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罪恶感一般会带来三种感觉。第一种感觉是“我做错了,我是个低贱的人”。为什么做错事情就低贱?做错事与低贱有什么关系呢?第二种感觉是“我绝对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我这样做了,就已经证明我不是个好人”。应不应该做与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关系。第三种感觉是“我已经变成一块朽木,无药可救了,我应该受罚,因为我是有罪的”。西方人承认“原罪”,但中国人不这么认为。

上述这三种感觉都是不合理的。一个人做错事情,可以先原谅自己,因为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难免会犯错,只要承认错误,然后去改善就可以了,同时要记住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会认为自己低贱呢?一错再错才是低贱,死不悔改才可怕。应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恨不得不这样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比较合理;如果是“我已经这样做了,我完了”,那就不合理了。“我恨不得不这样做”,但已经做了,无法改变。对以前的任何事情都不必后悔,因为后悔没有用,人应该向前看。只要吸取教训,以后决不再犯就行了。

有一句话叫“宁可早犯错,宁可早失败”,因为早失败,人还可以爬起来,晚失败就爬不起来了。年轻人不用怕犯错,不用怕失败,也不用怕挫折。年轻人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成熟,一个人总是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结果年轻时是没有犯什么错,但是到了年纪大的时候万一“晚节不保”,那就没有时间补救了。所以,年轻时多犯点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件好事情。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犯了再大的错误,只要肯回头、肯悔改,那就是比金子还宝贵的。

一个人承认错误以后,要懂得原谅自己、忘记错误,并努力学习成长,不要老活在过去的阴影里面,这样才有新生活的希望。以前犯的错误无法挽回,只要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而且人不要总去翻旧账。有的父母经常跟孩子算旧账,搞得孩子很不开心。比如孩子经常打破东西,父母可以就他连续犯错误开展教育,而不是计较他总共打破了多少东西。

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现在一想起来就脸红、感觉不好意思的事情,但他们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因为小时候不懂事才会那样做。人难免犯错误,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圣贤,谁都会犯错误,包括孔子自己。但孔子还说“不贰过”,即不要重复地犯错。

所以,犯错并不可怕,就怕犯了错以后还不改正。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和别人竞争,也可以选择与别人和谐相处;你可以选择帮助别人,也可以选择袖手旁观。

有一次,苏东坡问佛印自己坐禅怎么样,佛印说他坐禅很好,他坐禅的时候活像一尊菩萨。苏东坡很开心,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然后得意扬扬地说:“佛印看我坐禅像一尊菩萨,可是我看他像一堆牛粪。”苏小妹说苏东坡比佛印差远了,因为佛印满脑子都是慈悲为怀,所以才看谁都像菩萨;苏东坡满脑子都是牛粪,所以看谁都像牛粪。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一个心怀不轨的人,看谁都是鬼鬼祟祟的;一个有很多歪脑筋、坏主意的人,看谁都像在做坏事。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且人一旦选择了做什么样的人,他就会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对着一面镜子,当你对着镜子笑的时候,你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也在对着你笑;当你对着镜子生气的时候,镜子里的人也在对你生气。

所以,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认为他是友善的,那你往往就会与他和谐相处;你认为他居心不良,那么他也许就真的居心不良了。因为他会有自己的反应,你把他当坏人,他就坏给你看;你把他当好人,他就不好意思算计你。这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应。

人和人之间有很多东西是会彼此互动的,一个人生气时,旁边的人会受到感染;当他高兴时,旁边的人也会受感染。所以,人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太开心,愤怒时也不要很激烈地表现出来,否则吃亏的是你自己。因为你太开心了,就会有人嫉妒你,会暗地里给你使绊,让你不开心。

合理地运用羞愧感,勇敢地面对罪恶感,你会发现生活里处处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hBSwvx0s4CGEyGMcsD77RyzwozuD0GwXYGTncCvDq8MXBd2t7+wvgvxkH9VpJK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