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中国民俗文化概说

关于中国民俗文化,有两句俗语生动地描述了它的特点和重要性:一句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意思是说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而中国面积广大,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很大不同;另一句叫“入境而问禁 ,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意思是说,到了一个新地方,要先弄清楚那里的禁忌和风俗习惯,尊重人家的规矩。汉语中还有“入乡随俗”之类的成语。民俗文化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的权威性,到某地旅行或留学、从事贸易或文化活动,以及定居生活,要是不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不懂得当地人的规矩,轻则闹出笑话、发生误会,重则造成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政治冲突。

那么,什么是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包括哪些种类?民俗文化的一般特征及本质又是什么呢?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含义、特征与本质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活文化。在生活中,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的样子。如,中国人吃饭喜欢用筷子,住房喜欢朝南,谈恋爱一般男方主动……这些看似平常、普通的生活方式,其实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民众智慧和中国式思想。以住房为例,中国人建房买房都喜欢坐北朝南,普遍认为朝南的房子才是“正”的。以前,大户人家庭院深深,也以朝南的屋子为正屋,其他的叫偏房或厢房,连皇帝家的宫殿也不例外,认为朝南风水最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会有好运气。如今城里人买房首选朝南的房子,农村人建房就更不用说了——这一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居住民俗信念已经牢固地扎根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了。

其次,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所谓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民俗文化模式一般没有文字规定,只是约定俗成,风行开去,人人都得遵照执行。民俗文化一旦成为某种文化模式,就会有超常的权威性,民俗文化圈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只能无条件地遵守。如中国婚俗的模式性就很强。以前男女结亲,婚俗有一整套规矩。直到今天,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若没请亲友喝喜酒或没给亲友发喜糖,即使两人已经办好了法律登记手续,大家都还不认为是结婚了。

同时,民俗还是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看似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生活方式的民俗,却可能是一个族群独特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人类生命意义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另一是文化意义上的生命。如果说生物生命的基因是DNA,那么文化生命的基因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民俗。比如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白蛇传(图1)中的白娘子是一条修炼成人形的蛇精,深得中国人的喜爱。编成戏剧、拍成电视剧以后更是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这种“蛇崇拜”与中国的“龙信仰”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蛇不仅构成了龙的躯干,而且连中国人的始祖也是人面蛇身(图2)。事实上,在江浙一带,民间至今保留着家蛇是家神,家蛇不可打的习俗。水乡地区尊称蛇为“小龙”,人们认为家蛇每天会在屋顶上绕行四周,以保佑全家大小健康平安,所以,至今很多人对蛇还心存敬畏,看到家蛇只能毕恭毕敬地等它离开,或祈求它保佑平安。可见,现代人对那个由白蛇变成的美丽、善良、刚正、坚定的白娘子喜爱有加,是因为在我们祖先的血液里就包含对蛇的敬意和崇拜。

图1 白蛇传

学习、了解一定的民俗文化,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传承、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有助于外来者尽快适应、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还有助于研究者深入把握特定的国家、区域、民族或民众群体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图2 人类始祖:伏羲(Fūxī)和女娲(wā)

总之,民俗文化是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民众群体,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选择或凝聚、升华而成的程式化的不成文 的规矩,是一种在民众中自行传承或流传的、模式化的、生动活泼的生活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特征

1. 程式化和象征性

所谓程式,就是固定的格式。民俗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自身的展现总是表现为一套固定的格式。民俗展现的形态动作往往是程式化的,不得随意改变的。如商店招牌——民间俗称的“幌(huǎng)子 ”,本身是民众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长年累月,逐步积淀,得到行业和顾客普遍认同的民俗物。每一行当的幌子,因行业、品种或季节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都不是随意的,都有固定的形式和规矩。比如在城市里找理发店,不用看招牌或灯箱。站在马路边,放眼望去,哪家门口有三种颜色的圆柱体幌子(图3)在转动,哪家准是理发店。再比如结婚贴大红“囍”字,它是中国所有婚房、婚宴、婚车、嫁妆等和结婚有关的一切民俗事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喜庆符号(图4)。

图3 理发店的幌子

图4 大红囍字

民俗文化之所以常常具有固定的程式,是因为特定的民俗程式往往象征着特殊的含义。可以说,任何民俗都凝聚了群体认可的心愿和感受,承载着民众的心意,并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2. 传承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言传身教。比如,民间故事、歌谣、传说、谚语等,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承下来的。而在生活实际中,一些民俗往往通过一定的仪式而被固定下来,成为特定的礼俗。这些礼俗虽没有固定的文字记录,但通过世代相传,确保了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中国民俗文化能够世代传承并能相对稳定,与中国社会的农业文化传统有关。

民俗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异,有些民俗会随着时空的变化发生变异甚至消亡,又由于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就更容易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说法,这在民间文学传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以口传为主产生变异,另一方面在历史进程中,有些民俗文化自身也在与时俱进。例如,当今的婚礼中花车取代了以前的花轿;葬礼中有人家用音频播放代替了从前的真人哭丧。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加深,民俗的输入与输出日趋频繁,一些传统民俗被重新包装,如中国的“七夕”被戏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同时一些外来民俗也被本土化或在本土扎根,如现在中国城市中许多年轻人也同样过起了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这些都属于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变异现象。

