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以古蜀文化为核心,以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区域文化特色显著、古蜀文化兼容多元、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等为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已形成,结构严密、机制科学、措施到位,凸显了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2007年,四川省有76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2005年四川省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数的近3倍。2011年4月,全省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分别为“藏戏”“《格萨尔》史诗”“中国传统蚕桑丝技艺(蜀锦)”;入选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羌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的开展,大大推动了四川文化发展热潮,同时为四川跻身全国文化强省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6月3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2018年5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14个门类。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为落实2017年初《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关于“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的。

四川传统工艺资源丰富多彩,蜀绣艺绝天下,青神竹编名扬海外……蜀绣、羌族刺绣、彝族服饰制作技艺、成都漆艺、青神竹编等22项传统制作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包括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等8个门类。

四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非遗”资源富集、底蕴厚重、特色鲜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形势。此次通过的条例,得到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众多委员的肯定,他们认为条例注重与相关法规衔接,重点在项目目录认定、遗产调查范围、传承传播机制、保障监督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将上位法中一些较为原则的规定具体化,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四川的特色和亮点。条例的制定,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撑。 Vy4GPVuX973BnILOu94Oj3uxADDNIhgd5Z091RbYqWD/uRjR6rmL883OZhtrPH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