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字慎修,生于清雍正年间,是清朝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也是当时中国的一位伟大哲学家,是乾嘉学派皖学的开山人物,他在经学、天文学、地理学、算术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戴震属于“贵人语迟”的情况,说话虽然晚,但是勤奋好学,开口讲话之后,便表现出聪慧异常的天赋。他过目不忘,从小喜欢追根究底,曾经对儒学经典提出质疑,对于新儒学朱熹注解的《大学》也提出怀疑。戴震问老师如何知道书中的言论是曾子转述的孔子之言,老师说是朱文公说的;他便又追问朱文公何许人也,老师回答说是宋朝的学士;他又问宋朝如何知道孔子春秋之事,老师无法回答,于是感叹道这个孩子必定与众不同,长大之后或将有一番作为。十六七岁的戴震读书,字字必究其意,老师不胜其烦,只得将《说文解字》交给了他,他勤学三年,掌握了九千多个字,随后又学习了《尔雅》《方言》,这些都为他后来做学问奠定了基础。戴震家贫,父亲虽然经商,但也只是做些小买卖,无法供其入学。戴震只得去做老师,边教学生边充盈自身的知识。二十岁的戴震学问做得很好,受到同乡的老先生赏识,老先生觉得戴震有大学问,科举不在话下。戴震的父亲知道之后,劝说儿子去考取功名,并带领戴震结识了许多大家,但他们都认为戴震学识很高,自己教不了。后来戴震终于遇到了江永,拜服于此人的学问,但二人相聚的时间很少,幸好得富商汪氏的资助,把二人接到自己的园子住下,提供食宿,并为二人购置做学问需要的图书,很多金榜题名的学子也来此处求学。戴震在这段时间受益颇多,并作《筹算》。戴震与江永不仅是师生,更是忘年交,二人拥有共同的志趣,戴震一直很尊敬江永。
戴震这一脉在家族中的地位不算高,但据说他家的祖坟风水比较好,戴家其他豪强者便想独吞此地。戴震向县里提起诉讼,却被收受贿赂的县官加罪,戴震不得已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逃往京城避难,在路上还一直坚持读书。在京城的一段时间,一位刚刚及第的进士听说戴震读书如痴后,来此与他讨论学问,随后将戴震引荐给礼部侍郎,并介绍给了同年进士纪晓岚、朱筠等人,戴震因此名声大噪,很多京城人士都与他相交。后来纪晓岚请戴震做他的老师,并出资为戴震刊印《考工图记》。
三十五岁时,戴震离开京城下到扬州,受到“扬州八怪”等风流文人的影响,这对他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四十岁时,戴震完成了《原善》的写作,后来又校对《水经注》,将其整理得更加有条理。所以戴震在进入四库馆编修《四库全书》时,对于《水经注》的部分也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已。
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戴震以举人的身份成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期间,戴震主要负责天文地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书籍,他工作认真,并积极为同僚答疑解惑。
晚年的戴震仍然笔耕不辍,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孟子字义疏证》,戴震认为这本书是他的心血之作,具有“正人心”的作用。
戴震一生有很多文章著述,他的学问在当时的影响力也颇高。只是戴震仕途坎坷,功名不显。但他注重实际的学问,对于《四库全书》的整理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