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绪论

一、标点的由来

“标点”二字,最初见于宋代文献。《宋史·何基传》云:“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是指阅读古籍时所加的句读(dòu)符号,即旧式标点。

我国古代先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殷商时代就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500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353字。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其数量也远比文字为少。我国古代把文辞的休止、停顿处称为“句读”。“句读”一词始见于东汉经学家何休《公羊传解诂序》。表示句读的符号有两个:一是“、(读)”,表示较小的停顿;二是“。(句)”,表示较大的停顿。这两种符号到了宋代才逐渐推广使用,但形态有些改变:一种是句号用“。”,读号用“、”;另一种是句号读号都用同样的点,句号的点用在字旁,读号的点用在两字之间。宋元时代出版的书籍,特别是经书,一般不加句读。句读符号多用于教学或校勘方面。宋刻本也有仿照校书式印上圈点的,但不多见。

元明刻本小说多在句子的末了加圈,也有一律用“、”或用“。”的。有些戏曲和启蒙读物也采取这种方法。此外,明刻本小说还增添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前者是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竖排本),后者是在地名右边加双直线。

标点趣闻 1-1

从前有一老翁,膝下有一女。女儿长大后出嫁了。发妻死后,老翁续弦,又生下一子。老翁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遗嘱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老翁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遗嘱,就想把遗产全部取走,因为按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翁的遗孀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遗产交给她的儿子,于是就告到县衙。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翁的幼子。原来,按照老翁的遗孀和县官的点读法,那份遗嘱是这样分句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您看,对遗嘱的断句不同,其意义竟有如此的天壤之别。

清末京师同文馆毕业生张德彝(1847—1918)是介绍国外标点符号的第一人,一生中曾出国8次。同治七年(1868)二月,张德彝随中国使团出访欧美。他每到一国,都记录下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后编成小册子《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共200余万字。1868—1869年他编成《再述奇》(1981年再版时更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则游记专门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云: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已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张德彝并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西方标点符号,甚至有些不屑,觉得这些标点过于烦琐;但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中国标点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二、标点的发展

(一)近代标点的发展

我国新式标点是模仿西方国家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直到清末才开始使用。

1904年,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其《英文汉诂》中,最早将外国的标点应用于汉语的著述。五四运动之前,国内已有一些作家开始使用新式标点。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出版时大部分使用新式标点。因当时国内出版物大多采取直排方式(而国外采用横排方式),故使用者对新式标点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标准不一的现象。

1919年4月,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6位学者鉴于“现在有些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因此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该议案首先说明使用标点符号的必要性,然后列出各种符号(包括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共12种)。此议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得到议决。

1920年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教育部训令第五十三号)并推行之。从此,我国由政府颁行的第一套新式标点符号正式诞生了。

第一套新式标点符号与西方国家的标点相比,有三处明显区别:一是,句号用“。”而不用“.”;二是,为了适应直排文字的需要,引号用「」和『』,不用“”和‘’;三是,西方文字的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开头用大写字母表示,而汉字无此标记,所以要有私名号和书名号。

(二)现代标点的发展

新中国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历来十分重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计14种符号;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

由于文字书写和书刊排印已由直排改为横排,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了某些发展变化,因此,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重新修订并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计16种符号。

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包括7种点号和10种标号。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包括: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共4种),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共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和分隔号(共10种)。

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情形

标点符号使用得当,可以使书面语的意思表达更准确、鲜明;若使用不当,就会使人不明其意,甚至与作者的原意完全相反。

(一)该用标点时没有用

下面试举几例进行分析。

1.猪似鼠?酒如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员外开了家糟坊,既酿酒又酿醋。生意兴隆,十分红火。

大年初一那天,他的外甥来拜年。糟坊大门上的一副春联煞是醒目:

养猪肥似象老鼠个个瘟

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这副春联正确的读法是:

养猪肥似象,老鼠个个瘟;

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应该说,这副春联表达了员外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员外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当着众乡人的面要外甥读春联。

这个外甥站在门前高声朗读道:“养猪肥似象老鼠 ,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乡人听后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员外闻听哭笑不得,扫兴而归。员外本想在新年第一天讨个吉利,不成想讨了个晦气。

