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楷书笔画教学指导

一、楷书笔画书写技法

要教会学生写好笔画,教师本身先要准确掌握笔画的书写技法,并且熟练运用。为此,本节我们系统讲解楷书笔画的书写技法。

笔画有四个要素,即角度、弯度、粗细和长度。掌握了这四个要素,笔画就能够写好了。我们以点为例解释一下。

从角度看,斜点和水平线的夹角为45°;从弯度看,它的轮廓不是直线,左下侧接近直线,右上侧在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有转折;从粗细看,先细后粗,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达到最粗,然后变细;从长度看,斜点是楷书中最短的笔画(见图2-1)。

图2-1 笔画四要素

(一)基本笔画

1.横

(1)长横。从左下稍向右上书写,向左上回笔。略呈左低右高之势。略向上弯。两端粗,中间细。比较长。

(2)斜横。与长横的区别是左低右高比较明显,多用在特殊字形中,起平衡作用。

(3)上横。左细右粗,左低右高,略微往下鼓一点,比较短。多用在字的上边,使字有向上飞升之势。注意这个笔画不是撇,撇是从右往左写,这个笔画是从左往右写。

2.提

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右上挑,同时加快速度并提笔。提的长度、角度因字而异。

3.竖

(1)悬针竖。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后边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整体比较长,上粗下细。要求笔画必须正直,不能弯,不能斜。

(2)垂露竖。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最后顿笔。两头稍粗,中间稍细。因为这个笔画的末端比较圆润,像一滴露珠垂在下边,所以叫垂露竖。

悬针竖和垂露竖都属于长竖,但是前者是动态的、放纵的,后者是静态的、收敛的。什么情况下用悬针竖,什么情况下用垂露竖呢?一般说来,如果不是最后一笔,一般用垂露竖。但也有例外情况,如“个”字的竖虽然是最后一笔,但是撇和捺都属于放的笔画,如果用悬针竖,则三个笔画都是放纵的笔画,缺乏对比和变化,所以要用垂露竖,以便形成两放一收、两动一静的对比。也就是说,竖在字中如果不是最后一笔,一般用垂露竖;如果是最后一笔,要看其他笔画的收放情况。

4.撇

(1)平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运笔,逐渐变轻变快。比较短、平、直,用在字的顶部。

(2)短斜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方甩。比较直,倾斜角度约为60°。

(3)长斜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左下运笔,逐渐变轻变快。又长又直,倾斜角度约为65°。

(4)竖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转向左下,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出尖。比较长而且竖立,弯度较小。多用在字的左侧。

(5)长弯撇。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下运笔,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转向左下,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出尖。后半部分弯度比较大。多用在字的中间,起平衡作用。

5.点

(1)斜点。从左上向右下弧形运笔书写。整体很短,左上尖右下圆,稍向右上鼓。倾斜角度约为45°。

(2)长点。写法与斜点相似,但是比斜点长。多用在独体字的右边。一字之中有两个捺的,其中一个捺要缩短为点,写法与长点相同。

(3)左点。从右上向左下顿笔书写,稍微向右上回笔。比较短,先细后粗。倾斜角度在60°以上。因为它只出现在字的左边,所以我们叫它左点。

6.捺

(1)短斜捺。从左上由轻到重向右下运笔,逐渐变粗,稍微停顿后向右甩,加快速度,同时提笔。在字中短斜捺的开头部分一般和其他笔画重合。

(2)长斜捺。比短斜捺多一个弯儿。即开头稍微平一些,然后拐向右下,最后向右甩出。在字中如果捺的开头不和其他笔画相连,那么开头应该有个小弯儿,即写作长斜捺。当然,在不同的字形里,捺的角度可能不同。

(3)平捺。稍微顿笔,平走一段,转向右下,逐渐加重,稍微停顿后向右甩,出尖。多用在字的最下边,比较平。

(二)复合笔画书写技法

1.横折

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连写竖部。要求折部方一些,这样才显得有力度。注意写这个笔画时既不能圆转而过,使笔画怯弱,又不能使顿笔路线太长,不够自然。在不同的字形中,横折的横部和竖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2.横钩

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写钩。横部和钩部的夹角在30°左右,不宜太大,以免字形松散。

3.横撇

写完横后稍微提笔,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再向左下连写撇部。在不同的字中,横部和撇部的角度以及各自的长度是不同的。

