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高级韩国语》(上、下)是中国朝鲜(韩国)语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韩国)语言文化系继《韩国语》(1-4)之后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又一倾心之作,是六名青年教师精诚合作的结果,是教材编写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开始策划编写这套高级教材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那就是在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词汇,能够用韩国语实现基本交际功能的大学韩国语专业学生进行高级阶段的教学时,我们的教学重点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为其提供怎样的知识,培养其何种能力。我们在深入分析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社会对其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最终确定了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那就是在加强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以期达到拓展其人文视野,提高其人文素养之目的。为体现这一编写理念,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一直努力将近年来国内外在应用语言学、朝鲜(韩国)语教育学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融入到教材之中。全套书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设有5个单元15课,涵盖了日常生活、语言文学、民族精神、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社会制度等诸多领域,精选最能反映韩国文化的代表性文章,力求角度多元,体裁多样,同时结合“文化介绍”及“拓展阅读”等版块,为广大读者搭建一个全面深入了解韩国文化与社会的平台。在练习题设计方面,注重进行听说读写译五种功能的多维度训练,注重加强对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对语法与词汇进行充分练习的同时,通过设计各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训练内容,启发学生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以期达到语言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完美结合。

本书每一课的基本结构如下:

本套教材采用的编写方法是,在集体讨论确定各单元主题及各课选材后,首先解决所有选文的版权问题,并向部分作者直接约稿。之后在确定教材单元构成的基础上,由各位老师执笔编写各课内容,最后所有编者打破分工界限,一起对教材书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教材编写的具体分工情况如下,王丹全面主持编写工作并编写上册6、10、11、12课及下册7、15课;南燕协助主持编写工作并编写上册5、7、14、15课及下册2、12课;琴知雅协助主持编写工作、编写教材听力文本、韩文词句把关;林成姬编写上册1、3、8课及下册4、5、9课;文丽华编写上册4、9、13课及下册3、8、11课;李婷婷编写上册2课及下册1、6、10、13、14课。把六个人的思想完美地融合到一套教材中并非易事,既要求我们把每个人的专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又需要我们为全书的统一而顾全大局。在并肩战斗的近千个日夜里,在同甘共苦的艰苦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经验,更收获了彼此的信任与友谊。

在这套教材即将付梓的今天,谨向关心与支持我们的所有同仁表达我们诚挚的谢意!首先,我们要把发自内心的感谢献给韩国釜山大学的金承龙教授。为了能让学生学习地道的韩国语,了解韩国文化的精髓,我们决定选取韩国原版文章作为课文文本,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取得所有选文的版权许可。当我们真正开始联系相关出版社或者作者时,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多次联络石沉大海、试图通过官方途径解决的努力得不到回应之时,金承龙教授主动请缨帮助我们解决这一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金教授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与几十个出版社、几十位作者一一联系,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为我们从出版社或原文作者处取得了全部引用文章的版权使用许可!不仅如此,他还慷慨解囊,从韩国为我们购置大量参考图书,并在主题选取方面也给了我们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金教授的无私帮助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而我们能做的,唯有用心编写这套教材来回报他的默默付出与真挚情谊!我们还要感谢欣然接受我们的赐稿请求,百忙之中为我们的教材亲自撰文的梨花女子大学李培镕教授、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宋丙洛教授、权在一教授、闵贤植教授、庆北大学白斗铉教授、郑羽洛教授、釜山大学金承龙教授,他们的不吝赐文为更多渴求知识的中国学生打开一扇充满魅力的智慧之门。感谢欣然同意我们使用珍贵作品作为教材课文的所有相关出版社与原文作者。我们还要真诚地感谢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认真校对书稿的我们的好姐妹——北京联合大学权震红老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崔英兰老师、北京语言大学丁一老师,她们的热情帮助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感谢帮助我们对书稿做最后校对、整理的爱徒刘畅、张磊、申明钰、曹梦玥,是他们用他们的真诚给了我们最灿烂最幸福的回报,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这一工作的意义!感谢允许我们无偿使用《岁寒图》这一韩国文化瑰宝作为教材封面的《岁寒图》所有者孙昌根老人,感谢在我们与老人联系过程中予以积极协助的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有关人士,感谢为教材听力部分献上完美配音的闵庆万先生、琴知雅老师,感谢为我们的教材绘制精美插图的我们系的才女刘雨晨同学,感谢为本书的编写与出版提供经费支持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及北京大学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此书的编辑,我们的学生兼系友刘虹的积极配合与鼎力相助!太多感激,无以言表,我们只能藏记于心;太多激励,怎敢辜负,我们唯有砥砺前行!

尽管这是一部用心之作,但由于我们的能力与经验的不足,在实际编写中难免仍会出现各种纰漏,我们真诚盼望广大读者与国内外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编者
2017.3 qOJkAQkDWfChVaLZSgBN/H+V/Q77s6Lz6ZNeo8OKW9P/zBmvreuwFAKVD4hSWk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