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本科教育的学制和学位
英国跻身世界前两百名的院校有将近30所,如世界闻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等。自1992年英国政府颁布高等教育改革议案后,英国大多数的技术学院和理工学院都更名为大学,更名后的大学获得了学位授予权。英国高等院校根据其性质、特点和学位授予情况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全英国有180多所高等院校可以提供学位课程。
英国的教育学制是从5岁到18岁完成小学至中学阶段的课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13年的课程学习,而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只完成了12年的课程学习。因此,为了弥补这一年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技巧和语言方面的差距,中国学生在开始英国大学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先完成半年或者一年的大学本科预科课程,以便衔接之后的本科课程。
英国的大学课程多为三年制,也有一小部分是四年制或六年制。常见的文凭有BA(文学学士)、BSc(理学学士)和LLB(法学学士)等。学生毕业的时候,大学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确定该学生获得的学位等级,依次是First-class Degree(一等)、Upper Second-class Degree(二等甲)、Lower Second-class Degree(二等乙)、Third-class Degree(三等)和Pass Degree(及格)。如果学生想要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那么本科获得的学位等级则是衡量该学生是否有资格、是否有能力继续攻读下一个学位的重要参考。
英国现有100多所大学,地理位置、院校规模、课程设置各有不同。英国的大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在本科课程最后一年,通常需要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工作或撰写论文,而学校会以此为依据决定授予学位的级别。大学本身为独立的组织,可以自行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命名、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估标准。不过,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外主考员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观的态度进行评审,保障所有院校的学术水平。
英国的学年为三学期制,学年从9~10月开始,至第二年6~7月结束。三个学期的开学时间分别是 9月、次年1月和4月。英格兰地区的本科学制一般为3年,苏格兰地区一般为4年。也有一些大学会提供四年制的本科课程,即“三明治课程”。“三明治课程”包括一年的工作实践,即紧接在大学二年级之后的实习课程,学生可选择到英国的公司实习。
英国本科的三年时间里,学生必须修过18个模块的课程,其中包括操作性模块和理论性模块,两者的比例因专业而有所不同,如毕业设计就属于典型的操作性模块。每个模块通常由2~3门分课程构成,这一点不等同于中国大学“课”的概念。每个模块都有考试、作业、实验等不同的比例配置和评估细则。
学生的年成绩由六门课程的平均分组成。第一年的成绩一般仅作参考,不计入学历等级计算。学生最后的学历等级由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成绩(共12个模块),再根据实际情况舍去一个模块(一般是和继续学习无关的或获得最低分的模块),然后将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模块成绩乘以不同系数后平均得出。一般来说,第二年的模块所占比例较小,目的是为了平衡课程难度。
英国的学士学位有很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
英国的学位等级采用百分制,并按照三年的平均成绩划分为三个等级。
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为一等学位(First-class Degree)。英国没有100分的学位,因为100分被认为拥有超越教授的学术水准,虽然这在实际中有可能出现但概率极低;90~99分被认为是拥有基本等同于教授的学术水平,并在某些课程上具有卓越的才能,获得这样成绩的学生会被推荐跨年级进修;80~89分被视为在该课程上具有独到的创见,并且拥有出众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极少有人能获得;70~79分被认为是学习才能出色的表现。
50~69分为二等学位。其中60~69分为二等学位甲等(又称2.1或Upper Second-class Degree)。具体来说,65~69分被认为具有非常好的理解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表现出很大的潜力,则被评估为“二等上上荣誉”(Upper Second Honours at high division);60~64分被认为学习能力很好,能够做出不同凡响的课业作品,有继续进行高等研究类工作(博士、博士后)的能力,评估为“普通二等上荣誉”(Upper Second Honours at low division)。50~60分为二等学位乙等(又称2.2或Lower Second-class Degree)。其中,55~59分被认为学习能力好,能够很好胜任该专业相关工作,有继续接受更高等教育(硕士)的能力,被评估为“二等下上荣誉”(Lower Second Honours at high division);50~54分被认为学习能力比较令人满意,能够从事该专业的技术开发类工作,但不建议从事教学工作或直接继续接受更高等教育,除非拥有其他优势,被评估为“普通二等下荣誉”(Lower Second Honours at low division)。
41~49分为三等学位(Third-class Degree),被认为学习能力不能令人满意,在课程上达到要求,但不建议从事高学术要求类的工作及接受更高等级的高等教育,除非拥有其他优势。40分被认为是接受过高等教育,达到基本要求的普通劳动者,授予特殊学历(Unclassified Degree),理论上不可能获得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30~40分被认为必须重新修读该课程或专业,不授予学位;30分以下被认为不适合继续接受该专业的学习,建议退学,不授予学位。
英国大学的学位等级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同学认为大学只要能毕业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英国人眼中,高中和大学的课程都是为工作打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为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一步进修做铺垫。中国的学生去英国读大学通常分成两类:一类是要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一类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但无论是哪一类,在大学期间至少要达到2.1,也就是二等学位甲等。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点。很多送孩子去英国读大学的家长认为,读一个排名好的大学,最后一定能上名校的研究生。事实上,英国名校的研究生入学标准主要是参考学生的学位等级,而不是本科院校的排名。G5
大学毕业的学生最后达不到2.1及以上的学位等级,一样读不了本校的硕士课程。学校排名靠后的学生,如果能取得非常好的毕业成绩,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一样可以入读G5,而且这样的例子在英国很常见。对于毕业后想直接工作的学生,大学的毕业成绩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世界顶级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明确要求应届毕业生的学位至少达到2.1,不然应聘者是没有资格申请职位的,或者在简历筛选中会很容易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