4.竖折

写完竖部后稍微顿笔,然后连写横部。在不同的字中,竖折的竖部和横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5.竖提

写完竖部后稍微提笔转向左下,再向右下顿笔,稍微回笔后写提部。

6.竖钩

写完竖部后提笔转向右下,再向左下顿笔,再稍微向右上回笔,最后向左上出锋。竖部与钩部的夹角在30°~45°之间。

7.竖弯

写完竖部后向右弧形运笔,稍微向左回笔即可。这种笔画既不是“区”字中的竖折,也不是“匹”字中的竖弯钩。

8.弯钩

尖入笔,弧形向右下运笔,到中间转向左下,稍微向右上回笔后向左上出钩。写这个笔画的要点在于要让它自己站稳,不能向左或向右倾斜。

9.斜钩

向右下顿笔,略微回笔后向右下弧形运笔,稍微回笔后向右上出钩。注意斜钩是曲线,不是直线,但又不能太弯,应两头粗中间细。

10.卧钩

轻起笔,向右下弧形运笔,同时逐渐加重力量,然后转向右上,稍微回笔后向左上出钩。

11.撇点

先写先粗后细的撇,然后不提笔,顺势写先细后粗的长点。在不同的字中,撇部和点部的长度、角度可能不同。

12.撇折

写完撇部后稍微提笔转向左,再向右下顿笔,略微回笔后连写横部。

13.撇提

先写撇,顺势写提。撇部和提部都是先粗后细。

14.横折钩

横和竖钩的连写。在不同的字中横折钩的写法稍有不同。

15.横折弯

横和竖弯的连写。横折弯既不是“凹”字中的横折折,也不是“九”字中的横折弯钩。

16.横折提

横和竖提的连写,竖部稍微倾斜。这种笔画除用在“鸠”“微”“颓”三个字中以外,多用在言字旁中。

17.竖弯钩

这个笔画的书写要点是竖直横平,钩朝正上,转折处是弯的。

18.竖折撇

顿笔起笔,左下行笔,顿笔后连写横部,再顿笔写撇。竖折撇的起笔处和末端要竖直对齐。

19.横折斜钩

横和斜钩的连写,要求横部稍微左低右高,斜钩部弯度不要太大,钩尖儿朝右上。

20.横折弯钩

根据它的弯度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九”等字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字中的横折弯钩,就是横和竖弯钩的连写。另一种是“乙”字及由它派生出来的字,特点是弯度比较大。读者在书写时要注意区分角度和弯度。

21.横折折撇

第一个横部左低右高,第一个撇部短而且直,第二个横部左高右低,第二个撇部长而且弯。

22.横折弯撇

这种笔画写法与横折折撇不同,用在“辶”中。横部稍左低右高,下边的部分短,弯度小,重心平稳。

23.横撇弯钩

第一段是左低右高的横部,第二段是短撇,第三段有弯儿,第四段是钩儿。

24.竖折折钩

竖和横折钩的连写。要求注意掌握好转折处的顿笔。在不同的字中,其横部、竖部的长度、角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书写时要注意区分。

25.横折折折钩(一)

横折和横折钩的连写。在组成这个笔画的五段线条中,第一段稍长且左低右高,第二段短而且直,第三段短而且平,第四段长且稍弯,第五段是直钩。

26.横折折折钩(二)

和横折折折钩(一)的区别在于两个横部的角度都比较平,上边的横部短,下边的横部长。

二、楷书笔画教学方法

在楷书笔画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教会学生理解笔画的四个要素——角度、弯度、粗细和长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运笔的轻重、快慢和方向,努力写出美观的笔画。同时,我们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几种教学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分解练习法

前面我们谈过,决定楷书笔画形态的要素有四个,即角度、弯度、粗细和长度。我们以“横”为例解释一下。如图2-2所示,从角度看,横左边低右边高,和水平线的夹角为15°;从弯度看,它是曲线,向上弯;从粗细看,两端粗,中间细;从长度看,比较长。掌握了这四个要素,笔画就能够写好了。学生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图2-2 横笔画的四要素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掌握笔画的四个要素有些困难,往往顾此失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四步分解法进行笔画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四步分别是:第一步,掌握笔画的角度,即笔画是平的还是竖的、斜的,和水平线的夹角是多少度;第二步,掌握笔画的弯度,笔画是直的还是弯的,哪里弯,有多弯;第三步,掌握笔画的粗细变化,笔画哪里粗,哪里细;第四步,掌握笔画的长度。下面我们选择比较典型的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进行具体讲解。

