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之中涉及的人物子贡是孔子四科十哲中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也就是孔子弟子之中最善于说话的人。
说话虽然很简单,除了哑巴之外,只要嗓子没问题的人都会说话,但是善于辞令的人并不多。《论语》教授学生说话,是强调一种学以致用的才干,掌握了这样的才干就可以用辞令来应对事物。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之中,晋文公和秦穆公率领军队围困了郑国,郑国就派遣了一个使臣烛之武,让他顺着绳子翻过城墙找到了秦穆公,将这场战争的利害关系分析了一番,秦穆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撤军了。言辞的力量可以抵得过军队,这就是辞令的厉害之处。孔门儒学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人就是子贡,所以子贡也非常善于外交,《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依靠自己的外交才干出使外国,保卫了鲁国,安定了邦交。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样说有点儿夸大,但在《左传》之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事情。鲁哀公时期,孔子已经年迈,他的弟子有很多都活跃在鲁国政坛。当时正逢吴国争霸,吴国的国君非常傲慢,经常欺辱小国的国君。鲁国的执政者季康子惧怕这个霸主,如果要去见吴国国君,就必须要让子贡陪着自己,才能确保不失尊严,这就是子贡的本事,也是他在整个孔门中的特点。
子贡像
除了外交才干,子贡还善于经营,是一个天才的商人。春秋时期,中国的私有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而子贡作为卫国人,出生于今天河南安阳地区,这里的经济非常繁荣,从商代以来有五百多年繁荣的历史,在如此环境的浸润下,他的经济头脑很发达。
在《论语·先进》篇之中,孔子曾经感慨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颜渊学道学得差不多了,但是总受穷,可端木赐(子贡)不受命。这里的不受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说他不接受我的命令,我不让他做买卖,他不听话;第二种解释是他敢于不受穷的命;第三种解释是没有经过政府的任命,是私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大发展,那个时代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这三种说法都有可能。但是我觉得第一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小,因为孔子说“亿则屡中”,意思是子贡做生意让财富增值,而且他判断什么赚钱都很准确,这是一个商业天才。但是颜回做生意总是亏空,比如说他要卖猪,羊就贵了;他要卖羊,猪就贵了;他要猪羊全卖,骆驼就贵了。孔子虽然感慨他并不擅长这件事,却也没有因此将他逐出师门,真正因为做生意被逐出师门的人是冉有,因为他为季氏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