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和幼儿园其他课程一样,以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领域与目标作为课程的目标,以幼儿3—6岁的成长与发展为线索,把目标看作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并根据这个发展线索来作为教师指导的依据,教师需要在活动中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幼儿的表现,支持、鼓励与引导幼儿的发展。为了突出学习与发展目标,本课程首先增加了或突出了学习与发展中的发展成分,主要体现在领域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的双目标的设计上。其次,本课程在实现学习与发展目标时要求充分利用每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特别是他们的优势智能,这在客观上不仅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本课程以国家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为课程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李季湄,冯晓霞,2013)包含了五个目标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都有子领域和具体的目标。
健康领域包括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括三个目标,共九个目标。子领域1身心状况的三个目标分别是:(1)身心状况;(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子领域2动作发展的目标是:(1)动作协调与灵敏;(2)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子领域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目标是:(1)生活与卫生习惯;(2)生活的自理能力;(3)安全与自我保护。
语言领域包括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包括三个目标。子领域1倾听与表达的目标是:(1)听和理解日常用语;(2)言语表达;(3)言语习惯。子领域2阅读与书写准备的目标是:(1)听故事看图书;(2)阅读与理解能力;(3)书面的表达愿望与初步的技能。
社会领域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子领域1人际交往的目标是:(1)与人交往;(2)与同伴相处;(3)自尊、自信与自主;(4)关心与尊重他人。子领域2社会适应的目标是:(1)群体生活适应;(2)基本的行为规范;(3)归属感。
科学领域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各有三个目标。子领域1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1)亲近自然与喜欢探究;(2)探究能力;(3)周围事物与现象的认识。子领域2数学认知的目标包括:(1)生活中的数学的感知;(2)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感知;(3)形状与空间关系的感知。
艺术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分别有两个目标。子领域1感受与欣赏的目标包括:(1)自然与美的事物欣赏;(2)艺术形式与作品的欣赏。子领域2表现与创造的目标包括:(1)喜欢艺术活动与表现;(2)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这样3—6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共有5个领域,11个子领域的32个目标。每个领域、子领域的目标都分别按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提出了适合幼儿该年龄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就一个目标而言,有3—4岁的表述,4—5岁的表述和5—6岁的表述。这种要求上的区别为3—6岁幼儿的发展提供了线索。为了使用方便,本课程采取如下的编码方式:年龄段—领域—子领域—目标的表述方法,如3—4岁-健康-II-3,代表3—4岁年龄段的健康领域,第二个子领域动作发展,第三个目标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本课程的活动案例中我们将采取这个方法来说明所涉及的目标,每个标注下对应的是具体目标内容的表述。如3—4岁-健康-II-3:能用笔涂涂画画。具体的5个领域11个子领域的有关目标如表2-1,具体内容请参看《〈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解读》(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表2-1 3—4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解读
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每个目标按3—6岁三个年龄段加以表述,可以看出幼儿在该目标上的行为、认知或态度上的变化。如手的动作协调发展这一目标,3—4岁-健康-II-3:能用笔涂涂画画;4—5岁-健康-II-3:能沿着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将边线基本对齐折纸;5—6岁-健康-II-3: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从这样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无论在小肌肉的控制、力量还是协调方面都处于发展中。
本课程除了突出学习与发展目标中的发展方面,同时也注重利用幼儿的多元智能来实现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这样,不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还在利用多元智能的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体现了幼儿个体认识加工的不同方式、思考的不同方式,每种智能其加工的对象不同,思考的内容与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健康领域,儿童的动作发展就可以主要通过身体运动智能来加以实现,同时其他智能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的加入也将有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身体运动智能可以让幼儿通过模仿与调整动作来学习与完成学习与发展目标提出的动作要求;音乐智能可以让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的方式来感受与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空间智能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动作的顺序;自我认知智能的运用则有助于对自己动作的察觉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