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聪明的子贡问出“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想知道有没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让自己奉行一辈子的。而在这之前,作为孔子的弟子,他肯定也知道孔子和曾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孔子曾经问过曾子: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你知道是什么吗?曾子说知道。于是,孔子走后弟子们就问曾子,孔子说的究竟是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做人的原则,并不是指成就。曾子将孔子的原则概括为“忠恕”两个字,而喜欢刨根问底的子贡却想要寻找到一个可以奉行终生的字。孔子对此的回答是“恕”,“其恕乎”的意思就是应该是恕吧。但什么是“恕”呢?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学术界和读者普遍认为“仁”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勿施于人”,另一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都是关于恕道的。
说到恕道,我们顺便也可以说说忠道。三国时的王弼曾经解释过“忠”的意思是“情之尽也”,忠就是尽情。那什么是尽情?就是尽真情。忠道就是尽己所能,在古代要求人们忠于上级、君主,个人有个人的职守和准则,君主也要讲忠道,要全心全意忠于准则。忠当然也包括“为人谋而不忠乎”,要问自己帮助朋友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实际上忠道容易做到,所有人在社会中立身都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职,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人。社会就是一个交错的他人的眼睛,所以我们每天出门都收拾自己的衣服和仪容,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位置。有人活了一辈子,工作、挣钱、盖新房、买新车都是为那个无形无相的场力所驱使。所以做一个忠诚者,不求别人的回报,但骨子里知道我在获得,在增加我的社会分量,这是一种表现或者标志。相对而言,这样的忠道是容易的。
但是恕道很难,因为你行恕道的时候别人不会知道。王弼是三国时期的天才哲学家,英年早逝——二十三岁就去世了。但他写了一大堆书,解决了很多玄学的问题。靠着这种天纵的智慧,他在解释《论语》的时候说什么叫作“恕”呢?就是“反情以同于物者也”。反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心比心、以己度人。
社会就是一个交错的他人的眼睛,所以我们每天出门都是收拾自己的衣服和仪容,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位置。
朱熹也曾经解释过忠和恕,他认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这个恕字表面是宽恕的意思,是宽和地对待他人,而朱熹的“推己”和王弼的“反情”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大家对“反情”却很难理解。那么到底什么叫作“反情”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当对方做了看上去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时,能够替对方找理由,这就是恕道。因为你替对方找理由了,就是宽容对方了。
在《史记》中有一篇《管晏列传》,这篇文章很妙,写的是管子和晏子。写管子的时候,并没有写他如何辅佐齐桓公,对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也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却着重写了管鲍之交的事。
管子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大概就是管子说:我(管子)年轻的时候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就往自己兜里多放,而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了解我家里穷。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意思是说:鲍叔牙为我(管子)做事的时候总能够成功,而我为鲍叔牙做事总是做一件砸一件,反而将他弄得更加难堪。但是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个笨蛋,反而说这是流年不利,是客观原因。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意思是说:我(管子)曾经再三地侍奉君主,却再三地被人家轰出来,鲍叔牙不认为我这个人天生没出息,因为他知道我的好时候还没有到。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意思是说:我(管子)打仗的时候曾经连连败退,但鲍叔牙不认为是我胆小,而是因为我家里有老母亲要养,忠孝难两全,为国家冲锋陷阵自己战死,我的老母亲就没人管了。在古代,忠臣和孝子之间要做出抉择,鲍叔牙认为管仲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已。