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再厉集(精品公版)
作者:邹韬奋
本书由天津掌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公版书”即公共版权书籍。1992年10月15日,中国成为《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该公约规定,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定在作者有生之年与作者死后50年内。50年后,文学艺术作品的财产权不再归个人所有,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产。
前言 |
精品公版 |
公版书是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优秀文化的承载和积淀,出版市场也呈现出繁花盛开的景象,各国文化得以广泛多样地传承和弘扬。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诸多的公版图书,但不乏有读者因价格望而却步。“让阅读无处不在”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初衷,让每位读者都能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便是我们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孵化“公源计划”的初衷。
“公”乃公版、公享之意,“源”乃源头、“原”汁之意,“公源计划”则欲寻求公版书之源头,公享原汁图书之韵味,阅尽经典文学之美意。
“公源计划”欲收录国内外公版名家名作,免费呈递给读者,同时严格把控书籍质量,精品制作。内容上原汁原味还原经典文学,为了方便阅读,我们进行了繁体转简体,竖排转横排的变动,并加以严格的校对,其他内容和文字则遵循最早的版本不做改变,形式上独家设计和排版,欲给予读者极致的阅读体验。
每位读者都可以成为“公源计划”的一员,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地进行批注,可以提问、可以释疑、可以注解,你们将不仅是内容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并有机会将自己的姓名留于这独一无二的经典作品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希望我们的工匠之作,可以普及于每位爱书惜书之人,亦可承载大家之智慧,愿每位书友都能有所得,愿优秀文化代代传承,愿阅读无处不在、人人享有。
“公源计划”项目组
蒋委员长于本月十六日以无线电发表告全国国民书,郑重表示必须坚持“贯彻到底之主旨,求得国家民族最后之胜利”,劝告“全国同胞,在今日形势之下,不能徒顾虑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他接着列举三点要义:第一是彻底认识抗战到底的意义。“此次抗战,为国民革命过程中必经之途径”,“若遂自甘退屈,则精神一弛,国随以亡,奴隶牛马之辱,有十百倍于今日战争之痛苦而不止者”,“吾人为国家民族与世世子孙计,牺牲虽巨,无可避,亦无可辞”。第二是坚决抱定抗战必胜之信心。我们“既明革命过程中之中国当以抗战到底为本务,则目前形势无论如何转变,惟有向前迈进,万无中途屈服之理”,“敌愈深入,将愈陷于被动之地位”,“诚使我全国同胞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随时随地皆能发动坚强之抵抗力,敌之武力终有穷时,最后胜利必属于我”。第三是不问国际形势前途如何,必当尽其在我。“日本侵略中国,实为其侵略世界之开始”,中国“为民族生存独立而战,同时即为国际和平正义而战”,“但使世界正义不终梏亡,则吾人目的必有达到之一日,任重道远,不容少懈”。
我们深信蒋委员长这篇重要宣言是确能反映全国爱国同胞的要求,而为全国爱国同胞所热烈拥护的。我们愿对艰苦领导抗战的蒋委员长致无上的敬意,以赤诚拥护蒋委员长继续抗战的主张。
但是我们同时愿提醒国人的是仅仅说拥护还不够,必须注意怎样拥护,换句话说,必须注意怎样才能收到拥护的实际效果。依我们的管见所及,认为有两点值得提出。第一点是更要努力巩固全国的团结。巩固全国的团结,须由政府和蒋委员长领导,那是当然的,因为中国必须保全统一的局面,才能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现在就中国的实际情形说,只有握着政权的国民党所主持的政府和统一全国军权的蒋委员长,才能保全这统一的局面,这也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根据这个前提,凡是真有诚意于抢救中国危亡的,必须在这个原则下,努力巩固全国团结,集中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我们觉得,到了今日,这一点还有提出的必要,因为还有人把打倒国民党和推翻政府的疑虑加诸努力救亡运动的同志,甚至由此引起内部不必要的磨擦,减少整个的抗战力量,这是很可惋惜的。我们必须根本消除这种隔阂,在坚决抗战的政府与领袖领导之下,同心协力,共救危亡。
第二点是努力充实政府的力量。我们如只有抗战到底的决心还不够,必须在实际上有达到这个决心的具体办法。自抗战发生四五个月以来,现在已踏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以及民众运动各方面,都有积极重新调整及迅速补救缺点的必要。这种种部门的调整和补救,都应该以争取抗战胜利为中心目标,尤其重要的是人选的考虑和军民打成一片的具体化为当前急务。法由人行,人选如不得当,虽有美法,等于空言。至于军民打成一片,使抗战的军事力量与抗战的民众力量团结起来,共赴国难,一方面须有相当机构以资联系,一方面须有正确方案以资遵守,这在前线为国苦战的将领及在后方努力民众运动的同志们,都有深刻感到急迫需要的表示。必须打破以前仅仅军事动员的弊病,整顿并动员各部门的力量以协助军事,才能保证抗战的胜利。
根除政府和人民间的隔阂,和努力充实政府的力量,是拥护蒋委员长的抗战主张,达到最后胜利的因素。