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先进文化助力伟大事业发展

航天文化与其他行业文化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化人、改造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尤其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调节、约束和监督等作用。而这些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对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航天文化推动航天精神传承

航天文化所反映的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所在。它在中国航天创立、发展过程中,像一面旗帜,使中国航天人在不同的时期,将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追求与中国航天所要求的整体利益和特定目标相一致,使每一个中国航天人都自觉地为实现中国航天所特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航天文化就像航标一样,始终为中国航天人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60年的实践证明,航天文化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在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航天艰苦创业阶段,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就是航天文化的主旋律。广大航天职工牢记聂荣臻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在全面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技术水平和物质基础,中国航天又采取了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航天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航天事业又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拿出新的武器来装备部队以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且要在航天技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巩固和拓展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同时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一时期,“振兴航天,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响亮口号,进一步唤起了航天人的极大热情,引导中国航天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二、航天文化激励航天人才培养

航天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式,使人们产生了对中国航天的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中国航天事业具有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航天文化吸引和召唤着人们将自己的命运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力量。在航天文化的熏陶下,中国航天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中国航天的发展有了强劲的动力。

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发展的60年岁月中,航天文化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队伍。这支队伍经过多次大的调整和扩充,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发挥出系统的综合优势。这支队伍由院士专家、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技能人才、服务保障人员等组成,是一支富有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能攻善战、敢打硬仗的队伍。为了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不计名利,默默耕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战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可以说,在航天事业的每一项成就和成功后面,都有着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

三、航天文化创新航天科研生产

航天文化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功能,使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科研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保证了中国航天各个发展时期目标的实现。

航天文化是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紧紧围绕航天科研生产这个中心,渗透到型号研制的全过程。在型号研制工作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工程研制、生产和试验的各个阶段,贯彻了国家对型号研制任务的各项要求,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航天工业特定科研、生产、试验工作的规章制度,并注重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把思想的教育引导和行为的规范约束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型号研制任务的完成。

在方案论证阶段,对技术上的不同看法,充分发扬技术民主,贯彻“双百方针”,引导科研人员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继承与创新、全局与局部、进度与质量等问题通过反复协调取得共识,以保证总体方案的正确性。

在工程研制阶段,紧密结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和职工的思想实际,运用各种形式,深入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技术人员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主要与次要等关系,确保行政和技术两条指挥线的畅通无阻。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职工无后顾之忧,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合作,集智攻关,确保研究设计的高质量。

试制生产阶段的目标是按照型号研制计划,试制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航天文化注重发挥其激励和综合管理的功能,焕发工人和设计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试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飞行试验是航天工程研制中特有的关键性阶段,它全面检验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的正确性、可靠性,是研制工作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总检验。航天文化注重做好飞行试验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每个参试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并通过誓师动员激励斗志,通过开展“三检”(自检、互检、专检)、“两想”(工作回想、事故预想)等活动,强化试验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安全意识,以保证飞行试验万无一失。这些都充分显示出航天文化的显著特色和重要作用。

四、航天文化塑造航天形象建设

航天文化是随着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一旦形成,就如一种强大的动力,有力地推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文化对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外具有强烈的辐射力,对社会文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天文化塑造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光辉形象,充分显示和宣扬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使他们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前景,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航天文化所塑造的中国航天形象,以鲜明的标识、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使国人耳目一新。中国航天人在赶超世界航天技术方面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在面向市场积极贯彻军民融合方面,直面挑战,参与竞争,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奋力拼搏的风貌,把中国航天的优良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增强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航天的认同感、信任感和美誉度。

航天文化所塑造的中国航天形象综合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内在素质,这种良好形象的展示和宣扬,产生了极大的集聚效应,从人才、资金、社会舆论等方面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氛围。 W38cK35bvV9n60lPm9tq1561jgi27sJR6B7guaAjXv01axJW/48TmfvORkjs0D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