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国家通用语言。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普通话”中的“普通”一词具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其中,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我国的语言资源十分丰富,是语言文化资源大国。除普通话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分布区域广阔,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劲生命力的民间语言。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于社会交际。因此,既要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护好语言多样性的文化传承。
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普通话也是国际人士学习的主要参照。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语音是以人类的发音器官为生理基础,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它与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等物理属性,但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等内容,与其他语系相比,特点较为鲜明。
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语音具有与自然界其他声音相同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这也是构成语音的四要素。
1.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大小,与频率成正比。语音的高低决定于声带振动的频率,声带的长短、薄厚、松紧都与语音高低有关。
2.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同发音体的振幅成正比。语音的音强与发音时用力大小和气流强弱有关。我们说话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3.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4. 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发音器官的不同状态决定语音的发音体振动的形式,即决定了语音音质的不同。其中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和共振腔的形状和大小不同。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见下页图)振动与调节发出的。严格地说,人体专门用来发音的器官只有声带。人能发出各种不同声音,要靠人体各种器官多种活动的配合。
一般来说,人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肺和气管。肺是发音的动力器官,它供给发音时所需要的气流。呼出气流是发音的原动力,它是由肺输送的,使发音器官振动。气管是气流的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和声带,送入口腔、鼻腔,再经口腔、鼻腔各部位的调节,发出不同的声音。
发音器官纵侧面示意图
2. 喉头和声带。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上通咽头,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声带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上,后端分别跟两块杓状软骨相连接。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声带放松或拉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的声门时,就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 口腔和鼻腔。口腔上部可分为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总称上腭;下部可分为下唇、下齿和舌头,总称下腭。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口腔的后面是咽头,咽头上通鼻腔,下接喉头。鼻腔和口腔由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上升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如a、e。软腭下垂时,口腔与咽头的连接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如m、n。口腔和鼻腔是发音的共鸣器官。口腔中各器官又能协同配合,在气流通过时形成各种阻碍,进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4. 咽腔和喉腔。咽腔位于喉头的上面,是口腔、鼻腔和食道的会合之处,上接口腔和鼻腔,通过软腭和小舌调节发音。喉腔是声门音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影响声音的质量。咽腔和喉腔也是发音的共鸣器官。
语音在社会交际中代表一定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特征。它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重要标志。
通常我们说出一句话,语速慢一点,很容易分辨出一个一个小的语音片段,这种最容易觉察的语音单位就是音节。
例如:
我—要—去—上—班。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当你说话或朗读时,会明显感觉发音器官产生了紧张,这种紧张的过程,在语音学上就表现为音节。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只有少数例外。如“花儿”写成两个字,读成一个音节huār,这种情况只在儿化韵里出现。
音素是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最小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语音单位。
例如:
“夜”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y、e这2个音素。
“假”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j、i、a这3个音素。
“张”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zh、a、ng这3个音素。
“凉”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l、i、a、ng这4个音素。
在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可以包括1个音素,也可以包括2个、3个,最多4个。
音素根据其发音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a、o、e、i、u、ü;辅音是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b、p、d、t、g、k、s、r。
普通话共有32个音素,其中元音有10个,辅音有22个。
按照汉语音韵学的分析方法,可将一个汉字字音即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指的是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韵母指的是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
声母、韵母是就音节的结构说的,元音、辅音是就音素的性质说的。
声母由辅音构成,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能说凡是辅音都是声母。普通话里有22个辅音,有20个只作声母;一个辅音n,既作声母,也充当韵尾;另一个辅音ng只是充当韵尾,不作为声母。
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普通话的所有元音都可作韵母。还有一部分韵母是由元音加辅音构成的。如an、ang、en、eng、ong等韵母里有辅音n或ng作韵尾。
声调指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即音节高低升降的形式。如“好”(hǎo),读法是先降到最低处,再升到较高处。
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 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普通话音节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
3. 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情感表达更加准确、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