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轴心时代”的“希腊三贤”以及我国的“孔孟”对人性提出的思考和观点。早期的心理学依附于哲学,采取思辨的方法探寻“人”的问题。直到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才建立起来。心理学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式,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观察人的身体变化和外部行为,对人的心理有了更准确的研究。心理学流派众多,有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等。在这些学派的基础上后期又发展出众多流派,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派有不同的理念。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1.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当中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说,他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意识是个体可以觉知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是个体能够回忆起来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被压抑的各种心理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各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都是潜意识当中的心理冲突在某种外在刺激下病态地表达出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是源于人的本能,他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指人具有延续自己生命和遗传因子的本能,而死的本能指的是破坏、毁灭或者侵犯的本能。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当三个层面平衡和谐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当三者之间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心理的不健康甚至失常。

在心理发展领域提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埃里克森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不同于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冲动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埃里克森等新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注重社会环境及文化对人的成长的影响。

2.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以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途径,挖掘人的潜意识当中的内心冲突,解决这些内心冲突以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人的早年经历对心理疾病的影响。在儿童时期遭受虐待的人在成年之后很可能会产生暴力倾向。另外,一些有暴力行为的儿童一般是选择攻击他人来释放自己的死的本能 。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般会鼓励学生通过一些非暴力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愤怒情绪。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派反对将“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可见的行为才能够了解人的心理。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可控制的。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阐明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强调社会性学习对行为的影响,而华生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可以习得或弃掉的。

【心理驿站】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他在给狗吃食物的时候,旁边同时发出铃声。狗看到食物会分泌唾液,这是本能反应。但是当铃声和食物一起出现了几次之后,他发现不出现食物只出现铃声,也能够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也就是说,狗“知道”发出铃声就是要吃饭了,狗建立了刺激(铃声)与反应(唾液分泌)之间的联结。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可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2.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不好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习得好的行为,消除不好的行为。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行为主义也普遍被应用。例如,学习习惯的建立普遍被认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生一旦出现好的学习行为或者利他行为,老师会表扬这些学生。这些学生的好的行为会被强化,渐渐建立起好的行为与被表扬之间的联结。强化越多,这种行为越稳固。另外,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他的问题行为一般是从生活中的“榜样”得来的。可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也可能是从大众媒体当中学到的。问题行为一出现,如果没有得到父母、老师的关注,或者由于问题行为出现时因学生年龄较小而没有被制止,都会强化问题行为。例如,学说话阶段的儿童学大人骂脏话,有些家长不但不会批评,反而觉得是一种笑料。家长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认为骂脏话是正确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一般会通过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行为塑造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脱敏法常常用于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焦虑等。通过系统化阶段化地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焦虑情景,引导学生一一克服,打破各种引起焦虑的情景与焦虑情绪之间的联结,以缓解考试焦虑情绪。厌恶疗法与系统脱敏法相反,厌恶疗法是要建立不良行为与不良情绪或者惩罚之间的联结,以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例如,对于有“手机瘾”的学生,老师可以建议他在胳膊上套个松松的皮筋。当他在学习或者上课的时候,产生看手机的想法,就拉手上的皮筋弹一下自己,产生疼痛感。几次过后,这种疼痛感以及相应的烦躁或者焦虑情绪会与看手机的想法产生联结。逐渐地,会降低学生看手机的想法及行为。行为塑造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系统训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如利他、沟通、好的学习习惯等与良好的结果之间的联结。这个良好的结果可以是老师、家长的表扬,同学的认同以及好的学习效果。

(三)认知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1.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学派,又称认知学派,与行为主义学派不同,他们认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人的有些行为可以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但是如何解释面对不同的刺激,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呢?例如,同样是留守儿童,有的因为不良情绪的出现导致逃学、上网成瘾、有攻击行为等,但有的却表现出了自立自强、努力学习、帮助他人等良好的行为。认知主义学派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对外周环境各种刺激的简单反应,而是通过大脑的信息加工之后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反应,并且人会不断地改变自己内心的认知结构。大脑信息的加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

