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ovd3OYv7SPzr6J+NAyB37M9JlixSvmSUA7TZsxmWmo3lU0Sbk0Loqhc9+2nlcJ6v

家风是软实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非常清楚,家庭,而不是个人,才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在西方社会,个人是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人的小孩出去闯荡,是代表这一家人的。所以,我在外时就会时时刻刻记着,我是曾家的人,我不能丢曾家的脸。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一样。

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健全;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不健全。所以齐家治国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是无限责任的,不像美国人的家是有限责任的。

什么叫有限责任?就是这个小孩子长到18岁以后,父母就没有责任了。你要读书,就自己去贷款;你要工作,就自己去找。你要干什么,不要问父母,由你自己决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独立。

我们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问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

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物吧。千山万水,不辞劳苦,就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一些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车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能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渐渐淡泊,家风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

到底什么叫作家风?家风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软实力。可见,中国人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格外重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

我们经常说要门当户对,但是我们常常理解错了,以为只要两家财富及社会地位相当,都有多大的官,都有多少钱,就叫门当户对。其实不然。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常常使得我们对以前的一些传统的东西很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有点儿迂腐?是不是现在不管用了?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

家风中的这个家,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的。但是每一个人想到家,所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现在的人一想到汽车,脑子里所浮现出来的汽车款型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的家,只是孩子们18岁以前所依托的一个成长的场所。孩子在18岁以后离开家,从此跟家人的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中国人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家是一辈子的,我们跟家人的关系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于是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永远长不大。我们本来就不需要长大。

只要有父母在,无论我们的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我们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西方人所说的个人。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我们不会骂他,我们只骂他的父母。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因为中国人对家庭的看法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

孩子是谁教的?父母教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老师,老师的责任是在孩子六岁以后,而且他所教的也只是知识而已。家庭是负责道德的,学校是负责知识的。所以,我们骂人,都骂“他妈的”。骂“他妈的”,就是说他妈妈的教养不好,才会有这样的小孩。

所以,我们又误会了“易子而教”。我们往往认为,“易子而教”就是我家孩子我教不了,你去教吧。其实不是这样的。“易子而教”是指知识方面,而不是指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其次就是爸爸。所以,父母跟孩子一辈子的道德成长,绝对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孩子在外面并不代表他个人,他代表的是他的家庭,甚至代表整个家族。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该骂的是父母。

这样,我们又会觉得,做父母好辛苦啊。的确是,所以在中华文化里面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因为父母很辛苦,所以孩子不能随便去挑剔父母。你怎么能给我吃这么差劲的饭菜?你怎么能给我穿这么难看的衣服?你怎么这么穷?你怎么这么丑?不可以。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批评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真是愧对圣贤。我希望大家可以真的正本清源,对我们中华文化做一个了解。 ovd3OYv7SPzr6J+NAyB37M9JlixSvmSUA7TZsxmWmo3lU0Sbk0Loqhc9+2nlcJ6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