2.才子戏财主

相传,明代“吴中四子”之一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一恶财主开过一个玩笑。

有一年临近春节时,一个平素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财主找到能诗文、工书法的祝枝山,请他给财主家写两副对联。为人正直的祝枝山想借机戏弄一下这个财主,为百姓出口气。他想了一想,就叫人拿来纸砚笔墨,挥毫题字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拿到手中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他跑到县衙里告状,说祝枝山借写春联之机辱骂他。

县太爷派衙役把祝枝山请来当面对质。祝枝山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对县太爷说:“我明明写的是吉利话,是他自己看不懂嘛。”随后,祝枝山把两副对联朗读了一遍。财主听后无言以对,只好给祝枝山赔礼道歉。

原来,财主是这样念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而祝枝山在县衙大堂上是这样读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3.塾师智惩财主

从前,有一个财主给儿子请塾师。双方讲好条件,立下字据。先生写好字据;财主看过后,表示满意。双方在字据上都按了手印。

悭吝的财主既望子成龙,又惜财如命,遂以粗茶淡饭敷衍先生。到了年底,先生找到东家,要求补足饭菜钱。双方争执不下,闹到了县衙。

县令先看当事人所立的契约,然后令双方讲清原因。只见字据上写道: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先生说,字据上写得明明白白: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但刻薄的财主却耍赖说,字据上写的是:

无米面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县令听后勃然大怒,一拍惊堂木道:“呔!你身为财主,不学无术,还敢狡辩!雇人教书,岂有不付足饭菜钱之理!……”

4.究竟谁很着急?

一天,小刚放学回家后,见家中空无一人。他在茶几上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小明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由于纸条上没有标点符号,小刚分析纸条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有三种。

第一种意思:小明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不知小明的去向,爸爸妈妈既担心又着急。

第二种意思:小明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小明与爸爸出去后走散了,妈妈得知后很着急。

第三种意思:小明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小明回来后见爸爸妈妈不在,小明十分着急。

小刚看完纸条后皱着眉头,左思右想不知其意,于是他也很着急。

5.多曼斯基改嫁了?

2007年10月31日,沈阳某晚报B6版刊登了题为《多曼改嫁》的新闻。这则新闻称:“昨日,多曼斯基已与瑞典足协达成协议,将于今年11月15日出任瑞典足协足球(管理)部门的官员。”“同时她也认为这个职位能够保证她的家庭受到最低程度的影响。”

原来,2007年10月,中国女足主教练多曼斯基在带领中国女足闯进世界杯赛八强后,不再与中方续签聘任合同,而是随后效力于瑞典足协。换言之,多曼斯基并没有改嫁。如果一定要说“改嫁”,那也是“改嫁”到瑞典足协罢了。

标题中的“改嫁”一词是比喻的用法,应加上引号,以免让人误解。报社采编人员跟读者开了一个“玩笑”,却让喜欢多曼斯基的球迷们委实虚惊了一场。

(二)不该用标点时却误用

下面列举几例进行分析。

*(1)在震惊全国的“三家村”大冤案中,惨遭迫害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同志写作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将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

*(2)在皇宫乾清门侧面,腾出一块地方来,铺好轨道,安装好全部的火车系统,上好发条,太后和皇帝,都开了眼。 (D期刊2015年第1期第65页

*(3)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4)甲、乙双方经协商,就上述作品的出版订立如下合同条款,并共同遵照执行。

*(5)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郭汉文介绍,2014年,陕西共搬迁贫困人口6.13万户、24.08万人。 (R日报2015-02-04第16版

*(6)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

例(1)中的逗号属误用,应删掉。因为“在震惊全国的……冤案中”是“惨遭迫害”的时间状语,若用了逗号,它就变成《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的时间了。

例(2)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逗号系误用,应删掉;否则,就会把句子分割得过分细碎,而不便于阅读。

例(3)中的“名贵药材”与“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是同位语,中间不必停顿,故应删除冒号。

例(4)中的“甲乙双方”是集合词语。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中间不能用顿号分隔;因此,应删除顿号。

