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普通话轻声

【学习导航】

“轻声”这一概念由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首次提出,也是普通话里一种音变现象。一般来说,汉语普通话中有一小部分字,它们在词或句子里和其他字连说时,由于一定的原因,失去了原有的字调,变得又短又轻,这种现象就叫做轻声。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所以不标声调。

普通话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轻声是普通话里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音变现象,整个音节弱化,失去原有调值,音长变短,音强变弱,读起来显得轻短模糊。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它的调值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高低,所以不用标声调。

在普通话中,有一些词经常规律性地读轻声。

1.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例如:

黑的 满满地 高兴得 笑着 哭了 看过

2. 语气词“啊、吧、呢、吗、嘛”等语气词。

例如:

吃啊 好吧 他呢 我吗 你干嘛

3. 重叠的名词、动词及重叠式构词,后一个音节往往读轻声。

例如:

姥姥 奶奶 读读 看看 练习练习 休息休息

4. 表方位的词和表趋向的词。

例如:

东边 西边 上面 下面 扔出去 热起来 爬上去

5. 后缀“子、头”和词尾“们”。

例如:

房子 车子 念头 噱头 你们 我们 同志们

6. 量词“个、些”。

例如:

几个 三两个 那个 这个 那些 这些

7. 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例如:

给我 请你 追他 喊他们

8. 中间嵌“得、不、一”的词语。

例如:

过得去 靠得住 合得来 想得到 想得开 吃得消

过不去 靠不住 忍不住 顾不了 要不是 解不开

怪不得 恨不得 见不得 由不得 舍不得 巴不得

听一听 歇一歇 坐一坐 催一催 拍一拍 推一推

9. 习惯轻声,一般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后音节。

例如:

月亮 玻璃 晃荡 扫帚 衣裳 云彩 玫瑰 别扭

故事 凑合 答应 大夫 耽搁 队伍 福气 骨气

含糊 合同 厚道 活泼 机灵 见识 讲究 咳嗽

快活 牢靠 力气 麻烦 苗条 明白 欺负 舒服

二、轻声的读法

1. 上声后的轻声。调值为4度,发音时,可发为短促且轻的阴平;当轻声字原来的声调是阴平时,轻声必须再轻短一些,避免与阴平混淆。

例如:

讲究 怎么 暖和 免得 有的 稳当 本着 爽快

2. 阴平、阳平、去声后的轻声。调值分别为2、3、1度,发音时,可发为轻短的去声。

例如:

阴平 师傅 知道 庄稼 先生 巴结 心思 知识

阳平 粮食 和尚 便宜 学问 时候 黄瓜 模糊

去声 笑话 在乎 报酬 态度 护士 客气 相声

三、轻声的作用

1. 区别意义。

例如:

东西(重)——指方向

东西(轻)——指物品

老子(重)——古代思想家

老子(轻)——父亲

地方(重)——中央以下行政区

地方(轻)——处所地点或位置

2. 区别词性。

例如:

地道(重)——名词

地道(轻)——形容词

买卖(重)——动词

买卖(轻)——名词

3. 区别结构。

例如:

想起来(重)——“想”与“起来”构成动宾关系

想起来(轻)——“想”与“起来”构成动补关系

打死(重)人——“打”与“死人”构成动宾关系

打死(轻)人——“打死”与“人”构成动宾关系 K2POgoqQIDe96U8E5nPLwP2RtQ3QZoreDiG1zb+ddjvuykfXSsQ2dM5yNQxCDN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