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破旧立新:从专门无线电学校向普通中学过渡

随着上海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迎来了新生,先后改名为上海市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等,逐渐从特殊的、专门的无线电学校向普通的全日制中学过渡。

上海解放以后,在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接管之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的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彼时,校名首次冠以“私立”。(图1-13)学校已迁至位于北京路266号的中一信投大楼五楼,有课堂3间。(图1-14)从当时学校刊印的教材、讲义来看,仍然是一所培养无线电人才的技术类学校。(图1-15、图1-16、图1-17、图1-18、图1-19、图1-20)

图1-13 上海市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信函(1952年)

图1-14 上海市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位于北京东路266号中一信投大楼五楼,选自《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册)第5图

图1-15 《电源供给》封面,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讲义,1952年3月初稿

图1-16 《电源供给》(内页),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讲义,1952年3月初稿

图1-17 《简易三角讲义》封面,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编印,1952年12月

图1-18 《简易三角讲义》(内页),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编印,1952年12月

图1-19 《墙门窗梯讲义》封面,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20世纪50年代初期印

图1-20 《墙门窗梯讲义》(内页),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20世纪50年代初期印

1952年初,校方决定迁址,搬至宁波路的一条弄堂内,有七八间课堂,校名照旧,教授电务、电信及其装修等课程。1952年11月,上海市教育局委派共产党员焦英任上海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副校长,张和卿仍为校长。是年底,改校名为“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实施相当于初中的单科、文化补习,如机械制图、语文、数学等。单科补习维持一年余。(图1-21)

下面,是关于“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分别涉及教职员工调查、学生情况、学生会工作情况、班级组织情况(每班)等,对于了解学校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各方面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1-22、图1-23、图1-24)

图1-21 上海市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成绩报告单(1952年3月)

图1-22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档案(选)

表1-1 1952年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教职员工情况)
(地址:宁波路120弄28号 电话:10218)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图1-23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

表1-2 1952年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学生情况)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表1-3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学生会工作情况)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表1-4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班级组织情况,每班)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表1-5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班级授课情况)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图1-24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学生会执委情况),1952年

表1-6 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学生会执委情况)

资料来源: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学生会填报的“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1952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23-2-21-19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海原有一些学校也在不断进行改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1954年“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改为“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这所学校的办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自“变身”为补习学校以来,学校的规模开始拓展,分为东、西两校。其具体情况如下:

校舍情况(本校分东、西两校)

东校,在河南路宁波路口、河南中路516(号)、宁波路兴仁里1号、28号三处,共有课室18间,办公室6间,另外有学生会、图书室、教师宿舍4个小间,厨房1间。体育场,从上学期起,即租借四川路宁波路人民银行体育场一个,可供全天使用。

西校,江苏路华山路(新租校舍),房子较多,但不很整齐。如修建后,除办公室外,可以有34个课室,两个篮球场、运动场。本学期由于经费限制,计划只修理15个课室,办公室9间,健身房1间,俱乐部1间,音乐室1间,学生会、少先队办公室2间;男女教师宿舍大小十余间,容纳三四百人的大礼堂1个。体育场本学期计划暂借人民解放军医院的操场使用,离我校很近而且球场较大。有篮球场2个,单杠、双杠、沙场等。另外还计划修理玻璃大棚的雨天操场1个。 (图1-25)

图1-25 1954年7月6日,时任副校长焦英呈请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改名的报告

东校,位于黄浦区,共有3处:河南路宁波路口、河南中路516号、宁波路兴仁里1号与28号。西校,位于长宁区华山路江苏路口,即华山路1364号,为新租校区。之所以在1952、1953年间出现较大的扩张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共党员焦英受派执掌该校后所进行的整顿与改造,进而使之从一所专门的无线电补习学校逐渐向普通中学过渡。(图1-26)

图1-26 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的一份收据,1953年

焦英,山东淄博人,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副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在天津、济南等地做过长期的地下工作。 她来学校时仅29岁,文化程度为高中肄业,虽然年轻,却是一位有着丰富领导经验的共产党员。1952年11月,她调任私立南洋模范无线电学校副校长。1953年出任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副校长。(图1-27)根据国家的需要与教育局“指示、指引、整顿、改造” 的政策,她对学校的办学定位进行重新调整,确立为转办私立中学的目标。然而,因该校历来以工程技术见长,并无开办普通中学的经验与条件,相比其他底蕴深厚的中学,起步较晚,并无优势可言。更让焦英感到棘手的是,该校教师成分复杂,且这些人业务水平一般较高,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 由此造成较大的领导难度。另一方面,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领导层与全体教职员中只有3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过各类旧派党团的教职员却占到半数以上,新旧力量对比悬殊,也对改造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图1-27 1954年7月上海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情况表

面对薄弱的基础与复杂的形势,焦英始终坚守“宁慢勿乱,稳健勿偏”的精神,在维持队伍的基础上,通过班制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师资等措施进行逐步改造。自1953年暑期开始,学校首次招收初中一年级8个班,1954年停止招收技术选科班、文化选科班。至1954年,初中一、二年级共30个班,学生数1 800人,教职员数59人。 关于师资的具体情况:

1.原有师资:

高中数理化3人,文史2人;初中数理化4人,文史地3人半,动植物1人,体育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

2.已确任用之新教师:

高中达尔文主义1人,初中文史地教师7人,数理化教师7人,美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

3.尚缺师资(按高中3班、初二7班,初一10班计):

高中,政治教师1人(兼初中语文);地理教师1人;体育教师1人(兼教初中)。

初中,文史地教师5人,动植物教师2人,政治教师1人,理化教师2人,体育教师2人(兼做职员)。

尚缺师资尚计算不太准确,是大概估计数。 (图1-28)

图1-28 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师资情况,选自1954年7月焦英呈请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改名的报告

图1-29 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情况调查表,1955年4月

学校陆续新聘复旦大学、财经学院等院校毕业的19位新教师担任中学各科教学,逐渐改变了原先以大专、高中为主的学历结构,以及偏重数理化、工程的学科结构。

这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也开始变化,在1955年4月填写的《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调查表》中,已明确该校校长为焦英,学校教导主任郑裕家,副主任杨嘉均(有时也写“杨嘉钧”),校务主任(负责人)孙廷圭,校务会议成员有焦英、郑裕家、杨嘉均、徐兢、孙廷圭等。(图1-29)

在建青校史上,“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可以说是办学史上的重要过渡时期。需要指出的是,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东校在转办中学上的一些条件不及西校,1955年之后只招收初中补习班,不再单独招生,后又转至九江路,改名“九江中学”。至于西校,从性质上来说,此时已不再是补习学校,而已初具私立中学的雏形。不久,私立南洋模范补习学校西校就演变为私立建青初级中学,翻开了办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5RY7mEO5mCmWB9BKp+Nq3UU48d7L40D7NLkX8hVaRPqsy0NyGkU13hj8kB4TDs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