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外学者、机构所秉承的标准并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的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包括三个方面。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居多;自控能力良好,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并有能力保持,能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能不断进取,有理想,有追求。

(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心理健康标准 之一: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进行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做出恰如其分的满足。

马斯洛是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需求层次论”在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当中有广泛的应用。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与他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人的自我实现的潜能等理念息息相关。

(三)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根据我国的社会环境、人文状况,提出了有关心理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2.信任自我。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能力,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失败。

3.悦纳自我。能愉悦地认同自己的全部,包括外形、人格、智力、能力等方面。

4.控制自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及情绪。

5.调节自我。对自己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对环境的不适应,能做出及时的修正、反馈与完善。

6.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善与和谐。

7.发展自我。具备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试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有切合实际的生活梦想。

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四)我国心理学家俞国良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心理学家俞国良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适应良好的状态,是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和谐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协调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境。

3.人格独立完整,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二、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以上几个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状况,本书提出了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

希腊的德尔菲神庙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人,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以为是。

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帮助人在困难情况当中调整自我适应环境,保持心理的动态平衡。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的人,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对自己的状况总是不满意,很难达到心理的平衡。

(二)能与他人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乡村未成年人的“他人”主要指的是同伴、家人和老师。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具有交往和归属于某个集体的需求。与大多数城镇学生相比,乡村未成年人极有可能是留守儿童,可能面临长期与家人分离的情况,而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与发展,包括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有些应该从父母的行为模式当中学习到的人际交往的常识或者社会认可行为,留守儿童只能从祖辈、同辈群体或者其他父辈及老师的身上学习,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留守儿童自己去摸索。而人际交往能力是留守儿童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

(三)具有足够的心理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

弹性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将弹性应用于心理学领域是想用“弹性”的特点去阐释个体面对困境时能够调适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弹性指的就是个体与不利环境或危险处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指个体在经历这些不利处境或危险后达到的状态 。具有足够的心理弹性后,对环境才不会消极被动地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去改变。有一句话是,“你不能决定天气,但是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情”,即主动寻找生活当中的快乐,积极应对学习当中的困难。相对于改变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关系,或者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才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更为有效的方法。

(四)良好的情绪状态

良好的情绪状态不是说完全不能有负面情绪,而是指积极的情感占到了情绪状态的大部分。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助于乡村未成年人在面临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能用他们的正面情绪“打败”负面情绪。

(五)完整和谐的人格

完整和谐的人格就是人格的各个部分能够和谐一致,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六)对学习、生活保持浓厚的兴趣

学习是乡村未成年人的主要活动,广义上的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对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动机,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活动;对学习的兴趣能使他们的学习、生活更有活力,保证一定的成长空间。生活是贯穿一生的活动,对生活的兴趣会让人变得积极主动,主动完善自我,主动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个体都积极努力,成就自我,寻找自身的圆满和幸福,这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七)心理行为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乡村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定是符合相应的年龄阶段的特点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乡村未成年人要完成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乡村未成年人相对于城镇未成年人,除了需要解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各个年龄阶段遇到的危机和困惑,还可能要面对不利的生长环境。 nxTXFvV6gcNw/FD92DeOh8kaI+uU1b8ehQIvoaybrVxdvfc+3rBGjirgfFh0Tt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