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透视

“透视”这个词是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译过来的。这种看透犹如我们观看物象时,眼睛到达物体的视线穿过透明玻璃而留在上面的成像。在透视中我们通常认为该成像是画面的物象,它准确地记录了物体在空间中的深度变化关系,掌握了这种关系就掌握了透视的变化规律,因此也就解决了画面的深度空间问题。

(一)视点:眼睛是视点,即观察点。

(二)画面:透明平面为假设的理论画面。

(三)对象:立方体是观察对象,是简化的三维空间的物体。

(四)基面与基线:基面是承载物体的面,基线是画面与基面的交线。

(五)足点:视点到基面的垂直落点。

(六)心点与视中线: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是心点,视点与心点的连线为视中线。

(七)视平线与正中线:过心点画一条水平线,该水平线为视平线;过心点画一条垂直线,该垂直线为正中线。

(八)视线:视点与物体间的连线。

(九)视距: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即视点到心点的距离。

(十)左、右距点:把视距标在心点左、右两侧所得到的两点。

(十一)天点与地点:把视距标在心点上、下两侧所得到的两点。

(十二)60度视域圈:以视中线为轴心的60度视角所构成的视圈,即透视图的正常观察范围。

(十三)90度距离圈:以视中线为轴心的90度视角所构成的视圈。

(十四)取景框:在透视画面上剪裁不超出60度视域的取景范围。

(十五)基本的透视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平行透视

(1)在60度视域范围内,表现为方块体特征的物象平视观察,只要有一个面与透视画面构成平行关系,这种透视我们就称为平行透视。

(2)平行透视的特点

①心点是透视画面唯一视线的消失点产生的深度变化,直角面的变线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②在60度视域范围内,等大立方体在不同距离的位置上的深度变化体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③立方体直角面所产生的透视深度是通过对角线与画面成45度角消失到左、右距点上得到的。

④平行透视的画面视线集中,产生对称稳定的视觉效果,适合表现庄重、严肃、大场面题材的绘画作品。

2.成角透视

(1)在60度视域范围内,表现为方块体特征的物象平视观察,方形物象与透视画面脱离平行关系而构成一定角度时,物象就和视点、画面构成成角透视。成角透视的两组水平边棱以变线的方式产生两个消失点,以此构成传统意义上的二点透视。

(2)成角透视的特点

①受视点与视平线的作用,类似方块物象的变线分别消失于心点两侧距点或余点上。同类方块体由于所放置角度不同,可以产生各自不同的消失点,但必须遵循同一视平线的原则。同一组对象消失点、消失方向一致。

②同一视域范围同一立方体形态的物象左、右消失点在心点两侧。当左、右消失点距心点距离相等则为距点消失,脱离相等关系则为余点消失,但视点与两成角余点的夹角必须是90度。

③与平行透视相比,成角透视表现范围较小、视域较窄,对称感、纵深感较弱。但由于观察角度富于变化,画面内容更为丰富。

针对学生的绘画,教师应将本章内容尽量地进行简化讲解,只需讲解最基本的知识,将透视的基本特征“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长远短,近宽远窄”进行描述即可。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如公路、教学楼走廊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的相关知识。 YQYLooiGSv54uN3m0IM/m24CXODIf2VI/uDMdQSwMPwJy6ZxcDz+jN8jmKuTHJ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