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声名之源
——但求礼义仁德之道

颜之推的幼年生活在江陵城,那时候江陵是南朝政权的军事中心,也是第二大城市。他7岁的时候开始接受启蒙教育,9岁父亲去世以后,举家搬到了建邺城的颜家巷。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儒、玄、佛三家学说,还有书法、绘画等,他聪颖爱学,很快就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这时候的颜之推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但是战乱却改变了这一切。

17岁的时候,颜之推又回到了江陵,第二年,就传来大将侯景叛乱的消息,整个梁朝乱成一团。后来建邺城失守,梁武帝被饿死,地方诸王纷纷起兵。侯景又先后废黜和杀掉了三个萧姓的皇帝,大军一路荡平梁朝,随即侯景逼迫皇帝禅位于他。颜之推就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上了仕途。

19岁的时候,颜之推被任命为湘东王萧绎右常侍,后立下战功,被加封为西墨曹参军。三年后,转任萧方诸中抚军外兵参军。少年得志的颜之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却不想又遭一难。

公元551年,侯景大军一路攻向江陵,围袭郢州。郢州不敌失守,颜之推被侯景的部将宋子仙所俘虏,差点儿被杀,幸亏有贵人王则相助,向侯景求情,颜之推才幸免于难,随即被押送至建康。王则与颜之推并不相识,只不过他对颜之推的博学多才早有耳闻,起了爱惜人才之意,这才出手相救。论起来,还是颜之推的才学和名声救了他自己。

之后,颜之推就过得顺利多了。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萧绎继位,颜之推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元帝萧绎喜爱文学,十分重视典籍的整理和文化工作,于是召集了朝中才华出众的大臣来校勘宫中藏书,颜之推就是其中之一。颜之推非常快活地与同僚们一起扎进书海之中,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之中。不曾想,灾祸正在悄悄靠近。

在梁承圣三年(554年),颜之推24岁的时候,北朝西魏大军南下,京城失守。梁元帝一怒之下将所藏图书十四万册付之一炬,焚书之时,梁元帝还拔剑击柱,大叫:文武之道,到今天为止!他居然将这一切归咎于学术,而颜之推也沦为阶下囚。

幸运的是,颜之推再次遇到了贵人,西魏大将军李穆见颜之推学识渊博,十分欣赏,就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兄长李远。大将军李远对于弟弟推荐的人很好奇,等他见到颜之推,经过一番交谈,对颜之推的学识和见解非常欣赏,于是任命颜之推为书翰,为自己处理文书和诏令。颜之推暂时在西魏安定了下来。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思念故国的颜之推得到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嫡长子夺取了西魏政权,建立了北周。于是颜之推想方设法回乡,却不想内乱频起,皇帝被废,颜之推只得留在北齐。

滞留北齐的颜之推的仕途一路顺畅,正在他准备施展满腔抱负的时候,北齐被北周所灭。再次站在北周的土地上,颜之推唏嘘不已。当年他离开之时,意气风发,怀着满腔的理想与抱负踏上了旅途。而如今,却已经是三为亡国之人。颜之推回忆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感慨自己不过就是个追名逐利之人。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名与实的关系就像是物体和影子的关系一样。那些德行才艺周全深厚的,他的名声也一定都很好;容貌漂亮气质娴雅的人,他的照影也一定很美。现在有些人,不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情以在这个世上博得一个好的名声,就好像是明明相貌丑陋却希望在镜子当中能够照出一个很美的影像一样。

在颜之推看来,上等的人根本不知道名声这回事,中等的人却知道要树立自己的好名声,而下等的人只会盗取虚名。那些不知道名声的人,真正体会到了大道所在,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的规范,受到了上天的庇护,所以他们并不去追求名声;而知道要树立名声的人,会努力修养自身,行为谨慎,害怕自己的美名无法传扬出去;至于那些盗取虚名的人,看上去忠厚老实,实际上内心狡猾奸诈,他们追求浮夸奢华的虚名,最终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好名声的。