2.认知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认知主义学派比较关注的是儿童在遇到不良情况时的认知加工过程。外界信息如何输入?大脑如何解释这些信息?例如,人际关系不良的留守儿童常常会有这样的自述:“他们在路上看到我都不主动跟我打招呼”,“他不愿理我,我还不愿意理他呢”。人际关系不良的人倾向于将别人的无意义的行为认知成针对自己的,是对自己不友好的表现。心理咨询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就是一种认知疗法。虽然合理情绪疗法也有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比如放松训练,但是,总体来讲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现并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获得合理的情绪,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多种心理矛盾和问题。

(四)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1.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即倡导以人为本,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相信人的潜在的力量和能力。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都强调人自身的自我建设和自愈能力。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是积极向上的、善良的以及具有自主能力,具有无限的潜能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2.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健康教育看重学生自身的能力。针对乡村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能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无条件的信任。人本主义学派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渴望成长的想法,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有自我成长的能力。例如对于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学校或者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机遇,需要帮助学生找到阻碍他们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幕后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结合乡村未成年人的社会及家庭环境,本书认为针对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乡村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情感教育、性格养成、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生活及生命教育以及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驿站】
斯芬克斯之谜

在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让过往的路人猜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猜不出来的人就会被斯芬克斯吃掉。俄狄浦斯王子猜中答案是人,斯芬克斯羞愧而死。但聪明的俄狄浦斯最终也没有逃脱命运的悲剧,弑父娶母。在心理学中的恋母情结也就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人是如此复杂的生物,认识自己很困难吗?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的觉察和认知,包括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自我意识包含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当前状态的觉知,解答“我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体验是自己对当前状态的态度,解答“我对自己是否满意?我能否悦纳自己?”的问题。自我调控是对自我状态的改变,以期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自我的需求。正确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很多心理问题都与不能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也可以分为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物质我指的是“我”涉及的真实的场景、人物,是人对自己的躯体和躯体外实物的感知。社会我是我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接受的认知。心理我指的是自己对自己内心品质的感知,是一种主观体验。

对于乡村未成年人而言,正确的自我的建立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大,但是由于各种外在的原因,例如,隔代抚养、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教育资源的限制等造成了乡村未成年人正确的自我建立困难。他们可能表现出低自尊、低自我评价还有自我效能感低下,这些影响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业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自卑、敏感、多疑,在学业方面不思进取,或者没有自信,或者表现出错误的归因方式。所以在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的引导和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学习心理

在对乡村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相比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学校和家长都更加看重他们的学习。一方面,这个是社会大环境造就的。另一方面,鉴于自己的状况,家长更渴望“寒门出贵子”,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家长通过外出打工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自己省吃俭用,希望下一代能改变命运。所以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矛盾中,很多儿童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因为父母除了问自己是不是吃饱穿暖,就是问成绩,而不关心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指导,因此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是学生在进行学习行为时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乡村未成年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习的效率。学习心理学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的习得,等等。

(三)情感教育

情绪、情感代表人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倾向,它的结构包括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及行为表现。情感教育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例如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等。尤其是帮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面对消极情感,克服焦虑、急躁、烦恼、嫉妒、愤怒等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性格养成

什么是性格?性格有没有好坏?性格与人的成就是否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格是每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如有的人温和、有的人粗暴,有的人刚强、有的人懦弱,有的人果断、有的人迟钝,有的人开朗、有的人孤僻,有的人宽厚、有的人自私,这些都属于人的个性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我们常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性格的一个部分。性格还包括理智及情绪方面的特征及行为方式的不同。

什么是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表现为坚定的、开朗的、欢愉的、有胆略的、宽容的、乐于助人的、真诚的、有雄心的、独立的、友爱的 。未成年人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良好的性格跟学业、事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某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一双什么样的手,就会有一副能对付什么样事情的头脑。”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基本的目标是未成年人知识阅历的长进,深层次的目标是人格道德的培养。学习书本中的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未成年人坚毅自信的性格及对生活的热爱。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负强度相比智商对他两年后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坚定而自信的孩子能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能正确应对困难。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即使做出努力也没什么改变,这种心理就会生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阻碍他在学业上乃至今后在事业上的进展。

(五)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由于交往建立起来的互相影响的心理关系。对不同年龄段的乡村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要求的重点是不同的,总体包括在人际关系当中正确认识自己,培养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合理地规范行为,处理在人际关系当中遇到的矛盾和障碍。

