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创新的概念

一、创新的狭义概念

(一)熊彼特的创新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他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者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

·创建一个新的工业组织或企业重组。

在熊彼特界定的创新范围里,前两个方面主要是针对技术的,实际上所指的可以大致理解为分别就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过程创新)。他同时指出,只有发明得到实际的应用,才能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熊彼特在1934年到1944年间研究提出的强调企业家作用的交互式创新理论成为第一代创新理论,见图1-1:

图1-1 熊彼特的创业家创新模型

资料来源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创新聚焦—产业创新手册[M].陈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二)后来的创新狭义概念

在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对熊彼特的思想精髓理解的深度有限,所以一开始其学说并未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人们真正承认熊彼特学说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从那以后,技术创新理论发展很快。学术界对创新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美国战略管理专家罗伯特·A.伯格曼(Robert A. Burgelman)指出: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基础或由新技术推动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成功标准是商业上的(能否赢利)而非技术上的(能否执行任务)。

·英国科技管理专家弗里曼(C. Freeman)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入一个新产品(新工艺)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的过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指出: 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

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中国的技术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泛指一种新的思想的形成、得到利用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生产组织与管理创新,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统一体。

这些定义大多数从“技术”的角度对创新进行界定,强调创新主要是从技术着手,对产品或工艺进行改进或变革,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技术创新包括从科学发明、研究开发成果被引入市场到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这种观点指出了技术创新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的设想引入为起点。这种观点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扩散也纳入了技术创新的范畴。

二、创新的广义概念

在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时,熊彼特就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与技术上的新发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明”(invention)是新技术的发现,而“创新”则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技术进步、企业家活动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后来的学者逐渐意识到,创新不仅局限在技术层面。创新过程以及它的空间格局要比过去所认识的情况复杂得多。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是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是频繁反馈的。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即不同的创新源,例如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都有可能创新。另外,创新通常是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之外,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在干中学习,在用中学习”。学术界对广义的创新概念逐渐成形:

·管理学大师、美国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创新有两种: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社会创新。这种观点阐明了,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同社会经济相结合的过程。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认为:“技术”指一个组织用来把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信息转变成具有更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技术的这一概念超出了工程和制造业上的含义,包括了一系列市场营销、投资和管理上的过程。而“创新”指这些技术中的某一种所发生的变化。

·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指出,经历从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到市场实现这一过程的技术创新称为狭义的技术创新。而符合熊彼特的“发明—创新—扩散”模型的技术创新,即始于发明创造而终于技术扩散的技术创新称为广义的技术创新。

·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指出,广义而论,技术创新并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系统性的企业行为,必须把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使用已有的技术与获取新技术能力、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集成技术、生产和市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创立以企业为中心、连接大学研究所和用户的技术创新系统,才能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和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因此,创新与“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技术。“技术”既可以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市场需要创造或改进形成的有形的新产品、产品质量或功能的改进,也可以是人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这两种技术可以被视为“物化了的硬技术”;“技术”还可以是新的无形产品,尤其是服务的产生和提供,更加有效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更加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沟通方法,新型的企业文化或经营战略,或者是开拓市场能力的营销技巧等,这些可以被视为“软技术”,见图1-2。重要的在于,无论在以上哪个领域的创新活动,都必须包括从最初的新思想、新点子,通过必要的试验或实践活动,逐渐成形并被付诸实施,从而在企业、市场或社会中实现价值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

图1-2 创新的广义概念

全球化视角
创新的观点

人人都在谈论环保。很快,随着一系列新型“智能能源”技术的使用,您可以停止空谈,亲自管理自己的碳排放。

未来 5年内,您的手机会收到这样的来电:“家中空调向您报告,您出门前忘了把我关掉,家里没有人。我正在浪费能源。您是不是该把我关掉?”IBM 正在与休斯顿的CenterPoint Energy合作,安装 200万只支持互联网的电表,用户可以使用Web浏览器或手机远程控制电器,从而节省时间、金钱和能源。

您将获得最新的用电报告,以监控电费以及耗电量,就像您现在查看电话账单一样。根据这些信息,您可以通知您的电力供应商:您每月允许的碳排放量是多少,每月开支是多少,以及使用家电的最佳时间。