人的双脚所能踩到的范围只有几寸,不过走在一尺宽的山崖小道上,却常常容易失足落下山崖;走上独木桥的时候,也常常容易掉进河里,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两边都没有余下的空间。颜之推认为,君子立身处世的情况,与这些情况相类似。那些真诚的人,众人不一定会相信,高风亮节的行为反而会招来众人的怀疑,这都是因为人的一言一行、声望名誉没有余地的原因。

颜之推经常被人诋毁,因此他常常自我反省。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在立身处世上能做到像走在宽广的大路和宽阔的浮桥上一样,给自己留有余地,那么这个人所说的话就会像子路所说的话一样,胜过诸侯会盟的誓言;这个人所做的事情也会像赵熹劝降舞阴城一样,胜过那些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颜之推为官之时,看多了世间之人在博取清廉的好名声以后就开始聚敛财富,有了信誉之后就开始信口开河、不守信用的情形。对此颜之推十分不齿,在看他来,这些人的行为是在贬损自己之前辛辛苦苦所建立的名声,最终会使得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

朝中有一位大臣,曾以孝敬父母著称,为父母服丧的前后期间,他表达出来的哀痛之情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礼制要求,这也为他博取了更多的名声,但实际上他在服丧期间并没有如此悲痛。他的僮仆没有遮掩这件事,还把这件事泄露出去了。结果大家认为他服丧期间,所有的衣食住行等其他的行为也全都是骗人的,从此再也不相信他。

在颜之推看来,因为一件事情造假而毁掉了之前上百件事情的真实,全都是因为这个人无休无止地贪图虚名所致。

东莱王韩晋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经跟颜之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士族出身的人天生鲁钝笨拙,可是因为家世显赫,还读过二三百卷的书,就自诩甚高。他常常用酒肉珠宝来结交一些名士,而那些接受了他所赠财物的人,就开始吹嘘他的才华,致使朝廷信以为真,还聘请他去做官。

韩晋明十分喜爱文学,他对那个人的文章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些文章都不是那个人命题构思的。于是韩晋明摆了宴席,邀请众人来叙谈,想要当面试探那个人。宴会上全都是文人名士,他们按照声韵提笔写诗。那个人也很快就写好了,但是却跟之前进献的文章里的神韵大不相同。韩晋明并没有声张,只是感慨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韩晋明还问那个人:玉珽机上安装的终葵之首,是什么形状的?那人回答道:珽头弯曲,大概像是葵叶的形状吧。玉珽就是大臣们上朝时候手中所执手板,是以终葵为椎的,那个人居然说是葵叶形状,实在是个不学无术、沽名钓誉之人。

有人问颜之推:人去世以后形神俱消,留下的名声就像是蝉蜕蛇蜕一样,像飞鸟走兽经过之后留下的踪迹一般,这与死掉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圣人却用它来教化众人呢?

颜之推告诉他,圣人这样做是为了勉励。他说:勉励人们建立好的名声,就能得到实际效果。况且勉励人学习伯夷,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清正的风气;勉励人学习季札,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仁爱的风气;勉励人学习柳下惠,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坚贞的风气;勉励人学习史鱼,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刚正的风气。因此,圣人希望这一类有好名声的人不断出现,美名可以一直流传在世上,带给我们的意义不是很大吗?四海悠悠,天地广阔,芸芸众生皆仰慕美名,这大概是因为人们性情的缘故,以至于人们都是喜欢善的东西。

颜之推还说:祖先的好名声,对于子孙后代而言,就像是冠冕和华堂。从古至今,得到祖先名声荫庇的人太多了。多多行善,树立名声,就好像建造房屋和种树,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获得它所带来的利益,去世之后还可以惠及后人。他也叹息道:这世上的俗人,不懂这个道理。如果他们去跟那些美名和灵魂一同升华,跟松柏一样茂盛长青的圣人相比,那实在是太过愚蠢! zrLDUwMFpudZtA+hvisrfAGzOov+NNNhcLrbunxKAYKpXSxkLoCsYPrk454wvRE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