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他们只是笑脸没了,各个脸色拉的老长,看起来很不友善。
一直没表态的掌门人见状,却是噗嗤一下笑道:“有趣,有趣,五师弟这次收了一个口齿伶俐,性格刁钻的小家伙,不错,但我要事先声明,我昆仑不收废物,这也是为了节省开支,并无歧视之意,而是开源节流,打算将资源,留给更好的弟子,便于他们提高修为。”
王小龙没反对,甚至已经猜出了下面的话,便问道:“我猜你要说,想要入门,就必须先通过考试,对吗?”
“没错,小家伙,你猜对了,不过,不是凡人那种考试。”
按照我昆仑派的传统,是过三关,第一关比武,第二关考功力,第三关,则是考仙法。
如今外门弟子已经无人修行仙术,故而第三关改成灵力测试。
王小龙答应下来。
跟着众人来到了比武场,只要他能和入门弟子过上十几招,安然无恙即可。
王小龙虽然不知道这些人实力如何,但决定试试。
结果他上去,不到三招就将入门深蓝色道袍弟子打趴下。
就连掌门都很惊讶,对方如此年轻,为什么功夫如此好。
出于好奇,掌门又找了一个身穿浅蓝色衣服的弟子和王小龙过了几招。
结果发现,王小龙的招式非常精妙,融汇了十几家不同门派的不同拳法和掌法。
而且融会贯通为一体,这让昆仑掌门都觉得王小龙是一个练武奇才。
当然,这没什么特别的,清朝的时候这种武学奇才特别多,只是这些年各家武学凋零。
而且就算是武学奇才,也不见得适合修道修仙。
他这个五师弟,之前就犯过一次错,收了一个武学奇才,但却是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
故而根本不配进入他们昆仑一脉。
这也是为什么李大壮一直没能进入昆仑画境修行的原因。
而李大壮,也一直以为是那一场梦,根本不知道,自己真实去过昆仑仙境,还是时常到梦里去回味那美好景象。
王小龙并不知道这些,他打完,还看了看掌门问道:“我过关了吗?”
掌门点了点头。
随即一指旁边的一块巨石说道:“你要是能靠功力,把这块巨石劈开,或者一圈打碎一些下来,便算你过关了。”
王小龙听出此话很牵强,显然对方觉得他不可能做到。
而这块巨石,比他还高,十分巨大,靠蛮力打碎一块,需要很强的硬气功,他虽然有百年灵力,但连如果用在硬气功上,连十分之一都是不能发挥出来。
幸好王小龙想到了另一个办法,他接了一把剑,随即用了五分钟静气凝神,将灵力集中在剑刃之上,随即用力一挥。
瞬间一股霸道之气横飞出去。
众人只感觉忽然一阵强风吹过,忍不住纷纷闭眼。
阵风过后,众人发现王小龙面前的石头却是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一旁的二长老见状冷哼一声道:“这孩子想干什么?你该不会没有功力,打算这样敷衍了事吧,我可声明,若你不能劈开这石头,休想进入我昆仑一派,还是趁早离开,我们这不收废人。”
王小龙听完笑了笑说:“我已经完成了。”
众人不解,连剑痕都没留下,这怎么可能劈开眼前的大石头呢?
几位深紫色衣服的长老,纷纷哈哈大笑道:“五师弟,看来你又收了一个没灵根的,真是可惜呀。”
“是呀,上次是一个武学奇才,这次你怎么不长记性,又收一个,咱们这是修炼之地,不是慈善院,这种武学奇才对昆仑没什么用。”
“是呀,还是尽快送他回去吧。”
这一刻就连葫芦道长,也脸色尴尬。
其实他收徒的时候,也考虑过灵根的问题。
但没想到这次丢人丢到姥姥家去。
葫芦道人眉头紧锁的看了看王小龙,正打算劝小龙跟他回去的时候。
王小龙微微一笑道:“你们真是老糊涂了,我明明完成了,为什么没有人看到。”
说完,他用剑轻轻碰了一下石头。
瞬间石头咔嚓一声,裂开一条缝隙,而且这条缝隙又细又长,就见石头一分为二,朝着两边倒了下去。
这次几位长老无不惊讶。
尤其是掌门看到这一幕,不仅感叹道:“这是剑气?这孩子果然不凡,天呀,我已经许多年没有看到过,入门就自带剑气的弟子,这样的奇才,太难得了。”
其他人也纷纷感叹道:“是呀,他怎么做到的?难道刚刚那一下,就劈开了,这孩子不简单呀!”
“何止不简单,小小年纪有这般造诣,简直是天才。”
王小龙听完笑问道:“那我通过了吗?”
“年轻人,你通过了,但我提醒你,最后一关,才是关键。”
之后这些人来到了试灵台。
这里悬挂着一口大钟,而这口钟的来历,却是不凡。唐代有着张继的诗人写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实诗没问题,但这里有一个疑点,大半夜的寒山寺的僧人不睡觉吗?不怕钟声扰民吗?
其实这是一起发生在寒山寺的怪事。
每天夜里,寒山寺的这口百年大钟都会半夜无故响起,当然周围的老百姓也经常投诉,你大半夜为什么老撞钟,让不让我们睡觉了?
寺院的长老也很无辜,他们大半夜撞钟干什么?而且还不是人为事件,他们调查了很久,都没找到办法,最后悄悄找来昆仑山的道友给看看。
昆仑掌门发现,只要有灵性之物从钟下走过,这口钟,就会自鸣。
于是他在钟下面布下法阵,看看夜里到底是什么引起钟鸣。
后来才发现,其实一只得到的老鼠精,那老鼠每日去殿堂之上偷香油喝,如今以有几百年道行,已经成精,巧的是,它每天离开寺中,都途径此地。
如今布下法阵,当场就将这鼠精抓获。
昆仑道长觉得此物甚为稀罕,便将此钟带到了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