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寿全靠调阴阳

健康长寿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类生存质量高的表现。自古以来,追求健康长寿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然而不管人们采用哪种方法来养生,都离不了阴阳平衡这一宗旨。

阴阳是生命的根本。《黄帝内经·素问》就曾指出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把握阴阳,顺应四时调节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还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同时能保持机体与其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就能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人类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人体因为拥有了阴阳这两种彼此对立,相互依存的能量,才存在于世间。人也正是因为这两种能量不断变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人之所以生,就是阴与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获得了暂时的统一。人之所以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人之所以病,是阴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出现了失调。人之所以死,是阴阳这个统一体的瓦解。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它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晕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阳气是人体内的火,阴液是人体内的水。阳气偏盛,身体内的火大了,水就容易被烧干。肺上的火大了,唾液、汗液、泪液和血液就容易被蒸发,这时人就会口干口渴,要不断地喝水;胃上的火大了,胃的功能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会被消化掉,这时人就会吃得多、饿得快;肾上的火大了,肾燥精亏,肾就控制不住水,肾不摄水人的尿液就多,总想小便。同样,体内阳气不足,阴液就会过剩,这时,整个人体就像是一个缺少燃气的炉子,没有办法将锅里的水烧开,由于水汽不能上升,所以人也会感到口干口渴,总是不停地喝水;同理,火力不足,水汽无法蒸腾,喝进去的水就会直泄而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总是口渴要喝水,而喝进去的水又立马变成尿液排出来的原因,这在中医来看是阳虚型的消渴,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

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处于阴沉寒冷的气候之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心脏也必然会受牵连。同样,如果心阴不足,那就如同一部汽车没有了汽油,无法开动起来。同样的道理,心阴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神疲力乏、失眠健忘等问题,也就是西医所称的心脏病。

总之,无论是心脏病、高血压,还是感冒发热,所有疾病的出现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阴阳失衡。

又如中老年的虚损,乃是由于人体“正气”虚衰,阴阳失调,形质亏损,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或早衰、早亡。这些都是因为阳气虚弱、阳杀阴藏,出现阳不生阴之故。阴阳的偏盛偏衰,不仅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中老年早衰、虚损的根本原因,而且是人体难以生存的根本因素。故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以促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法则。 lisgY5Bz9r1dWeQ7LdftcDtj6/7oPlNO7rymlQrjzr3X9afPFgk8dkFUCXEd6W1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