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意思是说:我(管子)和召忽一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桓公)争位失败而死,召忽为主人殉节了,我却苟且活下来,转而去侍奉齐桓公,天下人都骂我无耻,但是鲍叔牙却说这不是无耻,这是不拘小节,我是要让自己的功名显赫于天下。最后,管仲总结了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过去很多人把管鲍之交视为朋友间深厚的交情,但我总觉得这里面有大智慧,我们应该注意到这就是恕,为对方找理由。能替对方找理由从而宽恕,《史记》中这段文字写得很好,表面是写他们之间的交情,实际上写的是鲍叔牙之德。《史记》的作者最后也站出来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鲍叔的知人是原谅、体贴、替对方着想,是宽大的心胸。
生活中这种情况无处不在,我们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替对方找理由。比如我在北大、北师大上班,我是文学系的老师,老张是历史系的老师,说熟也不算熟,在路上遇到后我准备打招呼,结果老张看到我了,却没搭理我,这种尴尬我们经常遇到。此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会嘀咕:呦,瞧不起我?我对不起你了?之后就会围绕这个念头焦灼不安,今天上午上班都没有魂儿。第二天见到老张,老张来打招呼,我却扭头就走了。注意,如果我这样做,就显得我狭隘,成了小人了。当对方做出貌似对不起你的事时,你要替他想想:老张是否有什么事让他焦心了?他虽然两眼瞪着你,却没看到你。这就是推己,就是反情于物、反情同物,是真正的原谅。甚至有时候对方有意要害你,你也应该替对方想想,他就那个思想水平,能怎么办呢?只好包容吧。
实际上,恕道是我们内心坚强的表现,恕道是在同我们内心的狭隘做斗争。老张今天没理你是无心之过,但你就围绕这个问题闹气,不管是一天、半天还是几个小时,实际上害了自己。第二天老张见了你,你却扭头走了,关系就会处坏,自己也受到折磨。所以,恕道不仅是内心坚强的表现,还关系到你的身心幸福。内心强大的人能够包容他人的过错,可以过得坦然,不会为了一点小事想不开。当你原谅了对方,实际上是原谅了自己。
这涉及一个哲学问题,就是“德福一致”的问题。《圣经·约伯记》中记载,大善人约伯很善良,结果家里人都死了,牛羊也丢了,财产也败光了,所以《约伯记》认为善人不得福报。但这其实是一个明显的悖论,哲学家康德就提出:我能不能打造一个哲学原型,让有德的人一定有福?如果外在地讲,永远都不能。做好人好事就能长寿,获得财富,子孙发达?这其中没有必然联系,反而是我们经常见到好人得不到好报,所以这种原型建立不起来。但是东方智慧之中的佛教和儒家有一个内在的建构方式,就是宽容、体谅别人,也宽容、体谅自己。就是别人给你罪受,但你不受,而且不是忍着疼说我没事,是真正地宽容,这就是一份德行。我们常常因为生活备受煎熬,内心失去了平静。恕道就是一份德行,让你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平静,什么是福?这就是福呀。一个人活得内心平静,这个福就大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马三立先生的相声里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身上长了虱子,他逮住以后看到旁边有个大胖子,就把虱子放在人家脖子上。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因为这个行为荒唐,是使坏。但有一种事就算你是好人也难免不去做,那就是恶意揣测别人,别人貌似做了什么对不起我们的事,我们就会恶意揣测对方:“瞧不起我?”“我得罪他了?”这种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你愿意平白无故得罪一个朋友吗?你不愿意,可是当你这样揣测朋友的时候,就是“己所不欲,专施于人”了。将虱子、灾害转移到别人身上,以邻为壑这种事情,我们都知道是缺德,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原谅对方,我们不能替别人想想,就是狭隘,是内心不够坚强。
东方智慧之中的佛教和儒家有一个内在的建构方式,就是宽容、体谅别人,也宽容、体谅自己。
有一个不十分恰当的例子,有一个污水处理厂,所有的污水都流向它,经过它一番处理之后流出去的水就不至于那么脏了。我们强大的内心世界应该也有一种自我转化的功能,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这种德行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福气,这样的人才具有真正强大的生命力。儒家思想中最了不起的现代价值就是宽容、包容,能理解、同情的内心,不管是佛教、基督教都在追求这一点,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建立坚强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消除我们身上的戾气。当你走在大街上,别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就立刻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不就是中国人说的戾气吗?现在一些人闹戾气,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构建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儒家是关乎内心文明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