3. 集体性和区域性

民俗文化的集体性,是指民俗由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保存和集体传承的文化性质。如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自汉代逐步定型后,为各个朝代所接受、传承。春节首先是在民间流行的集体性活动。春节时会出现官民同乐,实际上此时的“官”是以民众身份参与民众的集体习俗活动的。直到今天,春节仍被定为中国休息时间最长、民俗气氛最浓的固定假日。民俗大多只与一定的民众群体相适应,这种民众群体,大一点,便是民族,小一些,即是区域民众。所以,这种集体性,有些是带有普遍性的,有些是局部性的。大到超越民族界限,生活在共同文化圈中的人群,如春节习俗,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在奉行;小到家族、帮会 内部所遵从的家风、家教、清规戒律等。

民俗文化还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由于自然地理的阻隔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作用,常常会出现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俗文化区域差异现象。在中国,由于山川的阻隔形成民俗文化的区域差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反映在很多省(自治区)市的名称之中,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等。而在同一省份之内南北东西的民俗文化常常也会有所区别。如“苏南苏北”“皖南皖北”“藏南藏北”“南疆北疆”以及“鄂西鄂东”等等区域名称。中国民俗文化的区域性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某些民俗本身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4. 服务性和规范性

服务性,指民俗文化在规范民众的同时,具有满足民众需求的功能。规范性,指民俗文化对民众行为和心理所具有的制约作用。民俗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表现为适应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稳定性和约定俗成,既能起到对它的主人——民众的侍奉作用,又具有不成文法的强制或约束力量。像其他文化一样,民俗文化的规范与服务性质根据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也有程度的强弱或隐显的差别。规范性特征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以新生民俗为例,中国民俗文化中对于新降生的小生命有很多的礼遇,诸如送红包、送首饰、送衣物、送滋补品等等,这些民俗对新生儿的“服务性”很明显。但红包的数目、首饰的形式、衣物的款式以及滋补品的种类等又遵照各地的风俗,一般总要体现祝福小生命健康、有益于小生命成长、预示小生命未来富贵等宗旨。

三、民俗文化的本质

1. 民俗是众人参与的“活动”

民俗是民众创造的,也是民众参与的,这已充分反映在它的集体性特点之中,而“活动”则是民俗的又一本质。民俗总是以特定的活动形式展现的。当然,有些民俗我们至今依然强烈地感受着它的活动性和群众参与性,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民俗,在中国几乎是全民参与的活动。民俗节日前后,有些城市的电视台甚至还专门辟栏目报告节日交通出行的人流总数和车辆调度等情况。而有些民俗可能我们今天已经感觉不到它的“活动”性质了。比如生活民俗——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天天如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已经平淡得几乎消失了民俗色泽的饮食习俗,但是若被放到国际民众大群体中,却是有着奇异光彩的特色民俗事象。因为民俗总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现,所以,民俗文化除了保留着宝贵的民间草根性质外,更有着其他文化形态难以具备的普遍性、生动性、鲜活性和趣味性。

2. 民俗是秩序严明的“规矩”

民间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从古至今,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不见文字也无需说明的规矩,它们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孩子不懂规矩,父母也会被人轻视,因为“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怪娘亲”。尊卑高低、长幼有序,在民俗文化中随处可见。民俗事象形式不同,内涵各异,但秩序都很严明,特定区域中的民众必须遵守特定的民俗规矩。在广东,每当主人为客人倒茶、斟酒时,客人马上会伸出手指叩桌,以示谢意。据说这是清代乾隆皇帝与随从微服私访 时留下的规矩。一次在饮茶时,乾隆无意中提起茶壶为随从斟茶。堂堂一朝天子,为小小仆人倒茶,这让随从惊恐不已,但又不便公开“谢恩” ,于是仆人急中生智,伸出手指叩桌,以代叩拜谢礼,后人纷纷效法,于是成为一种风俗。作为一种感谢的俗规,这一习俗至今盛行在广东一带。当然,今天人们未必会去考证传说的真伪,而是几乎无意识地自觉执行着这个规矩。这种谢礼已经是一种风俗,而这种风俗当初则是一种封建秩序的反映。不过当它成为民间风俗的时候,它的秩序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政治秩序转变为民间谢礼秩序。

3. 民俗是民间无形的“法律”

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的,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不见文字记载却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大家自觉遵守的各种规矩。特定区域的民众群体对于当地的民俗一般都奉若神明、不假思索地遵照执行。民俗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规范作用有时并不弱于真正的法律。如为保护环境,中国各地曾自行订立很多村规民约。据说福建武夷山区某村“村规”中有“乱砍一棵树,则砍掉一根手指头”的严酷规定。该村村民世世代代遵守,如今的小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空气清新,风景迷人,引来无数游客观景赏花,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民间规矩虽然无形,但你若不懂规矩,轻则被人笑话,重则被人辱骂;若有人触犯了规矩,后果严重性如同触犯了法律一样,轻则被逐出族门,重则因此丧生。旧中国的民俗中免不了有一些陋俗,诸如女童裹脚、童养媳、换亲等歧视妇女的陋习以及迷信、杀生等不良习俗,对人以及动物的摧残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些不科学、不人道以及不符合当今社会价值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已逐渐被废除或自行消失。 QPLSYpgQOrRbSReE9VgIW6Tlj+awl9M1Spd551rVO2aIb/Py5jhKzaNzp0jCSh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