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初一(秋七月壬戌),唐高祖李渊下诏,以秦王李世民为总指挥,率领诸州联军攻伐郑帝王世充。
早在武德元年,高祖李渊已就伐郑之事询议群臣,农圃监(主管宫中粮食和蔬菜等日用食品供应和安全的监察官员)韦云起上言:“长安刚刚平定,民心尚未坚附,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一天休息。长安周边地区盗贼横行,即使长安城内也是剽窃频仍。更有梁师都勾结突厥阴谋内侵,此为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将突厥人的问题解决好,贸然举兵东向,一旦被奸人乘虚而入,其时为祸不小。当务之急是息兵务农,等到关中稳定,将士们吃饱穿暖,士气高涨,然后再议东讨,即可一战而天下定。”高祖李渊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一直等到武德三年才正式下令伐郑。
在决定讨伐王世充的这一天,李渊还下达了让太子李建成前往唐突(东突厥)前线加强边防守备的命令。行军总管段德操和幽州总管罗艺等将受太子节制。其实,李渊起兵叛隋、进军长安时,为太原留守,是隋炀帝用来防备突厥的屏障之臣。为了减少背后压力,当时他就力排众议,与许多反隋的野心家一样,对突厥称臣。李渊还向突厥借了500名士兵和2000匹马,他在对突厥的行文中用了下对上的“启”。
但此后,随着李唐王朝在中原地区的逐渐壮大,突厥人感受到了李唐的威胁。突厥人并不需要中原地区出现一个统一且稳定的强大政权,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混乱中原,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因此,突厥人扶植盘踞在陕西北部、鄂尔多斯沙漠的梁师都以及甘肃的薛举等部,对草创的李唐王朝进行了多次或大或小的攻击。幸运的是,李唐王朝通过经济上贿赂突厥、军事上打击顽伪、政治上低调绥靖的方式,屡次化险为夷。不过,这也导致李唐王朝被牵制得无暇东顾。
持刀仪卫图(唐)
此次太子李建成亲赴前线坐镇,就是为了巩固这种应对方式,以处理好微妙而又多变的唐、突关系。当时,32岁的李建成已具备一个成熟政治家应有的灵活和包容。对此,陈寅恪先生评价道:“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征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黄永年先生也说:“其实从太原起兵到高祖进入长安称帝建唐,建成的功业并不亚于李世民;至于政事上,‘高祖忧其不娴政书,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让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学习做皇帝。”李渊派李建成来处理唐突关系,可谓用对了人。由此可见,李建成守卫边疆是李渊能够放手让李世民东下的关键所在。
李唐进攻王世充路线图
不过,王世充遍布各地、发达有效的情报系统很快就侦知了唐军即将东下的消息。于是,他优选辖属州镇的骁勇之士齐集洛阳,设置四镇将军,招募兵丁分守四城。王世充的防御策略为结集重兵扼守军事要点。他传檄各地地方武装节节抵抗,以拖延唐军进攻速度,耗疲唐军军事资源,为长期坚守洛阳做准备,甚至为最后的大决战和大反攻赢得时间。
王世充派遣魏王王弘烈镇守襄阳 ,荆王王行本镇守虎牢关 ,宋王王泰镇守怀州 ;齐王王世恽检校 洛阳南城,楚王王世伟守卫宝城,太子王玄应守卫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卫含嘉城,鲁王王道徇守卫曜仪城。王世充自任战时总指挥,居中调度。左辅大将军杨公卿率领左龙骧28府骑兵,右游击大将军郭善才率内军28府步兵,左游击大将军跋野纲率外军28府步兵,共3万人,以备唐军。
李唐此次东伐洛阳,朝中仍有不少持重的反对者。他们陈述种种困难,欲阻大军东下。秦王李世民力持己见,强烈要求率兵攻郑。虽然李世民高超的军事和指挥才能有目共睹,但东伐洛阳毕竟关系国运,李渊不能不慎重考虑。当时,前隋旧臣封德彝对李世民的支持成为李渊决定东进的主要原因。封德彝见识过人,城府极深,能见人所不能见,常以旁人意想不到的角度看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他是李渊的重要智囊,担任内史令一职。隋时,内史令是专门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的中书省最高负责人。