例(5)中,“6.13万户”与“24.08万人”是用不同计量单位来说明同一件事——搬迁的贫困人口,两者是领属关系,而非并列关系。换言之,6.13万户共有24.08万人,24.08万人构成了6.13万户。因此,应删除句中顿号。

例(6)中,并列词语“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客流成分”之间既有顿号又有连词,此时应删除“不同季节”与连词“甚至”之间的顿号。

(三)该用甲标点时却误用乙标点

下面列举数例进行分析。

*(1)我以前去的旅游景点,也有各种表演,但表演者大多面无表情,你看得出,他们已经如此这般地敷衍过很多遍,而在岜沙这地方,表演者施施然从田间地头赶过来,表演得那么开怀,游客还没笑,他们已经稀里哗啦地笑成一团。 (D期刊2015年第5期第51页

*(2)今天我妈带我去相了两个妹子,一个身材一流,可惜长相太吃力了,还有龅牙,一笑我就受不了;另外一个脸蛋绝对一流,女神级别,可惜是个肥妞。 (D期刊2015年第6期第38页

*(3)先期接触过他的同事告诉我,这位教授有“三不为”:一不参加集体活动,二不接受媒体采访,三不兼行政职务。 (D期刊2011年第19期第26页

*(4)“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买卖之一,”他说。“如果不是让你抢了先,我就会把它拿下来。”( 杰克·韦尔奇等著,曹彦博等译《杰克·韦尔奇自传 》)

*(5)威灵顿的15个曾孙中,有9个成了亿万富翁,其他6个虽然没有那么多财富,但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科学家,有的成了律师,都有不错的业绩。 (D期刊2011年第19期第61页

*(6)忽然,他的内心灵光一现:对,发挥自己的所长,为流浪汉办一份报纸,一份温暖流浪者心灵的报纸,让他们参与进来,自食其力。 (D期刊2011年第19期第60页

*(7)“人,为什么要生呢?既然终究是会死去。”这样的话语忽然出自一位资深医生之口,不禁令我错愕,猝不及防。 (D期刊2015年第6期第16页

例(1)中的这段话一“逗”到底,让人误以为是一句话。其实,它包括三句话:第一句是说,以前去的旅游景点,表演者大多面无表情;第二句是说,这样的表演者敷衍游客已经很多次了;第三句是说,岜沙这地方的表演者真诚待客,开怀表演,以至于“游客还没笑,他们已经稀里哗啦地笑成一团”。因此,例(1)如能修改如下,可能会更好些:

(1)我以前去的旅游景点,也有各种表演,但表演者大多面无表情。你看得出,他们已经如此这般地敷衍过很多遍。而在岜沙这地方,表演者施施然从田间地头赶过来,表演得那么开怀——游客还没笑,他们已经稀里哗啦地笑成一团。

例(2)中,在“我妈带我去相了两个妹子”之后,紧接着分述两个妹子各自的长相、身材和“我”的感受等。这其实是冒号的一种用法——用于总说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因此,应将句中第一个逗号改成冒号。

例(3)中,在“这位教授有‘三不为’”之后,具体分项列举是哪“三不”。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应使用分号,故应把冒号后的两个逗号均改为分号。

例(4)中,“××说”在人物语言的中间时,“说”之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因此,应把“他说”之后的句号改为逗号。

例(5)中,最后一句话“都有不错的业绩”是对威灵顿的15个曾孙的总括性评价,属于总结上文。这是冒号的一种用法,故应将句中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例(6)中,“为流浪汉办一份报纸”与“一份温暖流浪者心灵的报纸”不是并列关系,后者其实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这是破折号的一种用法,故应将句中第四个逗号改成破折号。

例(7)中,引号内是一个疑问句,问号应置于全句的末尾。因此,应将句中的问号改为逗号,而将句号改成问号。

综上所述可见,标点符号误用会影响语意表达,有时甚至与原意相去甚远;因此,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切不可小觑。本书从第二讲起,将分别介绍每一种标点符号的误用情形,系统阐述标点符号的使用场合,以便为各类学校教师,出版社、报社及杂志社的编校人员和记者,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和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文字工作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供帮助。 Flnyz/V+7wJJWO9mKyQN+U7Pa/Dyax8g3vDdL52AUvqabwG7fWEkhC2D9luVJIj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