——IBM

大家认为专注的意思就是统一将精力都放在必须专注的事务上,但这并不全面。它还意味着,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你必须精挑细选。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意说“不”。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前任CEO)

本土化视角
创新的观点

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话:英国目前在高科技领域落后美国十年,并不是英国的大学差、教育差,也不是英国没有人才,而是缺乏风险投资市场。这个观点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景安(科技日报社社长)

如果看看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便会发现,它可能又有技术创新,又有新的经营模式,比如说广告业务的创新。再如微软、英特尔,创新既包括技术方面,也涉及产业生态链方面。像戴尔可能本身有很多的技术,但是它的直销模式是这个产业的N0.1,有开拓意义。所以每个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与产业结合进行创新,而不仅仅是盯住技术创新不放。

——张亚勤(百度总裁),张维迎(北京大学教授)

我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做好,遇到问题把它解决。

——王洪军(2006年度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

现在靠振臂一呼,几千个人排号的事,可能是越来越少了。那怎么办呢?只有绞尽脑汁想办法,去创新才行。如果大家不想办法,走价格竞争的这一条路,那么改革开放20年来,许多行业的全军覆没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张民耕(北京银信投资公司董事长)

三、创新的主体

熊彼特把实现创新过程的人称为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创新。企业并不是创新的唯一主体。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用户都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系统中,包括官、产、学、研、用的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政府(government)

在创新系统中,政府扮演宏观调控的角色,为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并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与市场交易。政府还通过成立各种产权交易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机构,推动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培育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firms)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将大学或独立性的科研机构所产生的专利、技术秘密、版权等各种类型的科技成果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最终推向市场,从而产生商业价值(business value)或市场价值(market value);或者通过社会推广、企业内部推广和提升等活动,产生社会价值(social value)。此外,许多企业也成立了附属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院所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或服务,包括产品的中试、临床实验、各类测试等。企业在创新系统中处于最为重要的主体地位。

(三)大学(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作为教育机构,大学的职责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成果以服务社会等。人才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任何创新主体都不可缺少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以多种方式输送给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大学内的科学研究活动也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成立合资企业等多种技术转移形式,产生创新的价值。

(四)科研机构(research institutes)

与大学类似,研究机构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员、较丰富的知识储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科研机构所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生相当数量的技术成果,并转移到商业活动中,产生经济效益。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研究开发活动方面的优势在于:它们集中有最优秀的科技人才,拥有最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思维。由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渠道的资助,它们可以从事本学科处于前沿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源泉。

(五)用户(users)

用户作为创新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某种创新成果推出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矛盾,产生了新的需求,用户将这种需求反馈到原来的创新者那里,推动创新者进行新的创新;二是用户在创新形成的过程中就作为一个重要的主体参与进来,与企业等机构共同实施创新的方案,包括技术路径的选择、技术水平的提升、质量的改进、缺陷的弥补等;三是用户并不把需求反馈到原来的创新者那里,而是自行改进创新。

(六)科技中介(intermediaries and agencies)

科技中介的存在,加快了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对接,便于企业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和提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助于提升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效率。因此,科技中介的健康发展与良性运作能有效协调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全球化视角
三螺旋模型

按照Henry Etzkowitz和Loet Leydesdorff在1997年提出的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创新的主体包括大学、产业和政府三种类型的机构。他们的角色相互渗透,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自己传统的角色。在一定条件下,大学可以扮演企业的角色,帮助其在培育新技术的机构中形成衍生企业;而政府一方面在政策上表现出对学术机构进行激励,另一方面政府超出了公共管理等传统的职能,通过资助项目、改变管理环境或者主持建设科技园等方式向企业的角色渗透,更加注重财富的积累,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也开始通过开展培训或者高水平的研究来扮演大学的角色。此外还存在着促进三者进行交互的中介机构,如科技园、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合同办公室等。

图1-3 创新的主体

资料来源 :李华晶,王睿。知识创新系统对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影响——基于三螺旋模型的解释性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1,(1):2—3. vn6Z3rB2QotLKksflzt32Iy7X5B7MJwgW6JiVYFpLdh18auvb3WslH9gy0P4oK3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