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小学生面对变化多端的笔画,往往顾此失彼。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把任务分解开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基本笔画

(1)斜点。第一步,从田字格左上角向中心画直线,这条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为45°,这样就掌握了笔画的角度;第二步,还是从田字格左上角向中心画线,但是不再写成直线,而是写成曲线,这样既掌握了角度,又掌握了弯度;第三步,还是从田字格左上角向中心画线,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由细到粗书写,这样就达到了角度、弯度和粗细三个要求;第四步,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把笔画写短,使之长度准确。这样讲解和练习就可以把复杂的动作分解开,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垂点。第一步,从田字格上中点向横虚线四分之一处画直线,掌握角度;第二步加上弯度;第三步加上粗细变化;第四步加上准确的长度。

(3)平捺。第一步,从田字格的左中点向右写,写到横虚线的四分之一处,再向田字格下横线的四分之三处写,再沿着田字格下横线向右写到田字格右下角,这样各部分角度准确;第二步,把平捺的前两部分写成曲线;第三步,写出粗细变化;第四步,写成正常的长度。

2.复合笔画

(1)弯钩。第一步,从田字格的上中点沿竖虚线写到下中点,再写到左中点,这样弯钩的主体部分和出钩的方向就基本准确了;第二步,把弯钩的主体部分写成弯的,并且上下对称;第三步,把弯钩的主体写成先细后粗,把钩部写成先粗后细;第四步,把弯钩写成正常的长度。

(2)斜钩。第一步,从田字格左上角写到下中点,再写向右上角,掌握笔画的角度;第二步,把斜钩的第一部分写成弯的;第三步,把斜钩的第一部分写成两端粗,中间细,把钩部写成先粗后细;第四步,把笔画的长度写准确。斜钩的主体部分是弯的,但是弯度前后一致,不要有变化,并且弯度比较小,钩尖朝右上,不要朝左上。

(3)卧钩。卧钩是最容易写错的笔画之一,不少学生把它写成竖弯钩或者斜钩。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第一步,从田字格左中点向下中点书写,再转向右竖线的四分之三处,再转向田字格的中心,掌握角度;第二步,把前两部分写成弯的;第三步,写出粗细变化,即先细后粗,再变细;第四步,把笔画写成正常的长度。

(4)横折弯钩。横折弯钩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笔画之一,有的学生把它写成横折折折钩,有的学生把它写成阿拉伯数字3,导致“阝”写得像字母β。我们可以这样分解训练:第一步,从田字格竖虚线的四分之一处写到右上角,再向左下写到田字格横虚线的四分之三处,向右下写到田字格的右下角,最后向左写到田字格竖虚线的四分之三处,掌握角度;第二步,把横撇弯钩的第三部分写成弯的;第三步,把横撇弯钩的第二部分、第四部分写成先粗后细;第四步,把笔画的长度写准确。

四步分解法的优点在于形象直观,难度降低,循序渐进,而且可以将评价标准量化。

(二)直观演示法

书法课上,教师的书写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做出规范、清晰、直观的演示。演示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可以提前录制书写示范视频,配合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也可以利用教学展台在课上进行现场示范;或者直接利用板书进行示范。其中,借助教学辅助设备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较先进的教学展台都有高倍放大的功能,这是传统视频演示设备所无法比拟的。教学展台具有的高倍放大功能可以使演示物的细节表现地一览无遗,运用于书法课教学时,可以将笔画的轻重、缓急、粗细、转折的细微变化清晰地加以展示,为学生更清楚地观察、模仿创造条件。

使用教学展台拍摄教学视频,因为是从正上方垂直拍摄,所以播放时画面是正的,有利于学生观察。例如,我们可以将悬针竖的书写过程拍摄下来,在教学中播放视频,讲解悬针竖的书写技法:如图2-3所示,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正下方行笔,运笔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到最后加快速度提笔出尖。笔画整体比较长,上粗下细,方向竖直,不能歪斜。

