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五行与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自古以来追求健康长寿的人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做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中医的养生之道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但由于许多人不了解阴阳五行学说,不知道中医中对各种疾病的致病原因的认识,从而就导致了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任何学说都是在哲学指导下建立的。中医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建立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首先阐明人与万物的关系,如日夜与四季变化、人的情绪变化及行为的不当等因素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第二,各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当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获得养生的最佳效果。所以说,中医养生必须有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常识作基础,无此学说基础,中医的养生就会成为空话。

一、阴阳学说与人体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面,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面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等等。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胸与腹相对而言,胸在上属阳,但与背相对而言,胸又属阴。

阴阳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阴阳的互根:阴阳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例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都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之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彻在生命的全部过程。

(2)阴阳的消长: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竞争。例如,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3)阴阳的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会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只是阴阳的互相转化也是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事物没有发展到极限或顶点,就不会出现转化。就拿四季气候的变迁来说,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逐渐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亦会逐渐向温热转化。这就是四季气候“阴阳转化”的规律。其他如昼夜的更迭、自然界云雨的变化等,亦莫不如是。就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言,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的证候变化,则更为常见。如寒饮内阻本为阴证,但寒饮停留的时间过久就会向热转化,即阴证转化为阳证。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也会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险现象,这种病征变化,就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此外,临床常见病证的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都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即“阴阳失调”。故中医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就是“阴阳失调”。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盛之病症(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足之症状;阴虚的病症(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可出现烦躁、失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症状。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常能导致另一方的虚衰,即所谓“阳损及阴”。

在临床辨证上,中医首先讲究辨别“阴阳”。《内经》所说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属于阳证;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属于阴证。外科疮疡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发展迅速、易溃易愈、溃后脓稠者为阳证;反之,不红不热、平塌陷下、发展缓慢、脓液清稀者为阴证。

在治疗方面,也要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如中医认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阳偏盛要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用药方面,中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药物的升、降、浮、沉(一般性能)来分,升、浮为阳,沉、降为阴。临床上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在养生保健时,必须要注意身体的整体调整和养护。

二、五行学说与人体

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其次是与人体的五腑相配合,如胆属木、小肠属火、胃属土、大肠属金、膀胱属水。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表现在脏器之间就是:

(1)五脏相生的关系:把五行相生的关系改成五脏相生,则是肝木藏血营济心火(木生火),心火阳气热血温于脾土(火生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实肺金(土生金),肺金清肃下行助于肾水(金生水),肾水之精气养于肝木(水生木)。

(2)五脏相克的关系:把五行相克的关系改成五脏相克,即是肝木的条达可疏泄脾土(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控制肾水泛滥(土克水),肾水的滋润可平和心火狂躁(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制约肺金清肃太过(火克金),肺金之气清肃下降可抑制肝阳上亢(金克木)。

(3)五腑相生的关系:把五行相生的关系改成五腑相生,则有胆汁注入小肠助饮食消化(木生火),小肠疏导利于胃(火生土),胃气下行助于大肠(土生金),大肠清理水质蓄于膀胱(金生水),膀胱之气化精微升于胆(水生木)。

(4)五腑相克的关系:把五行相克的关系改成五腑相克,即表现为胆气太过则胃气呆滞(木旺克土),胃的阳热太盛则膀胱气化失司(土克水),膀胱的疏泄则牵连小肠固摄(水克火),小肠的疏导失调则大肠排泄失控(火克金),大肠疏泻失调则影响胆汁分泌(金克木)。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还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及人体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自己所属的五腑、五体、五官等,从而把自然界及机体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以及中国养生保健学说的以五行五脏为中心的体系,体现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按照五行生克变化规律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如下表:

五行——人体

五行——自然界

了解了阴阳、自然界、五行与人体的关系就可以预先分析出身体可能发生的疾病;也可以根据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随时注意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病先调、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就是我国阴阳五行传统养生保健的独到之处。 1+d+N9k6V+nR26F6Z/WA4laadYJguuUPUFI6AlrSZoRJNxhuCWqUfUfkWw+IsV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