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错误的人生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

即使是婴儿,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评估自己的力量及这种力量在环绕着他的整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5岁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已经有一整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时,“对自己和世界怀有什么期待”这一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底。在此基础上,他就形成了一张固定的统觉表,并且通过这张表来观察世界;所有的体验都必须先经过解释,才能被接受,而这种解释又是依照最初赋予人生的意义而进行的。即使这种意义错得非常离谱,即使这种处理经验的方式会使人吃尽苦头,它们也不会被轻易放弃。

只有重新审视造成这种错误解释的情境,找出错误的源头,并修正统觉表,这种错误的人生意义才能被矫正过来。

有时,错误的人生意义所引发的惨烈后果,可能使某些人幡然醒悟,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为此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是,有些人耐受力很强,社会压力终究无法使他警醒,结果,尽管人生困难重重,他却始终没有放弃以前的错误方式。通常来说,想要修正错误的观点,必须找了解内情的专家帮忙,最终得到更加合理的人生意义。

童年经历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可能会被赋予截然相反的意义,虽然那段经历让童年不幸的人们同样重视快乐的体验,同样对外部环境充满戒备。第一种人会想:“我一定要改变这种严酷的环境,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种人想:“为什么受欺负的总是我?这个世界不公平!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小时候也吃过很多苦,我都熬过来了。为什么你就不该吃些苦头?”第三种人可能会这么想:“由于我的童年这么不幸,所以我做什么都是情有可原的。”这三种人的解释都会表现在各自的行为上。只有改变他们的解释,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在这里,个体心理学扬弃了决定论 。决定成败的不是经历,因为经历无法真正决定人的行为,我们只会选择性地用经历来支持自己的目标。真正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以某种特殊经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生意义,也许是错误的。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环境的,而这个意义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不过,由于童年生活环境而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情况,比比皆是。大多数失败者来自在这种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首先是那些体弱多病或者有先天缺陷的孩子,由于外界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往往很难体会到奉献才是人生的意义。他们大都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偶尔才会因为亲人的努力稍有转移。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感到沮丧。更何况,在现代文化中,他们总是处在别人的怜悯、揶揄或疏远之中,自卑感怎能不日益加深?这种可能使他们很难相信自己也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并认为自己被这个世界所侮辱。研究身体残疾或内分泌异常的儿童所面临的困扰,不是为了证实有生理缺陷的孩子要经过多少辛酸和努力才能走上成功之路。生理缺陷和错误的生活方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内分泌腺对每个人的效果都不一样。

很多孩子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走向了成功。个体心理学并不会在这方面鼓吹优生学。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才都有生理缺陷。他们有的身体很差,有的甚至英年早逝,可是这些不惧艰险的勇者,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这些人从未因困境和磨难而低下高傲的头颅。只看身体,我们无法判断心灵的发展将会变好或变坏。事实证明,体弱多病和身有残疾的孩子之所以会只对自己感兴趣,最终走向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的成人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些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什么。

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他往往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意愿当成圣旨。他认为,自己天生就与众不同,是天之骄子,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只要张张嘴,甚至使个眼色,就会有人送到他面前。如果受到忽视,或者发现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他就会若有所失,觉得世界亏待了他。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并以这种心态与人交往。身边人的溺爱使他丧失了独立性,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遇到困难,他只能想到一个解决办法——撒娇使气,让别人帮他解决。在他看来,改善生存环境的办法或许只有两个:一个是获得突出的地位,一个是强迫别人承认他与众不同。

很多被宠坏的孩子最后成了我们社会中的危险分子。在这些人之中,有的通过逢迎他人掌握权柄,再以自己的权柄来奖赏那些逢迎自己的人,他们败坏了道德风气和协作环境;有的敌视所有不再逢迎、顺从他们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甚至想要恶毒地报复所有人。他们把否定他们生活方式的社会视为充满敌意的社会,所以惩罚并不能使他们矫正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们只会不停地告诉自己:“所有人都在跟我作对。”被宠坏、形成了错误人生意义的孩子所犯的错误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为此,有些人采用怀柔的手段,但有些人则使用暴力,还有一些人,两种手段齐头并进。无论他们采取哪种手段,目标都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爬上金字塔的顶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他们继续坚持这种错误的人生意义,他们所采取的每种手段都是错误的。

被忽视的孩子也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受忽视会使孩子不知道爱与合作是什么。他们在解释人生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友善的力量考虑在内。他总是夸大事情的难度,怀疑自己的能力,低估旁人的帮助和善意。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从未感受过他人的温暖,认为世界本就冷漠。他更不知道他能够用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赢得感情和尊重。因此,他既不相信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他坚信所有的感情和尊重都是一种利益交换。可是,感情的地位是任何经验都取代不了的。对一个母亲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取得子女的信赖,并将这种信任感扩展到子女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只有和孩子在感情、兴趣、合作等方面建立亲密的联系,孩子才能对社会发生兴趣,和人交朋友。人天生就有对他人发生兴趣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不进则退,需要引导、开发和磨炼。

忽视、排挤和欺辱,会严重损害孩子和外界接触的兴趣。为了保护自己,他会选择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活,如此一来,他就很难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和他人的共性。众所周知,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很容易走向灭亡。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完全得不到关怀和照顾,恐怕早就死了。因此,这里所说的忽视并不是完全的忽视,只是相对于其他孩子而言,得到的照顾比较少,或者在某方面被忽视了,但在其他方面并没有。被忽视的孩子戒心很强。很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其出身都是孤儿或非婚生子。通常,我们都把这种儿童列为被忽视的儿童。

生理缺陷、被宠坏和被忽视,是导致错误人生意义的三大原因。在这些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得到帮助,他们很难自我矫正,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选择较好的人生意义。 bW2jx4HgPQBCOrKKtltaaMHxZvDIMmDBHdcL5jjd07sRWzwD1bQDXoJ1CWDC6+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