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去世之后,子贡“聚万殖”。《史记·货殖列传》记录了他有巨万之财,也就是有上亿的财富,可见子贡是进入富豪榜的。《史记》甚至认为是子贡让孔子的名声扬于后世,虽然有人认为这个说法有点势利,但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儒家并不是主张大家一定要受穷,对于人的求富心理儒家也是承认的。
孔子晚年的时候,子贡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已经崭露头角,所以有些人觉得孔子老年的福气来自学生,并且还认为子贡比孔子更加厉害。
有一个叫叔孙武叔的大夫就曾经公开说:“子贡贤于仲尼。”孔子有一个并不在弟子籍中的学生是一个小贵族,叫子服景伯,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告诉了子贡。
子贡回答说: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好像墙一样,我的墙很矮,只能到肩膀高,所以别人都能看到我家里有什么。但是老师的墙高达几十尺,别的人看不到里面有宗庙、百官房这样雄伟的建筑。而且能够进入老师门内的人又太少了,所以高墙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就不知道老师的伟大。通过将自己比喻成一堵矮墙,子贡不仅对叔孙武叔的观点表示理解,同时也维护了老师。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去世之后,《史记》说扬孔子大名于天下者是子贡。
在《子张》这一篇之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叔孙武叔诋毁了孔子,子贡说这是不对的,别人有点儿贤才就像是丘陵,可以跨越,而孔子就像是日月一样,是没法超越的。如果人和圣贤过不去,就是自绝于圣贤,却伤不到日月。只有这些不知深浅的人,才会这样不自量力。
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那些没有读过《论语》就诋毁它的人。虽然子贡对孔子的赞誉很高,如今的时代未必会认同,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孔子的高明之处,而不是动辄骂古人,那样只会让我们忘记修身,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了。
子贡是一个捍卫孔子的人,他没有因为自己富有了就忘记老师,这是良知。所以在儒门之中,有很多有趣味的人,像子贡、子夏、子路等人,他们龙象成群,是活泼泼的生命,在孔子的天棚之下展现出他们各自的生机。《论语》虽然不是要塑造什么人物,但通过阅读这些人的言谈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鲜明的性格,这就是《论语》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