图2-3 悬针竖的书写示范

利用视频播放书写示范有很多优点。第一,可以反复多次播放,尤其对于一些难写的复合笔画,如果只示范一遍,学生很难看懂并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多次播放同一视频,并且在每次播放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侧重点。第二,在播放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视频暂停,让学生预想下一笔如何写。学生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会认真思考,这样就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第三,播放书写视频还可以实现局部放大,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析细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个边长1厘米的钢笔字放大到边长近2米,笔画的细节纤毫毕现,学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毛笔点画的粗细、方圆、向背、润燥等变化更是一目了然。第四,在拍摄视频时还可以选择距离的远近。例如,在播放上面的悬针竖的硬笔书写视频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用硬笔写竖往往向左下歪的问题,采用这样的播放方法:先看拍摄距离比较远的视频,学生看不出来,再看拍摄距离越来越近的视频,学生逐渐看清楚教师书写时手腕没有像他们那样向左下摆动,而是手腕不动,手心的空间不断缩小,这样学生才看懂了书写要领,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三)正误对比法

对比法,也叫做比较分析法,是书法笔画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法。学生们通过认真地观察与分析,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寻找规律,从而加深印象,强化教育效果。例如,在讲授横折钩这一笔画的出钩方向时,教师可将正确与错误的书写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下图中前两个为错误示例,第一个钩太平,角度太大,字就显得松散;第二个钩角度又太小了,字形显得拘谨。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很容易总结出横折钩中钩部的规范写法,即如第三种写法就比较适当,钩应该朝着横画起笔处的方向出钩,并且钩要简短利索,不能写得太长。

(四)作辅助线法

辅助线可以将隐含的书写规律更加明晰地展现出来。作辅助线的方法在书法笔画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法。

例如,讲解长横的书写技法时,我们通常所说的“横平竖直”中的“平”并不是“水平”的意思,而是“平稳”的意思,长横在汉字中起到重要的平稳的作用,在书写时,不要将长横写成水平的直线,而是要写得左低右高,与水平线之间形成一个5°左右的夹角。教师可以使用做辅助线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长横的角度。此外,还可以运用辅助线标示出书写长横的运笔过程,即从左上向右下45°顿笔起笔,略微回笔后向右行笔,到右边后略微转向右上,再向右下顿笔,最后向左上回笔(见图2-4)。

图2-4 长横的运笔过程

又如对平捺的讲解,平捺是楷书基本笔画中难度最大的,在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使用如图2-5的辅助线来清晰地演示平捺这一笔画的运笔过程。书写平捺时分成三段书写:第一段较平,第二段向右下行笔,第三段也是平的。为了使学生清楚这三段的长短关系,可以将这三段分别用a、b、c来表示,其中第一段最短,中间一段最长,长短关系为b>c>a。

图2-5 平捺的运笔过程

(五)形象比喻法

形象比喻法的作用在于使事理的阐述更加直观、生动,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善用比喻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书法中许多笔画的命名,本身就采用了形象比喻的方法,如悬针竖是因为竖的尾部尖尖的,像缝衣服的针;垂露竖是因为末端比较圆润饱满,像一滴露珠垂在下边;竖弯钩由于酷似在水面上浮游的天鹅优雅曲折的身体的线条,所以又名“浮鹅钩”。这些命名准确地抓住了笔画的形态特点并加以描述,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在讲授笔画的运笔方法时也可以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例如,指导学生把握平捺一波三折的书写技法时,可以用商场里的自动扶梯来做比喻,平捺的运笔就像向下走的扶梯的运行一样,先平着走一小段。然后向下走,到底部的时候再平着走一小段,这个比喻可以帮助学生对平捺的运笔方法有一个更形象、更准确地把握。

(六)易混辨析法

在楷书的复合笔画中,有一些是容易混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对这些容易混淆的笔画进行辨析。

例如,竖弯、竖折和竖弯钩,这三种笔画都是写完竖画之后再向右行笔,容易混淆。不少学生容易把竖弯写成竖折或竖弯钩,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辨析三者之间的差别,并且在实际运用中力求准确,把笔画细微之处的特点交代清楚。

又如“竖钩”与“竖提”,有许多小学生容易将竖钩与竖提的名称弄混,如果将这两个笔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见图2-6)。首先,两个笔画出钩的方向是相反的,竖钩向左,而竖提向右;其次,竖钩的钩部短小,而竖提是竖画和提画的连写,提部较钩部的长度要长。