(六)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包括团队合作、耐挫折、个人挑战三方面。对于乡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其中的留守儿童,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耐挫折能力。

耐挫折能力即个体对挫折的接受及忍耐的能力。对乡村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重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挫折认知,培养和提升乡村未成年人的意志力和心理弹性。具有较强的心理弹性能够帮助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适应不良环境,增强自我修复的能力。使未成年人耐挫折、能抗压,具有较强的心理弹性就是社会适应教育的目标。

(七)生活及生命教育

乡村未成年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主要抚养者是父亲或者母亲,或者是父辈的亲戚或祖辈。留守儿童当中有一部分进入了寄宿学校,日常生活由教师照顾。无论是在以上的哪种情况下,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自缺乏必要的生活教育。例如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造成自己与室友人际关系紧张,或者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导致生病。有些未成年人的自杀自伤行为或者伤人行为,除情绪上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生命的漠视。生活及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及生命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个人生活技能,懂得感恩,保持对生命的敬仰和尊重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生命教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乡村未成年人,需要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及生活常识保证自己能及时形成独立人格;需要有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感恩之心,能够了解父母的不容易,不会被网络上的不良消费观念所影响;更需要尊重和感恩生命,在抑郁低落或者愤怒时,不会做出伤人或者伤己的行为。

(八)性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及适当的教育,一般缺乏性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极易受到不良外在环境的侵害。例如,长期在家里缺乏关爱不受重视的女生,很容易受年长男性的蛊惑。一方面,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我国针对儿童的性健康教育几乎没有。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对儿童的教育不太可能有针对幼儿或者小学生的性教育。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当中的电视剧、电影、网络小说对青春期的孩子的爱情观和两性观有一定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某些地方出现了留守儿童受到性侵害,甚至有长期性侵害的案例,也还有由于对生理知识、两性及爱情的曲解导致的未成年人未婚怀孕、堕胎的现象。

性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需要对未成年人普及生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正确的两性观念和爱情观念。如何系统地帮助未成年人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0个学时。”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和消除心理困惑的方法,帮助学生以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挑战。

(二)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的潜在资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首先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教师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的心理状态将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及时识别学生的异常情况,才能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更深入。

除了教师,校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要重视。校园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好的校园环境能相对地稳定学生的情绪,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软约束力 。这种无声的教育应与有声的教育相结合。例如,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图书杂志、办专栏;校园环境当中张贴“塑造健康的自我形象”“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为人、学会创新”等标语牌和名言警句,正确地引导学生。

另外,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班会可以开设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专题活动,进行心理训练或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对自己的个性加以完善。

(三)向社会和家庭延伸,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庭依凭血缘有学校难以匹敌的优势,是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赢得家长的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来自家庭。首先,家长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留守儿童的家长忙于生计,常常认为挣钱养家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忽略了任何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都可能遇到心理问题。学校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是网络方式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家长时常了解留守子女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动态及出现的具体问题。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课后练习
【心理活动一】
串糖葫芦

活动人数:10~15人一组,人数过多可分组。

活动要求:成员之间不认识或者不熟悉。

活动目的:使小组成员互相认识,尽快熟悉。

活动过程:在班级当中进行此项活动,一般是在学生刚刚入学,同学老师之间都是刚刚认识的情况。此项活动属于“破冰活动”,是一种特别形式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不熟悉的成员迅速熟悉。一个班可以分组进行,10~15人一组。首先要设置一个标准句式,例如:“大家好!我是×××!”也可以加入各种定语加大难度,例如:“大家好!我是来自××地(或者××班、××专业)的×××。”活动开始,同学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第一个学生说的是标准句式,第二个学生要将第一个学生的名字说出来后,根据方位介绍自己,第三个学生要将前两个学生的自我介绍串起来,然后根据方位介绍自己,以此类推。发言可以打乱,可以让学生主动介绍自己,或者抢答。

例一:

活动开始——

第一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

第二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左边的李明!”

第三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王小二左边的李明后边的张三!”

……

例二:

活动开始——

第一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

第二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后面的三年级2班的张月!”

第三个学生发言:“大家好!我是三年级4班的李双后面的三年级2班的张月右边的三年级2班的王鹏!”

