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章小结

1. 学前儿童游戏就是学龄前儿童(0—6岁)在一定时空中,自发自愿进行的,伴有愉悦情绪体验的一系列假想的或现实的活动,这类活动以自身为目的,既可以是儿童个体独自进行,也可以是儿童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活动。

2. 学前儿童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① 游戏不同于厌烦无聊、无所事事的被动消极状态,儿童在游戏中的表情特征说明其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②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作具有非常规性、个人随意性和重复性等特点;根据游戏动作的性质,可以把儿童的游戏动作概括为探索、象征和嬉戏三种基本类型。③ 学前儿童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④ 学前儿童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者玩具。

3. 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指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游戏活动本身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游戏性体验可分为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或成就感、幽默感,以及因身体活动的需要得到满足而获得的生理快感或机能性快乐。其中,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与胜任感/成就感是进行任何游戏都不可或缺的基本游戏体验,不同性质的游戏性体验存在与否及存在多少都取决于游戏自身的性质。

4. 学前儿童游戏产生游戏性体验的外部环境相对宽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 儿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与可能。② 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③ 游戏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④ 儿童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5. 游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① 按照认知发展分类,可以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四种。② 按照社会性发展分类,可以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六种。③ 按照活动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以身体运动为材料的游戏、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以语言为材料的游戏、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这些分类彼此之间有交叉。

6. 游戏理论可以分为古典游戏理论和现代游戏理论。古典游戏理论也称早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说、松弛说、生活准备说、复演说、生长说和成熟说等。现代游戏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游戏的觉醒理论,以及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等。 tK+dqcLMNOsROQhXvzqvcXfC4QLyhCbeA4/+74wMSIb3kTrwCOrgwPeWMJeCVz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