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时不食,养生应顺时而为

“不时不食”,是一句老话,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最早提出“不时不食”的是我们的古圣先贤——孔子。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

圣人孔子有着非常严谨的饮食态度,他在《论语·乡党第十》中提出了八不食:“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第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第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蔬菜不吃。第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否则,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它的营养价值就会因此改变。

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长寿之道与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黄帝内经》在谈到如何才能长寿时,也明确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随着四季阴阳的消长变化,人体之阴阳消长、气机浮沉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无论是我国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非常提倡顺时养生,即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饮食起居,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的饮食应该遵循哪些相应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兼顾时令季节的变化,真正做到“不时不食”呢?

春季

春季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气温变化较大。故当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春季饮食应当以辛甘、清淡为主,要多喝白开水,因为春季多雨、多风、多寒、多湿。中医学认为,辛能散风,清能去寒,淡能渗湿,甘能健脾。这样,人体就能抗御外邪侵袭,健脾益气。因此,春季饮食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说主食除了米面杂粮外,还要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这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夏季

夏季阳气亢盛,气候炎热,人们常常会感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这是因为夏天的气候暑热兼湿,人的汗孔开泄,出汗较多;加之人们喜食生冷寒凉之物,更易伤脾胃。因此,夏季饮食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1)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少沾荤腥。

(2)保证充足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

(3)适量补充蛋白质。

(4)应避免黏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

(5)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秋季

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的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之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因此,秋季饮食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秋季饮食调养的首务为滋阴润燥,要注意用清淡滋润之品以防燥。

(2)饮食应该多温少寒。

(3)秋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所以,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补品。

(4)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少吃辛辣食品,宜食用一些含酸较多的食品。

冬季

冬季在五行中属水,阳气较衰,阴气旺盛,故气候寒冷。这一时期,人体阳气虚衰,阴气偏盛,阴精内藏,脾胃运化功能较为强健。因此,冬季饮食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食物。

(2)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取。

(3)多补充含蛋氨酸、无机盐、维生素的食物。

(4)遵循“减咸增苦”的原则。

(5)多喝粥、汤,适当运动。

现如今,反季节蔬果早已把人们的胃口惯坏了,很难适应过去守着大白菜、土豆、萝卜过一冬的单调餐桌。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讲,“不时不食”的原则还是应该坚持。反季节蔬菜偶尔调剂一下倒也无妨,不过主次还是要分一分。比如,冬天餐桌上大白菜、土豆、萝卜应该唱主角,不妨烹调方式多样化;夏天瓜果丰盛,也需挑选大量上市的品种,抢先“尝鲜”则有害无益。其实,养生的道理不过如此:一切要遵循自然规律。反其道行之,自然与健康无缘。 kGV5f67tQ1aFkssFW7uG/2csQrR3/ynWxaE4+iFaulfFESIhx8AOmJ6y+oglkt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