……

活动难度可以由教师自由调整,也可以设立惩罚机制,说不出来的学生可以表演小节目。需要注意的是,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设置惩罚机制,要有耐心,慢慢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害羞的同学发言。

【心理活动二】
我的生命线

活动人数:不限。

活动要求:准备空白的A4纸若干,彩色笔若干,可以用其他白纸代替。

活动目的:生命教育、生涯规划、自我反思。

活动过程:给学生每人一张空白的纸和两支不同颜色的笔。首先在纸的顶端写“×××的生命线”。然后在纸的中心画一根横线,基本贯穿整张纸,在横线的右端标一个箭头,表示生命的方向。横线左端标注0,表示生命的开端;在横线右端的箭头标注自己认为的可能的生命终点,例如“90岁”。这个坐标轴就是“生命线”。在坐标轴上标注自己现在的年纪,例如“16岁”。如下图:

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开心或者失意(可以用红色表示开心,蓝色表示失意),在坐标轴上将自己已经发生或者尚未发生(自己觉得可能发生)的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用箭头标注出来,坐标轴上表示开心,坐标轴下表示难过,并用箭头的长短来表示开心或者难过的程度。

注意事项:在整个过程中,辅导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人生当中已经发生的对他影响巨大的生活事件,引导他们畅想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人生有个大致的规划。辅导老师可以从学生画的生命线中发现他们的一些特质,比如是不是善于表达,愿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内心想法等。需要注意,“我的生命线”并不是需要辅导老师“看出”学生的什么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做活动的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有助于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和完善自我意识。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指导语:以下表格中列出了一般心理问题可能出现的症状;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该句话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最近一个星期或现在),从1~5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字填写在后面的表格中:1—从无;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如下:

1.从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自己并无实际影响,或者影响轻微。

3.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自己有一定影响。

4.偏重: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自己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自己的影响严重。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症状而设计的。

(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以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2~60分之间。得分在36分以上,表明个体身体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并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得分在24分以下,躯体症状表现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躯体的不适感越强;得分越低,症状体验越不明显。

(2)强迫症状:包括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20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类症状的典型。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9~45分之间。得分在27分以上,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尤其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得分在18分以下,表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较为正常。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会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往时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

(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以生活兴趣的减退、生活或学习动力的缺乏、活力的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甚至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念头。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3~65分之间。得分在39分以上,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较高(强),缺乏生活兴趣,缺乏运动活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想死亡的思想;得分在26分以下,表明个体抑郁程度较低(弱),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心境愉快。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强);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低(弱)。

(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反映在临床上为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表明个体较易焦虑,易表现出烦躁、不安静和神经过敏,极端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得分在20分以下,表明个体不易焦虑,易表现出安定的状态。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焦虑表现越明显;得分越低,越不会导致焦虑。

(6)敌对: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个体的敌对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情绪暴发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6~30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得分在12分以下,表明个体容易表现出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的个体,越容易敌对,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得分越低的个体,脾气越温和,待人友好,不喜欢争论,无破坏行为。

(7)恐怖: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惧。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7~35分之间。得分在21分以上,表明个体恐怖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出社交、广场和人群恐惧;得分在14分以下,表明个体的恐怖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情景和物体产生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得分越低,个体越不易产生恐怖心理,越能正常地交往和活动。

(8)偏执: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主要是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6~30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明显,易猜疑和敌对;得分在12分以下,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易偏执,表现出投射性的思维和妄想;得分越低,个体思维越不易走极端。

(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包含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

该分量项的得分在10~50分之间。得分在30分以上,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得分在20分以下,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越多地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得分越低,就越少表现出这些症状和行为。

(10)其他项目:包括19、44、59、60、64、66及89,共7项,它们主要反映个体的睡眠及饮食情况。此为附加项目,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

参考文献:

[1] 陈红. 人格心理学笔记.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陈旭主. 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4] 董妍.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5] 连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 林仲贤,武连江. 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 俞国良. 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俞国良.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0] 余霞. 传播心理学笔记.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1] 张丽华. 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12] 张晓贤.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3]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 心理学与生活. 王垒,王甦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bS3LDsyuVO9/8fmvrT543ru6qWMnTb3b+i8YxoqEGYUcssmLeXSHdEVVmDyqG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