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重塑婚姻安全

什么是婚姻安全

当我们谈论婚姻安全时,往往会说到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当一方全身散发出这样的魅力时,另一方会相信与他相处是安全的,此谓之信赖。

有位读者曾经问我:吴律师,在男女交往中,你认为女人对男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我答她:这应该是你们女人回答的问题。

她跟我描述了一个场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丈夫在人群中走散,她心里也不着急,能够很平静地等着,而且相信他一定会找过来。

这应该就是安全感带来的信赖。

朋友托我给她介绍优质男性,我翻开微信找了一位律师同行。她看了一眼照片说:“我才不要这种,长得像花花公子,一点都不安全。”

因此,我们在婚嫁群体里经常听到一种声音:找个老实人嫁了。言下之意,老实人不会花心、不会害人,有安全感。

当有人在婚姻里没有安全感时,就常问自己:对方还爱我吗?对方会出轨吗?对方此时在做什么?对方有骗我吗?对方不爱我了,我该怎么办?于是,此人就常常翻对方的衣服口袋,随时要求视频聊天,甚至在家里放置录音设备。

此时的安全感依赖于对方的品质和双方的感情。彼此相爱,所以相信对方不会害自己;因为对方的品质,相信即使分开对方也不会害我。

如果仅就个人品质和感情谈婚姻安全,那就成无稽之谈、空中楼阁了。世界上最不可控的就是感情,最不可知的就是人心。当初爱得死去活来,如今撕得你死我活,这种戏码随时都在上演。

举个例子:男方在平淡的婚姻中,遇到了女方,两人一见如故。男方为此离婚,把所有财产给了前妻,并与女方结婚。可惜这段姻缘并不比前段婚姻更幸福。多年以后,男方发现女方多次出轨。女方说:“这些年咱们交流越来越少,彼此之心越离越远。这种没有交流的婚姻,生不如死。正如当年你遇到我,如今我也遇到了别人。”他们没有离婚,但女方出轨一次,男方就性暴力一次。女方再也忍受不了,她要离婚。他却逼女方签净身出户协议。女方不就范,他就弄得街知巷闻。虽最终也未能如愿,却传遍了孩子就读的整个学校,导致他们俩的孩子不得不转校。

男方当初净身出户,也验证了其个人品质让他在分开时不会祸害对方。而男方在第二段婚姻中感觉到背叛,却不肯离婚,大概是因为他为这段婚姻付出的代价是净身出户,只能说明他还爱着女方。然而,他越来越觉得屈辱,就不断使用暴力控制对方。当女方决心离婚时,他又想方设法让其净身出户,最终鱼死网破。感情的背叛,也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

不可否认,深厚的夫妻感情是建立婚姻安全最简单的方式。然而,从结果上反推,又是另外一种景象。没有了爱,又为何不加害?更何况大多数离婚,带来的是难忘的恨。因此,通过感情建立的婚姻安全,是最盲目、最不可控的。

相信单凭感情带来婚姻安全,本质上是“爱情统治论”“感情万能论”。这个逻辑的前提是感情不变、爱情永恒。显然,单凭感情无法带来婚姻安全。因此,婚姻安全应有更多的元素,才有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婚姻安全至少包括三个元素。

婚姻安全的元素

针对感情而谈的安全,是无稽之谈。因为感情不可控,身体是对方的,不管怎么去控制,都控制不住。越要控制,越失控。婚姻自由,既意味着结婚自由,也意味着离婚自由。如果感情彻底破裂,无法挽回,即使一方十万个不情愿,法院也得判决离婚。

真正可以落地和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只有两个——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只有这两个才看得见、摸得着。只要有了这两个安全元素,你自然就有安全感。毕竟谁离开谁都能继续活下去,但被打断腿、净身出户、被负债,就活得艰难了。

让感情的代价可以承受

婚姻安全,分为单向安全和双向安全。单向安全,依靠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这种控制,包括经济控制和暴力控制,但往往又互为手段。而双向安全,则非常困难和考验智慧。

关于单向安全,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妻子长年在家操持家务,丈夫在外负责赚钱,但妻子不掌握家庭财政大权,不知道丈夫的实际收入,没有购置大宗家庭资产。多年来,妻子就靠丈夫每个月给生活费过日子。当妻子不听话时,丈夫就不给钱或少给钱;当妻子反抗时,丈夫就动手打人。有一天,妻子发现丈夫在外面三妻四妾。她想离婚,然而她既没钱请律师,也没钱交诉讼费,更不知道丈夫的存款藏在哪里。她既分不到财产,又无生存技能,她敢离婚吗?她敢不听话吗?如此,丈夫的婚姻倒是安全了,而妻子则毫无安全可言。

