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仰观天文

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国语·周语》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易经·系辞》

晴朗的夜空是美丽的。在广漠的天穹上,千万颗星星闪烁,河汉纵横,明月圆缺,偶见流星划破夜幕流坠天际。星空的炫丽、幽邃与神秘,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凝聚着人们探秘的思索。我们仰望星空,会发现月球上的那些影影绰绰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有4座是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们是战国的石申、东汉的张衡、南朝的祖冲之和元代的郭守敬。

一 甘德石申

战国时期,齐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是两位最为突出的天文学家。当时,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根本没有观测星空的精密仪器,他们仅靠肉眼,一直长期坚持对星空的细致观察,寒来暑往,最后终于取得了重要的天文发现。

石申最早观察到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并分别给它们命了名。他最感兴趣的是木星,他还发现了木星的卫星。甘德不但记录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的运行情况及规律,还发现了火星、金星的逆行现象。他们把观测记录的数据做了详细记录,形成了石申的《天文》和甘德的《星占》,被后人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800多颗恒星的名字,还提到了日食、月食、日珥、太阳黑子等现象。《甘石星经》中的恒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200年。后世天文学家在测量星体的位置及其运动时,大都要参照《甘石星经》中的数据。

为纪念石申的功绩,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环形山”。

二 “科圣”张衡

张衡

张衡(78—139),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南阳),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文学家以及艺术家。他精通天文历法,观察并记录了2500多颗恒星;制作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以及候风仪、指南车等多项器具。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科圣”。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诚恳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的生活十分清苦。但是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望,反而更加激励他刻苦忘我地学习。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文章也写得很出色。34岁那年,皇帝就召他进京做官,主要负责观察天象、记录灾情的工作。

从此,张衡常常仰望星空,观察星空的变化。张衡把书本知识以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叫作《灵宪》。

浑天仪

张衡根据《灵宪》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

公元117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仪器——浑天仪。它有南北两极,刻有赤道、黄道、二十四节气等,与现代的天文仪器的科学模型十分接近。而且在张衡所造的浑天仪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

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发生,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呢?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有一次,他把测震仪插入大地,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继续观察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

公元132年,张衡经过努力钻研,终于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这台地动仪,整体结构是用青铜制成,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每个龙头下面都蹲着一只张着大嘴的铜蛤蟆。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上正对着西方的龙突然张开嘴,吐出了铜球。张衡知道,一定是西方发生了地震!他急忙向朝廷禀告。官员们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张衡并没有反驳。

候风地动仪

过了几天,信使飞马来报,在离洛阳500多千米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上的大石头都崩塌下来了。大家一算,那正是铜球落到蛤蟆嘴里的那天,大家这才信服了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他让科技造福了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三 祖冲之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南北朝时期人,是中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又把月亮背面发现的一组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祖家世代掌管历法,祖冲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他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方面,他下了许多苦功夫去研究,早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气。

祖冲之一生刻苦钻研科学技术,获得了重大成就。

462年,祖冲之将《大明历》送给当时的官府,希望能代替当时采用的旧历,将之作为新历颁行。但宋孝武帝根本不懂历法,就命令他的宠臣──懂得天文历法的戴法兴出面和祖冲之辩论。戴法兴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在辩论中提出许多非难的意见,企图把祖冲之驳倒,不改行新历,可是都被祖冲之用事实一一驳回。祖冲之当时只是一个官位很低的小官吏,却敢于对戴法兴这样的权贵进行义正词严的批驳,不迷信传统学说,坚持自己的新主张和看法,这种无畏的精神是最可贵的。辩论到最后,双方都不肯让步。在场的多数大臣都认为祖冲之是正确的,但惧怕戴法兴的权势,所以不敢出面支持。其中一个叫巢尚之的大臣,也是皇帝的亲信,他举出了不少事实说明了《大明历》优于旧历。宋孝武帝通过双方的辩论也知道了《大明历》的优点,于是决定在465年改用新历。这场辩论也成为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论战之一。

