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1983年7月,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向美国学者邓尔麟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区别,认为礼是区别中西方文化的核心。钱穆先生所论如下:

中国文化是由中国士人在许多世纪培养起来的,而中国的士人是相当具有世界性的。与欧洲的文人不同的是,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地的文化。但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要理解这一区别必须理解“礼”这个概念。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方语言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类的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如果你要了解中国各地的风俗,你就会发现各地的风俗差异很大。即使在无锡县,荡口的风俗也与荣乡不同。国家的这一端与那一端的差别就更大了。然而,无论在哪儿,“礼”都是一样的。“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假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管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西方文化没有的概念,那就是“族”。你可以说是家。在家里“礼”得到传播,但我们一定要区分“家庭”和“家族”。通过家族,社会关系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亲戚。遵守“礼”,双方家族所有亲戚的“家族”关系才能存在。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形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就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当实践与“礼”不同之时,便要归咎于当地的风俗或经济,它们才是改变的对象。

(资料来源:〔美〕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
蓝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图1‐4 钱穆(宾四)先生像

(图片来源: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东西方礼仪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血缘关系。每一个家族都有一个大家长,在大家长的带领下团结发展。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重视家庭血缘关系远远不如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

2.在表达形式方面

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西方礼仪强调实用、效率,表达率直、坦诚。另外,面对他人夸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东、西方人也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

3.在礼品馈赠方面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

4.在对待“老”的态度方面

东西方礼仪在对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上也有许多观念和表达上的差异。东方礼仪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事讲究论资排辈。

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在礼仪中,等级的强调没有东方礼仪那么突出,而且西方人独立意识强,不愿老,不服老,特别忌讳“老”。

5.在时间观念方面

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提前到达,至少要准时,且不应随意改动。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常把交往的另一方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

遵守时间秩序,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西方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不打电话谈论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非生活范畴的交往。相对来讲,中国人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中国人做事讲究细致、认真、周全,所以经常会出现时间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包括改变原定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开会做报告延长时间等。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最大的不敬。

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

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所有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 +qFgpUVdBr8RUbYT2RDnWYtoa/EzJ0pjmH94oZXRsH2PMlCNGOA1pIkPZd8Q5r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