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遇事重自保优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哲保身,不逞匹夫之勇,这是中国人普遍秉持的人生哲学。遇到突发状况,中国人先求自保,如果形势不利,会及早抽身。

很多人认为善于明哲保身的人虚伪、怕死,很消极,因此反对“明哲保身”。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其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人深谙此理,所以宁可韬光养晦,安然度日,也不想过多展现自己的实力。毫无保留地展露实力,容易遭人算计,属于自讨苦吃。所以中国人更喜欢深藏不露,这是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良好基础。

中国人虽然深藏不露,但也会静观其变,会根据情势的变化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以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例如,擅长书法的人不会轻易宣扬自己字写得好,擅长丹青的人不会到处说自己会画画。这样做很明智,否则求画求字的人络绎不绝,让人疲于应付,照顾稍有不周,厚此薄彼,就容易得罪人。

中国人不讲能力,却十分重视本事。有能力而没有本事,往往一表现就遭殃。有本事的人,能够把能力表现得恰到好处,受人欢迎。

比如,大家在打羽毛球,邀请你参加,就算你是高手,也要谦虚,说:“好久没打了,很生疏。”几番相让,你才上场,结果轻松战胜对手。对于你的表现,没人会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明白,你刚才那叫深藏不露。

不强出头,低调,保留实力,这跟不实在、奸诈没有任何关系。相反,你的谦虚会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

深藏不露有很多好处。

第一,人越出名、越有能力,麻烦愈多,责任越重。能者要多劳,但容易招人嫉妒,还不如隐藏实力,凡事量力而行。

第二,避免夜郎自大。对于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抬得很高的人,人们多会敬而远之,背后会嘲笑他们不自量力。

第三,谨防强中更有强中手。即使自己能力出众,本领高强,也要谨防人外有人。所以应避免泄露实力,招来别人不必要的攻击,于己不利。

中国人主张“不能随便表现”,但也不反对合理地进行表现。同理,深藏不露也不是让你一点都不露,而应求取合理的露,站在不露的立场来露,避免过分或不及,那样对自己有害。我们不应随意超越合理的范围,以免给自己留下祸患。

人类社会,彼此难免要竞争,很多中国人也很喜欢争。我们不鼓励竞争,认为能够不争的,大家都不要争,不能够不争的,就以让代争,这才是中国人向来推崇的君子之争。

什么都要争,最后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争的是什么。一点都不争,会给人一种消极、不愿负责任的不良印象。所以,争要讲究一个度。该争的才争,不该争的就舍弃,争到好像没有争一样,才是圆满的做法。

我们提倡以让代争,但要明白,这个“让”不是随便让给谁都行,不是消极的“让”,而是让给最合适的人去做最合理的事,这种让才不会令大家失望。明明心里不情愿,却还打着谦让的幌子,这样就太虚伪了。

让需要经过冷静思考,让来让去,觉得自己最合适,这时候就要当仁不让。“当仁”的尺度要把握好,要从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判断。

就算当仁不让,也要以“半推半就”的形式表现出来。“半推半就”就是指确实“当仁”,没有办法,实在推辞不掉,才勉强为之。虽然是“半推半就”,但也要表现得真诚,“我虽然勉强接受,仍然随时准备交给比我更合适的人”,这样会让没有当选的人也有面子。

我们可以找很多理由来推辞,比如能力不行,经验不足,体力不好,做事情没有耐心等,最后盛情难却,才“勉强为之”。一旦你接受了,就不要以你此前的说辞为借口偷懒,你必须负责到底,才不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 9WWyOmRsQSAIf6WGPgmv3JCC2aUbFJFSs0XTqCr5GOiiGVvw4ehZKubntZGemr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