后来齐高帝辅政,就命祖冲之研究古法,想办法重新制造一部指南车。祖冲之经过潜心钻研,改用铜为原料制造指南车。这辆铜制的指南车不管怎么转动,都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南方,这是一项少有的高超技术。

至今,我们也不得而知,在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战乱时期,祖冲之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去推算圆周率。总之,为了求得一个统一的周长,祖冲之推着自家的独轮车,在不同的亭子间来回往复、丈量。最终,一个精准的数字3.1415926问世。此后的1100年无人超越。直到15世纪初,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才将这一数字推算到小数点后15位。

今天,祖冲之的车辙碾过的地方,也都还叫着上车亭、下车亭、东车亭、西车亭。2007年,在祖冲之的老家——涞水县的下车亭村,祖冲之的后人用7年的苦心钻研,成功地制作出久已失传的指南车,车上的木人永远指向南方。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向自己的祖辈致敬,也向一种脚踏实地、永不疲倦的科学精神致敬……

四 刘徽

今天,圆周率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数学史上,与圆周率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伟大的创见和发明——割圆术,它是由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最早创立的。

刘徽(约225—295),淄乡(今山东邹平)人,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其杰出贡献首推他在《九章算术注》中创立的割圆术,为圆周率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科学的技术方法。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他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为了圆周率的计算一直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一次,刘徽看到石匠在加工石头,觉得很有趣就仔细观察了起来。“哇!原本一块方石,经石匠师傅凿去四角,就变成了八角形的石头。再去八个角,又变成了十六边形。”一斧一斧地凿下去,一块方形石料就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圆柱。谁会想到,在一般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却触发了刘徽智慧的火花。他想:“石匠加工石料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圆周率的研究上呢?”于是,刘徽采用这个方法,把圆逐渐分割下去,一试果然有效。于是,他发明了亘古未有的“割圆术”。沿着割圆术的思路,他最终推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值π=3.1416。

有了割圆术,也就有了计算圆周率的理论和方法。π值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天文历法、度量衡、水利工程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所以精确计算π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刘徽提出的割圆术,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正是得益于此。

五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邢州(今河北邢台)人,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简仪

高表

方日晷

郭守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科学熏陶。他祖父郭荣学识渊博,不但通晓经书,对数学、天文、水利等都有研究。在祖父的影响下,他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深邃奥妙的天空被爷爷指点得清晰而明白。15岁时,郭守敬就根据古书中的浑仪图画,模仿制作并观测天象。在同伴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时,郭守敬早已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空。16岁时,郭荣将他送到紫金山书院,拜刘秉忠为师,潜心学习数学、地理和水利,开始了自己洞天察地的学业。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北方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才。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快就召见了郭守敬。郭守敬对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每听完一条,就点头赞许。最后,他很感慨地说:“让这样的人去办事,才不会是摆空架子吃闲饭的呢。”

郭守敬不但治水,还对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心血。

元初,历法混乱,多误农时。1276年,忽必烈诏令46岁的郭守敬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指出,要正确地制定历法就需要仔细观测天象,而观测必须依靠仪表。他首先集中精力,投入天文仪器、仪表的创制工作。郭守敬先后创制了简仪、高表、景符、仰仪、候极仪等十多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又创造了玲珑仪、灵台水浑等能够表演天象的仪器,并且在大都的城东,设计建造了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灵台”。

1279年,郭守敬组织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观测活动,他在全国设了27个观测点,选派了14个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他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叫《授时历》。《授时历》确定每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格利哥里历”周期相同,但格利哥里历比《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历法,也是中国古代颁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

为纪念郭守敬的卓越贡献,1977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一颗国际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1981年,国际天文学会再次将月球背面西经134度、北纬8度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蔚蓝苍穹,对着满天星斗,所有的人都只能采取一个姿势:仰望。今天,当我们再次仰望天空,望着月球上那影影绰绰的环形山,不由地感佩,这些生长于中国古老大地的科技大师,他们的智慧、灵性、贡献,穿越千年,依然影响后世,幽光深远。 zBjq1GcipwLue1z0NOKFhaohVK2jfqJ3WIRgE0qeWYN1NntCoB70XoZeEBV9lL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