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诵读

【学习导航】

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诵”不仅仅是“口”的可发音活动,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清代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大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具有开智的意义。

郑侠《教子孙读书》

一、什么是诵读

诵读,即借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诵读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关于诵读,宋代诗人郑侠在《教子孙读书》一诗中提到:“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意思是,读书时要安神静气,心神合一,专心致志,思考问题才会有条不紊。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像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过十遍,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且不会使人感到读书学习的艰苦,还能体会到读书学习的乐趣。诵读的意义正是如此。

二、诵读的特点

与朗读相比,诵读更侧重于熟、思、情、调。

1. 熟,即熟读、读熟。常言道,熟读成诵。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有言:“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诵读者对于文本作品要熟悉,且多读成诵,不计其遍数,熟读于心。

2. 思,即精于思、入于心。“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语出《朱子全书·学六·读书法》)诵读是一种极富情感的有声阅读,要求口、眼、耳、心、神合一,不仅口到、眼到、耳到,更要心神相依。唯有如此,才能“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3. 情,即情感丰富。选材诵读时,多选择诗歌(古诗、现代诗等)、小说、写景类、抒情类散文等文学作品。

4. 调,即凸显声调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诵读,重点在于“诵”。诵读时,文学作品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升华,主要通过声律气韵、声调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来体现。

此外,与朗读相比,诵读的不同在于:诵读强调的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阅读、自我赏析和自我感受,无关乎艺术表演和舞台形式。

三、诵读的技巧

诵读是一种表情达意、言志传神,具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诵读的技巧主要有:

1. 字正腔圆。正如朱熹所言,“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诵读也需谨严的态度,一心一意,吐字归音,字字清楚,不疾不徐。

2. 声律气韵。诵读要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就必须在掌握普通话口语表达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意对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把握。不仅要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语言技巧的运用,而且要注意语气的运用。明代思想家薛瑄提出,“凡读书须虚心定气,缓声以诵之,则可以密察其意。”指出语气应根据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 极富情感。阅读的境界在于“口诵心惟”。诵读的最终目的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诵读的过程是一个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通过理解书面文字、挖掘内容本质所在来传达作品的情感。由此,诵读要在反复阅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具体感受,整体把握,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基调。

四、诵读训练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诵读的目的在于,熟读而后悟,悟后而能用,用后而生巧,巧后而出新。通过诵读,可以修身养性,启迪智慧;通过诵读,可以提高审美,享受快乐;通过诵读,可以感悟经典,传承文化。

诵读训练详见本书《下篇 中华经典诵读》,此处略举一二供大家练习。

1. 君子九德(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

【释义】

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注重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合乎道义。

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释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慢读,其中,“北”字要重读,“橘子洲头”稍稍拉长)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不快不慢,“看”字稍长,“万”字重读,“层林尽染”语调稍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语调升)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击”“浅”字重读)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快读,“怅”重读,“问苍茫大地”语调升高,“谁主沉浮”稍微拉长)

(注:从上阕中,要读出作者乐观积极的感情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忆”字是下阕的领起字,稍重读。语气要舒展平和,语速稍缓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恰”读长一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快读,“到中流击水”语调升,“水”字放慢拖长,“浪遏飞舟”读长)

(注:从下阕中,要读出革命者对于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6srgv78XAVxncUGUbLSw0kg1jYjMMd9VuvMPfhz236g+DSC6YTQLVt9qTKgMb+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