人。
B:我听说他是上海人,不对,好像是山东人。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我喜欢这件红色的衣服,也喜欢这件绿色的,当然,蓝色的也可以。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他的汉语水平很高。
B:我觉得他的汉语水平不高。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我不能去演讲。
B:我也不能去。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 因 汉字太难记 而 不想学的孩子们,如果由于某种机会对汉字产生了兴趣,就会越来越喜欢。
◎解释:“因……而……”是“因为……所以……”的意思。注意:“因……而……”是一个书面语句式,口语中少用。
*解説:「因为……所以」の意味と同じ。書き言葉で、口頭で用いることはまれである。
◇例句:(1)她 因 下雨 而 不想去上课。
(2)小王 因 感冒 而 不能参加足球比赛。
(3)我 因 迟到 而 被老师批评。
(4)王峰 因 从小受爷爷的影响 而 喜欢京剧。
【练习】A是原因,B是结果,请先连线,然后用“因/因为……而……”组成完整句子。
△有人认为,与26个字母的英语相比,汉字太难; 甚至 还有的人认为“汉字学习会使近视眼增加”。
◎解释: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放到后一小句的开头。
*解説:程度が進み、甚だしい状況を示す。後節の句頭に置く。
◇例句:(1)有的父母经常骂孩子, 甚至 打孩子。
(2)不但年轻人, 甚至 老人也喜欢上网。
(3)他经常迟到, 甚至 旷课。
(4)他没有结婚, 甚至 还没有女朋友。
【练习】根据提示,用“甚至”把A、B连接起来,注意“甚至”的位置。
(一)听句子填上空白部分。
1.在日本,每年12月12日( )都会选出一个汉字, ( )一年发生的大事。
2.每年日本举办的汉字考试也( )了许多人参加。
3.有人( ),与26个字母的英语相比,汉字太难。
4.孩子们可以( )看图画( )记汉字。
5.汉字学习会( )近视眼增加。
(二)听后根据课文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2.()
3.()
4.()
5.()
(三)选词填空。
(选 可惜 举办 吸引 受 贴 产生 使 仍然 考虑)
1.他讲话很( )人。
2.我们( )他当我们班的班长。
3.学校每年都会( )运动会。
4.这些书都非常好,扔了太( )了。
5.你知道在日本什么小说( )欢迎吗?
6.让我先( )一下。
7.把照片( )在右上角。
8.春天到了,天气( )很冷。
9.怎样做才能( )大家满意?
10.我是小学才开始对汉语( )兴趣的。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日本每年都选出的一个汉字代表什么?
2.日本人关心汉字吗?
3.暴走族喜欢什么样的汉字?
4.为什么人们对汉字感兴趣?
5.为什么日本中小学的汉字书写一年一年往后推?
6.“包”这个汉字最早是什么意思?
7.学习汉字有什么好处?
8.汉字最早是什么?
9.为什么孩子对汉字不感兴趣?大人应该怎么做?
(五)讨论:我看汉字。
小提示:
1.你喜欢汉字吗?
2.你认为汉字难写吗?
3.汉字和英语字母相比,有什么特点?
4.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有什么异同?
5.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写汉字的?
6.你了解汉字的历史吗?
7.你认为写汉字有什么好处?
8.不学习汉字,只学习拼音,你觉得可以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