另外,李渊下定决心攻伐洛阳,也有经济上的考虑。隋炀帝在征伐高句丽和开凿运河的一系列行动中,将隋朝的国库和仓储耗费得所剩无几。所以,唐军在攻克隋都后,财政极为困难,连颁发公文的纸都是前隋和北周用过的文卷。再加上李渊父子喜欢(或无奈)用钱和物资犒赏支持者,经济变得更加吃紧。王世充占据的河南地区和窦建德占据的河北地区,是当时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养活了中原一半以上的人。因此,夺取这些地区是必须的。
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陕东道大行台。不过,为了防止年轻的李世民 犯军事冒险主义错误,李渊为他配备了老成持重的屈突通当行台右仆射,刘文静为行台左仆射。陕东道是武德元年设置的,是专门负责经略洛阳的战时行政区域。行台是代表朝廷的机动政务机构,主要协调地方行政、落实朝廷的决策,台本意为位高显要的人。
屈突通前隋时为左武卫将军,以刚强正直和不徇私情闻名,时人对他有“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之誉语。他曾跟随秦王平定薛仁杲,薛仁杲库房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众将纷纷抢掠,只有他什么也不拿。李渊闻后感叹:“一个人能够清廉奉国,这种人的名声不是白来的。”于是特赐金银600两、绸缎1000匹。
屯堡模型
此次,屈突通辅佐秦王李世民东讨王世充,可他的两个儿子还在洛阳作人质。李渊很为他们的安危担忧,专门就此事咨询他的意见。屈突通说:“我当年被陛下俘虏,您能尽释前嫌,委我重任,此恩堪比再生父母。当时我就发誓,要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作为先驱。如果二子因为此战而被王世充所害,那是他们命桀福薄,我不会以私害义。”高祖闻言叹息良久:“烈士殉节,我今天算是见到了。”
七月初二,突厥派遣使者偷偷结交王世充,被潞州总管 李袭誉半路截击,俘获牛羊数万头。李袭誉是一位严肃的军事将领,酷爱读书,见识通达。当时,突厥人已与李唐和亲,却又派使者与王世充结交,此举严重影响了突厥与李唐的关系,因此,李袭誉斩杀突厥使者,以示国威。但是,此举却给本来微妙复杂的唐突关系增加了变数,李渊于是调李袭誉专门负责陕东道行军的后勤给养。李袭誉能担任此重要职务也是因为他天生不爱钱财,居家俭约,俸禄无论多少皆散与宗亲,只留下零余用来写书。
七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主力进至新安郡 ,派精兵扫荡了郑军外围的“屯堡”。屯堡是一种在战乱中出现的兵农合一的社会经济组织,多是当地人和逃亡流民为了抵御掳掠,据险割据而成。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聚众据险者,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源之处。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之间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
屯堡最初始于汉末黄巾之乱。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后,才铲除屯堡这种地方自卫武力。但隋炀帝末年群雄逐鹿,又使屯堡再度兴起。屯堡成员既要御敌作战,又要从事生产劳动。屯堡往往采取彭越挠楚式的战术,通过运动于敌后,有效牵制敌军前线战场的战斗进程,使其不得不分兵解决。由于各堡大都没有统属关系,敌人往往必须攻陷所有屯堡才能占领整个地区,这样一来,敌人战斗成本大大增加。
不过,除却个别与洛阳城关系紧密的屯堡,大多堡主都只是被王世充授予荣誉性职务,既无财政上的支持,又无行政上的统属。所以,大多屯堡只为能在乱世自保,并没有要与唐军殊死拼杀的战斗意志。只要唐军不主动攻击他们,他们很少主动出击。唐军之所以主动攻击屯堡,军事上主要是想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兵源;经济上是想增加财政收入、补充给养。因此,唐军对这些屯堡剿抚并用,以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