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江苏的早教类杂志上,题目是《面向儿童发展,改革幼儿教育》,提出要把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教改革的方向,幼儿园需提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让幼儿通过与材料和同伴的接触互动,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则要关注和了解幼儿,支持、鼓励与促进他们的发展。
这篇文章中还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主张。这一提法受到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影响,与幼儿园以教师为中心的普遍做法有很大的差别。当时的状况正如幼教前辈赵寄石教授指出的,教师只考虑怎么教,不考虑幼儿怎么学,不考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幼儿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12年国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目标层次上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但据笔者的观察与了解,在幼儿园里教师只考虑怎么教,而不考虑幼儿怎么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仍难以做到观察与了解幼儿的发展,更何谈对幼儿的支持、鼓励和促进。
近年来和国内幼儿园开展的一些合作给了笔者机会思考与探索如何真正实现当初提出的面向儿童发展,改革幼儿教育的想法。在美国期间,也有机会了解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倡导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主张及其在幼儿园的推行状况,这让笔者对发展型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北京领航传媒为了支持幼儿园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委托笔者来构思并主编一套适合中国幼儿园的、能体现国际先进理念的幼儿教育课程,这也给了笔者一个把发展型幼儿教育的课程理念应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这套新开发的课程称为“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它是以国家发布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为课程目标的发展型课程。这套课程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核心,通过在幼儿园开展各类活动,找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观察点,根据幼儿的表现,教师选择与幼儿互动的方式,支持、鼓励与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在活动中提供让幼儿运用多元智能的机会。领航课程吸收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把幼儿看作是拥有八种智能的个体,但每个幼儿的优势智能可能有所不同。领航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各种活动中给予幼儿运用多元智能的机会,特别是他们的优势智能。当教师这样做时,幼儿处于更加主动的学习状态,因为他们需要有机会练习与运用他们的多元智能。同时,幼儿的多元智能也得到发展与提高,这将有助于个体以后的学习与发展。
这两个基本特点在领航课程的各类活动中都有具体的体现。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主要有三类课程活动,即活动区活动、领域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
活动区活动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教室里设置有建构区、角色游戏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美工区、益智区和图书/语言角等。教师在活动区里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发地开展活动。每种活动区的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活动表现来进行扩展,丰富幼儿活动与游戏发展的策略,同时给出如何在活动中实现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策略。
领域活动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运动、视觉艺术以及音乐共七个领域的活动。每个领域活动都有活动的材料和明确的任务,并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幼儿可以通过操作和体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经验。在活动教案中列出了与幼儿活动目标有关的观察点,并根据幼儿可能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互动建议,以便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表现,发挥教师支持、鼓励与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此外,每个领域活动也包含了提供幼儿运用多元智能机会的建议。
单元主题活动采取的是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探索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首先让幼儿表达对主题已有的认识与想继续探索的内容,再让幼儿亲身体验,随后提供机会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音乐、语言等方式表达他们的认识,最后让幼儿展示与分享他们的发现。单元主题活动是以幼儿的兴趣与探索为中心的活动,吸收了发展适宜性的课程理念与方法,幼儿围绕主题参与不同的领域活动,可获得完整的经验。单元主题活动也和领域活动一样,要求教师确定以何种视角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促进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通常采取活动区活动加各种领域活动,或活动区活动加单元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而本课程的教育活动则包含了活动区活动、领域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这三类活动。这三类活动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活动区活动提供的是幼儿自发自主活动的经验,领域活动提供的是幼儿在领域里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而单元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涉及不同领域的经验整合。
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包含六册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即《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小班上册/下册)》《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中班上册/下册)》《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大班上册/下册)》和《幼儿成长评估手册》。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包含课程的基本框架、学习与发展目标、活动区活动、领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方法与案例和详细教案。为了配合幼儿园实施本课程,领航传媒还利用影视和制作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与教师教学指导用书相配套的课程活动视频、动画、音频和1300多张图卡及电子图片等材料,供教师选用。
在领航课程里,幼儿评价与玩教具学习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套发展型课程,活动的安排、计划与指导要求需在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因此,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设计了在活动中观察、评价幼儿和记录幼儿成长的方法,并把这些观察与评价应用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表中,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估的例证,实现了幼儿发展轨迹的可视性。领航幼儿学习与发展课程的评价根据国家学习与发展目标拟定了32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都包含三个等级:开始朝向目标、在目标上有明显进步与基本达成目标。这为教师了解课程的效果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评价提供了参考。此外,领航课程还实行对幼儿进行多元智能的评价,以七彩光谱中的七种颜色代表幼儿主要的七种智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优势智能与智能组合,为每个幼儿建立单独的文件档案夹,并最终以柱状图呈现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使教师和家长能够比较准确地知道孩子哪一项智能比较强,哪一项较弱,对孩子未来的专业方向、人生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
与教师教学用书、幼儿评价同步牵手的具有革命性的玩教具学习包的研发和使用,在幼儿园不得使用课本的情况下,使幼儿获得更多领域的知识技能,各方面潜能也得到更好的发掘和培养,同时更加快捷地建立起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与孩子间互动互助的沟通桥梁。
面向儿童发展,改革幼儿教育是笔者多年来对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愿望。近年来,笔者吸收了美国发展适宜性的幼教思想以及实践多元智能的理论,逐步形成了有关发展型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希望能帮助国内幼儿园设计和实施这样的课程,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与完善,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正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有人担心像这样针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幼儿园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是否能实现,其实这样的担心还是建立在教师不教,幼儿就不学的观念之上的。在发展型的课程里,教师在活动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幼儿得以开展各种探索和游戏活动,当幼儿真正有兴趣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时,他们就是在主动地学习,就可能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可以不直接依赖教师的直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环境与材料间接地影响幼儿的活动,并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领航课程要求教师除了提供像活动区教育那样的非结构活动,也提供领域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这样有结构的活动。在有结构活动里,主要也是教师提供材料和活动的任务,幼儿来开展活动,这样的方式给教师提供观察了解幼儿的机会,并与幼儿互动,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简言之,教师直接教学的时间在领航课程中明显减少。幼儿在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指导明显增多,这为实现以幼儿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出发,让幼儿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是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指出的改革方向,也是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正在努力的目标。笔者希望通过实践逐步完善这样一种发展型课程,这有助于落实国家发布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真正实现一个既考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又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的幼儿教育,让幼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领航学习与发展课程是上述努力的一个部分。领航幼儿教育课程开发团队汇集经验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儿童影视工作者,他们根据拟定的课程框架、理念和方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开发了大、中、小班(上册)活动区活动的环境设置与指导案例483个,七个领域的活动设计方案321个和15个单元主题的活动案例94个,还同步配套制作了音乐、故事、数学、绘画、舞蹈、儿童行为规范等相关教学视频及动画,并开创性地研发出独具特色的玩教具学习包。笔者想在这里,对领航课程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的辛勤努力和优秀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为实现一个具有革新性的发展课程提供了可实施的具体蓝图。必须指出的是,活动的设计在实现课程理念、方法及活动案例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修改、充实与提高,在此真诚期待广大幼教工作者批评指教。
郝和平
201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