图2-6 竖钩与竖提

(七) 游戏激趣法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并且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在课堂上营造竞赛和游戏的氛围。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从而便于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与竞赛和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快乐的游戏和竞赛中提高笔画教学的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给汉字选择正确笔画的游戏,用彩色的纸剪出悬针竖、垂露竖、竖钩、弯钩、竖弯、竖弯钩的笔画,让学生将这些笔画放归汉字中正确的位置,如图2-7所示。通过这个游戏既巩固了学生对笔画名称及形态特点的掌握,又对一些字中的易错笔画的规范写法进行了强化。

图2-7 选择笔画游戏

猜谜语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游戏形式。在笔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不同形态的撇画时,要帮助学生重点区分平撇、斜撇、竖撇、弯撇在角度、长度、弯度等方面的差别。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出一个字谜——平撇短,竖撇长,十只眼睛里边藏,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写出汉字,进而猜出谜底“盾”(见图2-8)。字谜本身交代了平撇和竖撇这两种撇画的基本特点,平撇一般用在字的顶部,它的特点是短、平、直;竖撇多用在字的左侧,开始一段近似于写竖画,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以后转向左下,逐渐加快速度并提笔出尖,竖撇整体比较长而且竖立,弯度较小。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了平撇和竖撇的书写技法和实际运用。

图2-8 字谜游戏

(八)联系实际法

这里所说的联系实际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指为了确保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积极寻求书法笔法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他们陌生的理论,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笔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笔画的能力,因为笔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存在于汉字之中的,同样的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也会有形态上的差异,所以笔画教学要结合具体的汉字来进行。

教师在进行笔画技法的讲解时要注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系,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更快捷地掌握笔画书写技法。以对斜点笔画的讲解为例。斜点是楷书基本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却是充满力量感的一个笔画,所以欧阳询在《八诀》中说:“点如高峰坠石。”在书写时,斜点与水平线之间有一个约45°的夹角,为什么一定是45°?45°与点画的力量感之间有何关系?要讲清楚这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蹲踞式起跑来解释。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运动员起跑动作的图片或视频,运动员在听到枪声的一瞬间,前腿的后蹬角度恰为45°,因为只有这样,前腿才能最为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关节,把身体向前上方有力地送出。这样讲解之后,学生便很容易理解点画角度的书写规律了。

在笔画教学中,要注意笔画书写因字而异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例字进行笔画技法的教学。例如,讲解横折钩这一复合笔画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横折钩是横画和竖钩的连写,这一笔画的基本书写方法为:写完横部后向右上提笔,向右下顿笔,稍回笔后连写竖钩。欧阳询把横折钩比喻为“如万钧之弩发”,强调其弹性和韧劲。在不同的汉字中,横折钩的形态也不同。

首先,教师从长度的方面引导学生观察下列三组例字:

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会发现在不同的汉字当中,横与竖钩的竖部的长短比例不同。第一种情况是横短竖长:如“月”“身”一类字中的横折钩,竖部的长度大约是横画长度的两倍多一点,竖钩要写得竖直,对字起到支撑作用,整个字形端直挺拔。第二种情况是横长竖短:如“韦”“书”一类字中的横折钩,横画的长度大约是竖钩中竖画长度的两倍,横画要写得舒展一些,有承托感,整个字形体现上紧下松的结构特点。第三种情况是横竖等长:如“厄”“乌”一类字中的横折钩,横画与竖画的长度是基本相等的,书写时要准确把握,否则会影响整个字的结构匀称。

接下来,教师从角度的方面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两组例字: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横折钩所形成的折角的角度,会发现在一些字中横折钩的折角呈直角。如“门”“巾”一类字中折部的夹角约为90°,要写得横平竖直,竖部忌倒斜。还有一些字中横折钩的折角呈锐角。如“乜”“也”一类字,为了达到重心平稳,横折钩中的横部形态为斜横,折角的角度约为40°。

最后,教师再从弯度的方面引导学生观察下面的两组例字:

通过分析学生发现,“同”“冈”一类字中的横折钩竖部沿垂线方向竖直向下书写,笔画较直。而在写“力”“勿”这类既有斜撇又有横折钩的字时,横折钩的竖部一般和撇平行,且稍带一点弯度,这样字才稳定、协调。

这种教学方法告诉我们,笔画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例字而单独进行,教师要将每一种笔画进行细化分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其不同的书写方法,进而实现灵活运用的目的。 g5BGtPjgUmmXGrBcuKyiNJFhF58Hm1ihVvMDP8Fc/Ea9s0Z26sJjaSxmvK2D8B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