在婚姻里,一方对另一方常见的控制方法有:

1.让其辞职失业,使其在经济上产生依赖。

2.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价值否定,如什么都不会做、只会花钱、不赚钱等。

3.每个月只给少量生活费,实施经济控制。

4.否定其好友,限制其社交,使其失去援手。

5.暴力控制,不听话就打。

如此,这些人就可以放心地在外面胡作非为,即使被配偶知道,配偶也不敢反击,也没能力反击。光没钱这一条,就够了。

然而,这种以控制为核心的婚姻关系,既不符合男女平等的法律规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也不应提倡,而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我所提倡的婚姻安全,有且只有一种——双向安全。

当婚姻安全指向财产安全时,就很容易陷入“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的两难境地。比如,有一对情侣到了谈婚论嫁时,女朋友要买一套房子,但首付却需要15万元人民币。此时,她跟男朋友借钱。男朋友说,如果结婚了,这笔钱就不用还;如果结不成婚,就要还。于是,他让父母转了15万元给女朋友,并备注为“借款”。女朋友很担心男朋友因这15万元占有房屋的份额,也担心离婚时被男朋友的父母起诉返还。但她羞于开口与男朋友协议,于是把钱转回去,让对方拿现金给她。男方的父母一听要拿现金,心里就慌了,担心女方是在骗婚。最后,他们在相互猜疑中把美好的感情都消耗殆尽。

当我们说“谈钱伤感情”时,潜台词是“我那么爱你,你居然不相信我”;当我们说“谈感情伤钱”时,潜台词是“我就是因为当初无条件相信你,才落得人财两空”。

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确实阻碍我们走上婚姻幸福的大道。其原因在于我们把“爱情”等同于婚姻的“感情”。

爱情被注入了文学性,感情被注入了法律性。感情可容纳很多不纯粹的东西,如利益;而爱情则容不得沙子,会让很多人谈钱即婚姻安全时会有罪恶感。感情是可以变化的,爱情则应该是永恒的。然而,整部婚姻法从来没出现过“爱情”二字,而用了“感情”二字。婚姻法所传达的精髓——婚姻正是有一定感情基础的利益结合,如共同生活、共同财产、合作育儿等。在婚姻里,当我们用“感情”去替代“爱情”时,婚姻安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否则,当有人在婚姻里失去一条腿时,却有人感叹“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爱情啊”!别说失去一条腿,哪怕只是失去一套房子,恐怕都没多少人可以接受。大家反复体会以下对白:

女:“你相信爱情吗?”

男:“我当然相信了。”

女:“我爱你,你知道吗?”

男:“你不说,我也知道。”

女:“那好,你能把房子过户给我吗?”

男:“那不行,离婚的话,怎么办?”

女:“你究竟是不相信爱情,还是不相信我?”

当然,男方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既然我们相爱,我们永远在一起,为何一定要把房子过户给你?你是不是不相信我?然后,这种争论可以无休止下去,并无实际益处。

婚姻的起点是感情稳定,终点是感情破裂。当我们承认这点时,也就等于承认感情是重要的,感情是会变化的。在变化的感情里,需要加入一个元素,让婚姻里的感情代价变得可以承受。

这就是婚姻安全框架。

没有安全框架的婚姻,在感情不断变化时,彼此之间的信赖将失去支点。当信赖发生危机时,感情也必然会遭到破坏。

过于强调安全的婚姻,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必然会反过来损害感情,导致信赖崩溃。

婚姻安全,只需要解决重大安全漏洞。它让感情变化的代价变得可以接受,从而让感情主导剩余的婚姻生活,让婚姻变得美好。如此一来,婚姻才能避免成为一场赤裸裸的经济合作。

就上面谈婚论嫁的例子而言,双方的诉求很简单。女方需要15万元,男方愿意给女方15万元,但担心女方悔婚。那么,双方签一个以结婚为条件的赠与协议就可以了,功能与彩礼相当,恰好保障了双方的需求,消除双方的猜疑。解决了这个重大安全漏洞后,其余细枝末节的问题,则由双方的感情来解决。双方在这个框架内,可以任性地付出真感情。

至此,我所提出的婚姻安全的原理和功能也就明朗了。接下来,我将要为大家揭示婚姻里需要进行控制的安全漏洞。

婚姻安全框架思维导图


[1]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不动产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以下列索引信息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

(一)不动产具体坐落位置;

(二)不动产权属证书号;

(三)不动产单元号。

每份申请书只能申请查询一个不动产登记单元。 1gOkumgxCJ62A58USzMOD3ODLP+VhVDkxQXB/jq7WPG/8eHrYVSQAUQyGn55hb2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